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因________,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分离,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一方法属于_______变化。实验室制氧气方法:常温分解_________(常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或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加热_______制取氧气或加热_________制取氧气。这三种方法都是_______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药品填化学式)
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收集氧气时,可用_________法,又因为氧气______溶于水,收集它时可用______法,欲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_____法收集。
3.(1)用如图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 ________(填字母),原因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
(2)若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这时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 ________(填字母),检验收集满的办法是________。
(3)若给如图中集气瓶将水装满,此刻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 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
[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4.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不同,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属于_____变化。
5.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分离
空气液态空气①____(沸点是-196℃)②____(沸点是-186℃)③____(沸点是-183℃)。
原理: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是______变化。
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然后____。
(3)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7.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第(____)步:给试管加热
第(____)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来#*:%^~中教网]
第(____)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____)步: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第(____)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第(____)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第(____)步: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来@:中^%教&网*]
8.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w~ww.zz#s^te%p@.cm]
(6)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实验桌上。
[来^@~:中&*教网]
[来:%&中#~教网*]
[来@^:#&中教网%]
[www^.zzs@t%e~*p.cm]
参考答案
1.物理 H2O2 KClO3 KMnO4 化学 分解反应
【详解】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这一方法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实验室制氧气方法:常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或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三种方法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这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大 向上排空气 不易 排水 排水
【详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
3.a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则已满 b 气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详解】(1)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氧气应从a端进入;
(2)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这时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b端进,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复燃则已满;
(3)由于气体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用该装置排水时气体从b进水就从a被排出。
4.沸点 物理
【详解】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氮气 氩气 氧气 沸点 物理
【解析】液态空气温度升高时,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先汽化。氮气的沸点低(沸点是-196℃),最先汽化,然后是氩气(沸点是-186℃),三种气体中氧气(沸点是-183℃)最后汽化;[中国*教育%出&版#网@]
原理: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6.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导气管 集气瓶 水槽 氧气不易溶于水 把导管从水里取出 熄灭酒精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详解】(1)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③是铁架台;④是导气管;⑤是集气瓶;⑥是水槽。(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收集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取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吸入试管中引起试管炸裂。(3)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反应物与 生成物之间是箭头,KMnO4K2MnO4+MnO2+O2,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④ ① ③ ② ⑤ ⑦ ⑥
【详解】实验室用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给试管加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8.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 防止粉末化的高锰酸钾随氧气流进入水中 使试管受热均匀 均匀、连续不断放出 毛玻璃片 正
【详解】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对实验操作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顺利完成气体制取的保障。
解:(1)装置连接处连接不妥当易造成连接处漏气,致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气体逸出而收集过慢弄到收集不到气体。[中国#教%@育*出版网&]
(2)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过长,会造成试管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而混在制取的气体中;
(3)随着不断分解高锰酸钾颗粒越来越小,最终随气体一起进入导管和水槽,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过滤掉混在气体中的高锰酸钾小颗粒;
(4)玻璃导热性较差,且受热不均匀会出现炸裂,因此在对试管加热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5)在刚开始加热时,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此时气泡放出不均匀时快时慢;
(6)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在存放时要求正放在桌面上,为防止逸散还要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来:zzst@ep%&^~.cm]
[www%.^z#zstep.c&m*]
[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www^.%zzste&p.~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氧气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检验方法[来~@^#&,氧化反应与氧化物[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稀有气体的用途,氮气的用途,空气质量报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闻气味的方法,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一少”,意外事故的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