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
展开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一组算式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 )
A.①的得数大B.②的得数大C.无法确定
2.要使96÷12+4×2的运算顺序是加→乘→除,正确的算式是( )。
A.96÷(12+4)×2B.96÷[(12+4)×2]C.96÷(12+4×2)
3.把28-4=24,96÷24=4,4+16=2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A.96÷28-4+16B.(28-4) ÷24+16C.96÷(28-4)+16
4.计算56×[(632+178)÷9]时,先算( )。
A.加法B.除法C.乘法
5.下面的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320+20)×4B.320×(20+4)C.320×(20÷4)
6.420-120÷10+50的运算顺序是( )。
A.减法→除法→加法B.减法、加法(同时算)→除法C.除法→减法→加法
7.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爸爸开车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驶252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列式错误的是( )。
A.420÷(252÷3)-3B.420÷(252÷3)C.(420-252) ÷(252÷3)
8.下面哪个算式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A.(40 +60)÷20B.300÷(5×6)
C.200-(60×2)D.18×(537-488)
二、填空题
9.根据下面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100-82=18
18×3=54
270÷54=5
综合算式:( )。
10.计算370÷[(24+13)×2]时,先算( )里面的,再算( )里面的,最后算( )外面的,结果是( )。
11.要想使720-160÷8×5的运算顺序按减→除→乘来计算,这个算式加上括号后应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60÷30 ( )720÷60 800-432÷6×9 ( ) 800-432÷(6×9)
13.小红在计算36÷4×(25+□)时,没有注意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240,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14.李强在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将被除数135看成了185,结果得到的商多了5,请你帮他算一算这道题的除数应该是( )。
15.王叔叔要包装960个乒乓球。如果平均装8盒,每盒装12袋,平均每袋装( )个;如果每5个装一袋,每12袋装一盒,一共装( )盒。
16.2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9千克,照这样计算,( )千克芝麻可以榨油36千克,14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 )千克。
三、判断题
17.44×(30-10÷2)中的括号去掉后,运算顺序不变。( )
18.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
19.已知☆×△=◇,那么△=◇-☆。( )
20.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以除数与商的积,所得的新商是1。( )
21.计算360-360÷(90÷2)时,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四、计算题
22.脱式计算。
620÷[2×(368-213)] 780-(906-27×23)
23.列综合算式计算。
15乘32的积减去240,再乘5,积是多少?
五、解答题
24.某风景区的门票有两种价格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00元,儿童每人半价。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80元。
有成人20人,儿童8人,按哪个方案买票便宜?
25.实验小学28名老师和232名学生租车去参观博物馆。怎么租车最省钱?至少需要多少元?
26.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校采购了普通医用口罩18箱和N95口罩15箱,普通医用口罩每箱130元,N95口罩每箱190元,两种口罩一共花多少元?
27.刘老师要购买260支同样规格的自动铅笔作为礼物发给学生,他在购物网上看到了这样两个微店的信息(如下图):你建议刘老师在哪个微店购买?最少要花多少元?
28.家具公司要加工2360套课桌椅,从8月1日开始工作,每天生产230套,生产了4天后,接到通知,要求8月10日完成任务,剩下的任务平均每天应生产多少套?
参考答案
1.A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据此分别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得数的大小即可。
【详解】①234÷(51-48)×3
=234÷3×3
=78×3
=234
②234÷[(51-48)×3]
=234÷[3×3]
=234÷9
=26
234>26
所以,①的得数大。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计算两题的结果。
2.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别求出各个选项中算式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A.96÷(12+4)×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B.96÷[(12+4)×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C.96÷(12+4×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故答案为:B
【点睛】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3.C
【分析】根据题意,最后的结果是由4+16=20得来的,4是由96÷24=4得来的,24是由28-4=24得来的;要先算减法,必须给减法算式加上小括号,据此解答。
【详解】把28-4=24,96÷24=4,4+16=2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96÷24+16
=4+16
=20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关键是明确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5.C
【分析】有括号的需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由此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计算出去掉括号后各个算式的结果,找出结果不变的即可。
【详解】A.(320+20)÷4
=340÷4
=85
去掉括号后:
320+20×4
=320+80
=400
85≠400,计算结果变了;
B.320×(20+4)
=320×24
=768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6404
7680≠6404,计算结果变了;
C.320×(20÷4)
=320×5
=160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1600
1600=1600,计算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的运算法则,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其中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6.C
【分析】根据题意,计算“420-120÷10+50”时,先除法,再算减法,最后计算加法,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420-120÷10+50
=420-12+50
=408+50
=458
所以,420-120÷10+50的运算顺序是:除法→减法→加法。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B
【分析】方法一:用252除以3求出行驶的速度,用420除以行驶的速度求出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用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减去3即可求出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
方法二:用420减去252求出还要行驶的路程,用252除以3求出行驶的速度,用还要行驶的路程除以行驶的速度即可求出行完全程还要多少小时。
【详解】方法一列式为:420÷(252÷3)-3;
方法二列式为:(420-252)÷(252÷3)。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C
【分析】分析下列各选项,再判断解答。
【详解】A.(40 + 60)÷20,去掉括号后要先算除法,影响计算结果。
B.300÷(5×6),去掉括号后要先算除法,影响计算结果。
C.200-(60×2),去掉括号后也先算乘法,不影响计算结果。
D.18×(537-488),去掉括号后要先算乘法,影响计算结果。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70÷[(100-82)×3]=5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270÷54=5中的54是由算式18×3=54得来的,而算式18×3=54中的18是由算式100-82=18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综合算式:270÷[(100-82)×3]=5。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括号。
10. 小括号 中括号 中括号 5
【分析】370÷[(24+13)×2]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由此求解。
【详解】计算370÷[(24+13)×2]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70÷[(24+13)×2]
=370÷[37×2]
=370÷74
=5
【点睛】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如果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11.(720-160)÷8×5
【分析】小括号可以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想先算减法,应该把720-160用小括号括起来。
【详解】要想使720-160÷8×5的运算顺序按减→除→乘来计算,这个算式加上括号后应是(720-160)÷8×5。
【点睛】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12.= <
【分析】(1)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2)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1)360÷30=12,720÷60=12,则=;
(2)
=800-72×9
=800-648
=152
=800-432÷54
=800-8
=792
152<792,则<。
【点睛】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13.360
【分析】先根据36÷4×25+□=240求出□的值,再把□代入原式求出正确的结果,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6÷4×25+□=240
9×25+□=240
225+□=240
□=240-225
□=15
36÷4×(25+15)
=9×40
=360
【点睛】先反推计算出□的值,再代入求出正确的结果。
14.10
【分析】被除数135变成185,被除数多了50,因为结果得到的商多了5,用50除以5即可求出这道题的除数。
【详解】(185-135)÷5
=50÷5
=1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当除数不变,用多出的被除数除以多出的商等于原来的除数。
15. 10 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除法计算出每盒装的个数,再用除法即求得平均每袋装的个数;用乘法求得一盒的个数,再用除法即可求得盒数。
【详解】960÷8÷12
=120÷12
=10(个)
960÷(5×12)
=960÷60
=16(盒)
【点睛】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 80 63
【分析】2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9千克,求榨36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芝麻,先求出36千克里有几个9千克,再乘20千克即可;求14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先求出140千克里有几个20千克,再乘9千克即可解答。
【详解】36÷9×20
=4×20
=80(千克),8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36千克。
140÷20×9
=7×9
=63(千克),140千克芝麻可以榨油63千克。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36千克里有几个9千克,及140千克里有几个20千克。
17.×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别求出括号去掉前后的运算顺序,再看运算顺序是否不变。
【详解】44×(30-10÷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44×30-10÷2,先算乘法和除数,最后算减法。则括号去掉后,运算顺序改变。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8.√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可知,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故此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四则混合运算规律的掌握理解。
19.×
【分析】×=◇,是乘法,因数×因数=积,那么其中一个因数=积◇÷另外一个因数,即为=◇÷,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已知×=◇,那么=◇÷,而原题中是=◇-,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悉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分析】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则被除数÷(除数×商)=1。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被除数
=1
则所得的新商是1,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常利用这个关系进行除法的验算。
21.×
【分析】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依此判断。
【详解】计算时,应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减法,因此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2;495;
【分析】620÷[2×(368-213)]此题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780-(906-27×23)此题先算乘法,再算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
【详解】620÷[2×(368-213)]
=620÷[2×155]
=620÷310
=2
780-(906-27×23)
=780-(906-621)
=780-285
=495
23.1200
【分析】本题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据此列出算式,注意给15×32-240添上小括号。
【详解】(15×32-240)×5
=(480-240)×5
=240×5
=1200
所以,积是1200。
24.方案二
【分析】把这两种方案的所需的钱数分别计算出来,然后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方案一:
100×20+(100÷2)×8
=2000+50×8
=2000+400
=2400(元)
方案二:
80×(20+8)
=80×28
=2240(元)
2400>2240
答:按方案二买票便宜。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计算出每种方案所需的钱数。
25.租6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5300元
【分析】一共(28+232)人租车去参观博物馆。大巴车限乘40人,每辆大巴车800元,每人平均800÷40=20(元)。中巴车限乘20人,每辆中巴车500元,每人平均500÷20=25(元)。满座时租大巴车省钱,所以尽量租大巴车。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大巴车限乘人数,得到最多的大巴车数量,再结合余数判断是否租中巴车。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需要的钱数。
【详解】800÷40=20(元)
500÷20=25(元)
20<25,则尽量多的租大巴车。
28+232=260(人)
260÷40=6(辆)……20(人)
剩下的20人租一辆中巴车没有空座。
6×800+1×500
=4800+500
=5300(元)
答:租6辆大巴车和1辆中巴车最省钱,至少需要5300元。
【点睛】解决本题时,关键是明确在保证没有空位的前提下尽量多的租大巴车。
26.5190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普通医用口罩每箱的钱数乘购买的箱数,求出18箱普通口罩需要的钱数,同理求出15箱N95口罩需要的钱数,然后再求和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30×18+190×15
=2340+2850
=5190(元)
答:两种口罩一共花519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加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27.乙微店;1568元
【分析】分别计算出在两个微店买260支同样规格的自动铅笔所花的费用,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在甲微店购买:
260÷12=21(把)……8(支)
那么在甲店购买21把不够,要买:21+1=22(把)
总共价格为:22×72=1584(元)
在乙微店购买:
260÷(4+1)
=260÷5
=52(把)
52×30+8
=1560+8
=1568(元)
因为1584>1568,所以建议李老师在乙微店购买。
答:建议刘老师在乙微店购买。最少要花156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优化问题的掌握,通过具体的计算比较,找出问题的答案即可。
28.240套
【分析】从8月1日开始工作,到8月10日完成任务,共10天;先用230乘4,求出已生产的套数,再用2360减去已生产的套数,求出剩下的套数,然后再除以(10-4)天即可。
【详解】(2360-230×4)÷(10-4)
=(2360-920)÷(10-4)
=1440÷6
=240(套)
答:剩下的任务平均每天应生产240套。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整数减法和乘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乘96的积比1400少,2+3×4与,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18600相邻的两个数的和是,得数最小的算式是,14乘96的积比1400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18600相邻的两个数的和是,得数最小的算式是,14乘96的积比1400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