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精品教案全册
第6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精品教案(冀少版七下)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精品教案(冀少版七下),共3页。
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内容涵盖了免疫、常见的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等相关知识。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的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生活习惯与行为选择能够影响人体健康。《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包括“免疫”“疾病与预防”“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控”4节内容。第一节《免疫》的主要内容是免疫对人体的作用、免疫类型和计划免疫,阐明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第二节《疾病与预防》主要归纳了人类传染病的类型、传播途径、发生和流行季节,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第三节《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查分析,掌握艾滋病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及关爱艾滋病患者。第四节《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的主要内容是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其起源、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新发传染病的基本防护知识和防控措施。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在学习了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有关人体免疫的知识;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人体通过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已有经历:学生都经历过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患病,最终康复的体验,也都有接种疫苗的经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理性认识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已有技能: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具有了调查讨论、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了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已有情感:学生对前面所学人体结构知识的了解,已初步建构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观;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传染病的危害,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防御功能系统,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达到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控的目的。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免疫的原理,来解释人体如何抵抗病原体,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做好自身防护;学会基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性,进行思考和判断,初步判定传染病的种类,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探究实践:走访社区医院或进行网络调查,搜集当地常见传染病的资料,了解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度。态度责任: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对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本章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 实践性原则:每课时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生活性原则:了解当地常见的疾病,并进行分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染病的病因。了解常见的非传染病,体会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必要性。根据以上原则,本章作业设置为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以课本当堂练为主;巩固性作业以《七彩作业》为主适当删减;拓展性作业,收集艾滋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防治的资料,设计和制作海报,宣传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章节学习概览课时内容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第1课时非特异性免疫通过自学、读图及查阅资料,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的构成,辩证地看待免疫的两面性第2课时特异性免疫通过自学、资料分析,理解特异性免疫,并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通过实际观察预防接种证,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对疾病预防的意义第3课时常见的疾病学生合作探究,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当地常见的疾病,并进行分类。通过资料分析,找到传染病的病因。了解常见的非传染病,并体会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必要性第4课时传染病的预防结合案例分析,回顾人类历史,阐明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结合实例,理解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第5课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通过查找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远离艾滋病,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感情第6课时新发传染病的防控通过课本和资料分析,明确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其起源、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结合课本和生活实际,了解新发传染病的基本防护知识和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