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心。结合问题情境,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各种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初步感悟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喜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看来手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现在请大家把你们的小手展示给老师看。嗯,看来咱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的爱干净。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讲卫生的你,会怎么做呢?这样的话,和刚才相比,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干净,整洁)把乱的东西收拾好,摆放整齐,就是咱们今天所学的第一个知识(板书:整理)
2.那么你会整理你自己的东西吗?看谁先把自己的桌面整理好。(学生动手操作)刚才老师看见其他班里有这样的情况,东西这么多,如果是你的话,怎么去整理呢?先说说他有什么东西吧?怎么整理呢?(书包和书包放在一起,铅笔和铅笔放在一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分类)
二、自主探索,体验策略
(一)感知分类
师:找一下咱们的学习用品中,什么和什么是一类的?像这样,把各种物品按类别分开,整齐摆放,就是分类与整理。在咱们教室里,哪里有分类与整理的现象呢?那在生活中呢?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按类摆放,这样还乱不乱呢?这样看起来更加整洁,说明分类与整理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用,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漂亮。
探究分类。
师:既然咱们都已经了解了分类与整理,那么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分气球。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师: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生:整齐、清楚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这一排最长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和图对应)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④展示其它记录方法,让学生评价。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3、初步感受“一类”和“一个”的区别。
师:如果增加一个的气球,这个表应该怎样改变?如果增加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气球呢?
师:都是增加一个气球,怎么表格的改变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是桃心的增加一个,并没有增加种类,所以在桃心那列数上加1就可以了,而第二次增加的是一个新的形状,也就是增加了一类,所以在表格上要再添一列。
巩固练习,应用分类
师:回到家里,你会帮助妈妈整理一些什么呢?请大家说一说。
总结全课,回归生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说。
师:有收获就一定有进步,我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能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使你的生活更加干净整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