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设计
展开《最后的常春藤叶》
第 周 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生明确小说情节的发展,弄清行文思路
2, 贝尔曼的人物形象分析以及文章主旨的揭示
3, 欧亨利式结局
重点与难点:
1,小说主题——贝尔曼的忘怀自身,关注他人以及生命意识
2,学生了解“欧亨利式结局”
3,学生了解“善”、“奉献”等抽象价值观
4, 学生掌握“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
教学设想:
教 学 过 程
一、品味语言
今天这堂课我们先评述一下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语言个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Q1、语言的总体风格是什么?
【明确】幽默
Q2、你能否找几个典型的句子,印证这种风格?
【明确】4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沒有感情色彩的介入)
5 “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困的老绅士。(擬人)
7 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生意,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冷漠)
30 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幽默)
(幽默的类型:反常、含蓄、曲折、夸张)
这篇小说,表面上看像一泓静静的秋水,水面上却拂过一丝透骨的寒意。读着它,就像乘着一叶小舟从秋水上划过。但是,当我们弃舟上岸,再来顾盼这秋水时,才发现在它的底层,奔涌着一股股汹涌的波涛,这涛声撞击着你的心弦,拍打着你的肺腑。
二、 琼姗的生命意识——精神支柱
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贝尔曼,但是,在这篇小说中还是有一个人物,值得我们来好好窥视一下,他就是琼姗。我们看,琼姗这个人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怎么说都有点不靠谱,她把她的生命维系在了一片叶子上,想象着叶子的掉落就是她自己生命的陨落。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最后的常春藤叶能够挽救琼姗的生命?
【明确】信念(引入心理学中有关“圣斑”的故事)
可用材料: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对某些患有歇斯底里症的病人,要求按照圣经上的描写,想象耶稣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病人想象后,在手掌和脚掌都出现了血斑,甚至有溃疡的标记。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圣斑。近年也有相关研究,例如,“看见右手放在炉边,左手握冰。”
从心理学上的故事,我们看到人的心理意识是十分强大的,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当然文学作品中对其也有体现,不过文学吗,多少都是经过夸张和润饰的,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部作品——托马斯曼的《死》和余秋雨的《垂釣》
所以从琼姗的这种状态,我们应该看到她最后暗含的作者所隐射的一种深层含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所要讲的精神支柱。这个我们看课文目录,本单元的标题是珍爱生命,而《最后的常春藤叶》他从属的小的主题就是精神支柱。
三、文本研习题目讲解P15
贝尔曼是个失意的人,作画四十年也没有什么成就“他老是说要花一幅杰作”,他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是“杰作”?为什么?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这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给与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备 注
板
书
设
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贝尔曼——忘怀自身、关注他人
欧亨利式结局
作 业 批 改 记 录
良好
教 后 记
能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无衣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四 最后一片叶子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优质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生字词,文章内容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