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后作业题
展开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两片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2.(2022福建中考改编)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3.(2021四川成都中考)氨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 )
A.氨分子的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分子在运动
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水变为“热冰”属于化学变化
D.结成“热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过氧化氢分子是可分的
6.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7.人们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能说明粒子运动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能说明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的是 。
①美酒飘香 ②盐咸糖甜 ③干冰升华 ④轮胎爆胎 ⑤热胀冷缩 ⑥水银非银
8.如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
(2) 。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
(2)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探究创新
10.某同学在学习分子的有关性质后,进行如下实验:①把200 mL水与100 mL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
请你根据所学分子的有关知识,预测、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水和乙醇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关系成立的是(m—液体的质量、V—液体的体积、ρ —液体的密度) (填序号)。
①混合后溶液的质量:m混=m水+m乙醇
②混合后溶液的体积:V混=V水+V乙醇
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ρ水+ρ乙醇2
(2)取用乙醇时,闻到乙醇的气味,说明分子 ,实验②中 的现象也可以证明分子的这种性质。
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D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水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A错误;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B错误;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D正确。
2.C 光热作用下,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故A项正确;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项正确;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不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C项错误;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故D项正确。
3.C
4.A “热冰”是固体状态的水,属于纯净物,两者之间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C错误;条件改变时“热冰”可以融化为水,B错误;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D错误。
5.D 受热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体积不变,A错误;同种分子性质相同,降温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化学性质不变,B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变,C错误,D正确。
6.C
7.解析 美酒飘香是粒子运动的结果;盐咸糖甜说明不同的粒子性质不同;干冰升华是分子运动和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造成的;轮胎爆胎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的结果;热胀冷缩也是粒子间间隔变化的结果;水银和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其构成粒子不同。
答案 ①③ ③④⑤ ②⑥
8.解析 本题通过微观示意图展示了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气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由此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只是重新组合,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9.答案 (1)混合物 它们都是由不同种(或两种)分子构成 (2)分解
10.解析 (1)两种溶液混合后,质量可以相加,但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溶液的体积和密度一般不能直接相加。(2)闻到乙醇的气味是乙醇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乙醇溶液中滴加几滴红墨水,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答案 (1)①
(2)总是不断运动的 经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 ℃、
101 kPa
20 ℃、
101 kPa
0 ℃、
202 kPa
17 g氨
约6.02×1023
22.4 L
24.1 L
11.2 L
初中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76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自我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时作业</a>,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什么湿衣服经晾晒会变干?,描述一下水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题</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