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预习检查,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过程性评价,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介绍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隋朝的统一和隋朝在历史上作出的贡献。通过引入丰富的材料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辅以探究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知识。
教学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科举制度的创立等基本史实。
2.通过了解隋炀帝的功过,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理解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隋朝的统一与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的开通。
难点:科举制度创立的原因与影响;对开通大运河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读书法 合作研讨法 情境教学法
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数字化资源 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出示图片《大运河今貌》。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1 4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2006年,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隆重召开,这条大运河在经历了8年的申遗准备工作之后,终于迎来喜讯。如果你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理由以获得评审团的认可?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查
1.科举制度创立的影响是什么?
2.说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
三、学习任务一
四、学习任务二
五、学习任务三
六、学习任务四
七、过程性评价
《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发展,特别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和开通的举世闻名的大运河。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了国家再度统一的新局面,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隋朝很快就因暴政而灭亡。
九、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
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隋的统一
教师活动:带着学生复习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北周。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学生活动: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全国的过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隋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2相关内容,做出回答——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教师总结:从东汉末年开始,封建割据势力一直占有巨大优势。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这期间尽管出现过西晋统一全国、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北魏与北周统一北方的局面,但是时间短暂,或者只限于局部统一。隋文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再次实现了国家统一。因此,隋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随后持续了300多年的国家统一局面的起点,为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活动:明确隋的统一最重大的意义在于重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出问题——隋朝为何能如此繁盛?
材料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
含嘉仓示意图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根据教材P2—P3相关内容,做出回答——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设计意图】
通过提供图片、设计问题、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隋的统一并总结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特点。
开通大运河
教师活动: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出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里?中心在哪里?最南端是哪里?
学生活动:做出回答——涿郡(北)、洛阳(中)、余杭(南)。
教师活动:强调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并提出问题——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做出回答——积极影响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影响是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大运河今貌》,提出问题——今天的大运河还有哪些功能?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1)功能:具有航运、防洪、灌溉、南水北调、旅游观光等功能。
(2)意义:申报大运河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运河文明,保护大运河,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等。
【设计意图】
分析开通大运河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使学生感悟隋朝的创新性;通过对开通大运河利弊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归纳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
材料 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予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的主要看重家世。这样,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做出回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出问题——隋朝科举取士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材料 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种科目,可由州、县学的生徒“升进于朝”,进行考试;也可由诸州把人才举送中央,考试录用。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学生活动:做出回答——秀才、明经和进士科。
教师活动:出示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相关知识表格,引导学生对比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并提出问题——科举制度创立的影响是什么?
选官制度
选官依据
授官标准
影响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
权贵垄断官吏的选拔权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P3相关内容,做出回答——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 300年。
【设计意图】
分析科举制度创立的影响,使学生明白隋朝制度的创新性所在。
隋朝的灭亡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归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材料一 (隋炀帝)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遇雨雪,士卒死者十二三。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
——[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又造龙舟凤甗,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袴,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征发仓卒,朝命夕办,百姓求捕,网罟遍野,水陆禽兽殆尽,犹不能给,而买于豪富蓄积之家,其价腾踊。
——[唐]魏征等《隋书》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归纳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1)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隋朝营建东都洛阳、修筑宫殿、长城和驰道,征发大量百姓服役。
(2)好大喜功,巡幸游玩。隋炀帝巡游期间,花费巨大,为此不得不多征收赋税。
(3)穷兵黩武,连年用兵。为了征伐吐谷浑及高丽,使用大量民力运送粮食、制造船只。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说明隋炀帝残暴统治的后果。
材料一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材料二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学生活动:知道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民众骨肉分离,民不聊生。
教师活动: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今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学生活动:理解隋炀帝统治时期繁重的徭役、兵役及毫无节制地压迫人民,是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教师活动:隋朝是在经历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外表强盛至极,但在大一统的躯壳下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隐藏着不安定因素,统治基础很不稳固,这种缺陷是隋朝在强盛之际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学生活动:了解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师活动: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对比秦、隋两朝的治乱兴亡。
秦朝
隋朝
存在的时间
二世而亡,10多年
二世而亡,30多年
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300多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制度的创新
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了科举制度
对边疆的管理
对南方越族地区的管辖和开发,打败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派人三赴流求
修建的伟大工程
万里长城、灵渠
大运河
灭亡的原因
暴政
暴政
对后世的影响
为继之而来的西汉提供了借鉴,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及后来汉武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
为继之而来的唐朝提供了借鉴,唐朝前期的几位君主励精图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
学生活动:通过探究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归纳王朝兴衰的表现和原因。
【设计意图】
通过对隋炀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措施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通过对隋朝灭亡原因的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培育家国情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通大运河,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隋朝的灭亡,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