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金属冶炼B. 酒精挥发C. 烧制陶器D. 木材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冶炼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陶器是由陶土制成,陶土和瓷器不是同一种物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木材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实验室中存放苛性钠的药品柜上应该贴有的标签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苛性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标志。
【详解】A、图示为易燃气体标志,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自然物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示为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3个氨分子:3NH3B. 氧化钾:KO
C. 1个铝离子:Al+3D. 2个氢原子: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氨分子表示为:3NH3,符合题意;
B、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K2O,不符合题意;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铝离子表示为:Al3+,不符合题意;
D、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身边的一些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A. 柠檬汁pH=2B. 牛奶pH=7
C. 牙膏水pH=8D. 肥皂水pH=10
【答案】A
【解析】
【详解】A、柠檬汁的pH<7,显酸性,且pH较小,酸性较强,故符合题意;
B、牛奶pH=7,显中性,不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C、牙膏水pH=8>7,显碱性,不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pH=10>7,显碱性,不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化学史不符合事实的是
A. 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B. 拉瓦锡最早发现并使用石蕊
C. 张青莲测定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D.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最早发现使用“石蕊”酸碱指示剂 ,符合题意;
C、张青莲教授测定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不符合题意;
D、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常用于解热镇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洛芬中含有33个原子B. 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6g
C. 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布洛芬中含有1个氧分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构成的,1个布洛芬分子含有13+18+2=33个原子,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1×18+16×2=206,故选项B说法错误;
C、布洛芬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78:9:16,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7. 生活常识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用纯碱溶液除去水壶内的水垢B. 家中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C. 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 用铅笔芯作润滑剂打开生锈的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纯碱溶液无法除去水壶内的水垢,因为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钠与它们都不会反应,错误;
B、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因为燃气遇到电火花容易被点燃造成危险,错误;
C、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用食盐水不能鉴别硬水和软水,错误;
D、用铅笔芯作润滑剂打开生锈的锁,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石墨具有润滑性,正确。
故选D。
8. 超氧化钾又称为“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救急,其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X+3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B. 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均为-2
C. X的化学式为K2CO3D.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O2中,超氧根的化合价为﹣1,反应后生成的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O2+2CO2=2X+3O2可知,反应前有4个K、12个O、2个C,反应后有6个O,则2X中含有4个K、6个O、2个C,所以X的化学式为:K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生成氧气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Na+、Cu2+、B. Ba2+、Na+、Cl-、OH-
C. Mg2+、Ag+、、Cl-D. 、Cl-、H+、Ca2+
【答案】B
【解析】
【详解】A、K+、Na+、Cu2+、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含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Ba2+、Na+、Cl-、OH-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符合题意;
C、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2+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溶液B. 连接仪器
C. 吸取溶液D. 测溶液pH
【答案】A
【解析】
【详解】、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A正确;
B、连接仪器时,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且手不能放在玻璃管上,以免刺破手掌,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B不正确;
C、吸取液体时,应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不正确;
D、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11. 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钙Ca(NO3)2属于复合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B. 草木灰与硫酸铵混合施用,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并提高肥效
C. 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D. 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而硝酸钙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磷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故A说法错误;
B、硫酸铵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B说法错误;
C、铵盐遇碱加热后会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会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
D、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应合理施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2. 王亚平用过饱和醋酸钠溶液演示“冰雪”实验。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 40℃时,50g水中加入40g醋酸钠,可得90g溶液
C. 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 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酸钠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能使P点醋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A说法正确;
B、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65.6g,50g水中加入40g醋酸钠,可得溶液的质量为50g+32.8g=82.8g,故选项B说法错误;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解度增大,但溶液和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1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
B. CO和CO2的分子结构不同,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C.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D. 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原物质一定含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常温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则铝比铁耐腐蚀,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C、阴离子带负电,电子也带负电,则带负电的粒子不都是阴离子,错误;
D、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活泼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向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原物质不一定含有碳酸根,错误。
故选B。
14.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产率偏高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少
C.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粗盐提纯时,蒸发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会导致精盐的质量偏大,测得的氯化钠产率偏高,故A分析正确;
B、使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用托盘天平称取10.5g氯化钠时,药品和砝码放反,氯化钠质量=10g-0.5g=9.5g,会导致氯化钠偏少,故B分析正确;
C、红磷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部分气体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C分析正确;
D、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D分析错误;
故选D。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检验氧气的方法为: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滴加硫酸铜、硫酸铜与氯化钠无明显现象、与氢氧化钠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一氧化碳被除去变成了二氧化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回收KCl和MnO2混合物中KCl、加水溶解、过滤、KCl是滤液中的溶质、故过滤后应该蒸发结晶、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 宏微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下图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氦元素与镁元素化学性质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②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
③“泻药”的主要成分是MgSO4,MgSO4属于哪一类物质______(填物质的类别)。
(2)工业制取高纯硅部分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反应生成的副产品丁的溶液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属于丁溶液用途的是______(填字母)。
A.除铁锈 B.制药物 C.干燥剂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中,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答案】(1) ①. 不相似 ②. Na+ ③. 盐
(2) ①. 原子 ②. C ③. ④. 1:2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镁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氦原子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所以氦元素与镁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
②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是:Na+;
③MgSO4是由金属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小问2详解】
①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副产品丁是HCl,其溶液是盐酸;
A、盐酸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可用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故说法正确;
B、盐酸可以用于制药物,故说法正确;
C、盐酸没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故说法错误;
故选C;
②反应是由SiCl4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1:2。
17. 全球瞩目的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体育馆卢赛尔体育馆从外面看,造型酷似“大金碗”,外幕墙为双曲面幅板幕墙,钢结构用量约3万吨,体育场周围的停车场和服务区由太阳能板遮盖,以此为体育场和周边设施提供电力。
材料二:奖杯“大力神杯”,是足球界最高荣誉的象征。大力神杯的材质是18K黄金铸造,底座值有两图墨绿色的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
(1)卡塔尔在承办世界杯时做出了绿色低碳的环保承诺,致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世界杯。“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填物质名称),比赛中提供电力的太阳能是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金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原因是______。
(3)在潮湿环境中久置的铜器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它与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相同,请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场馆建设使用了大量铁合金,下列有关工业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比赤铁矿更适合炼铁
B. 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大
C. 焦炭在炼铁过程中体现了可燃性和还原性
D. 高炉炼铁得到的主要产品是钢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 ②. 可再生
(2)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 (4)BC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中和”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是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或较短周期内再生产的能源,故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
【小问2详解】
金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金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小问3详解】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铜生锈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A、黄铁矿中含有硫元素,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而氧化铁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故赤铁矿更适合炼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则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大,故B正确,符合题意;
C、焦炭在炼铁过程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体现了焦炭的可燃性,碳又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体现了焦炭的还原性,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高炉炼铁得到的主要产品是生铁,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 根据如下图(省略夹持仪器)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CO2,多孔塑料板上放的药品是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乙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选填“A”或“B”)通入。
(3)从“仪器用品盒”中选择b、e、______(填序号)组装的装置与装置甲操作上的优点相同。
(4)某种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备。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反应物有液体B. 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C. 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D. 该气体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
(5)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小组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甲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的pH越______,H2O2分解越快。
②图乙表明,碱性条件下______(填离子符号)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③综合以上信息推测,下列物质可加快H2O2分解的是______(填字母)。
A.KOH B.KCl C.HCl D.MnSO4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大理石##石灰石 ②. CaCO3+2HCl=CaCl2+CO2↑+H2O ③. B
(3)f、g、h (4)D
(5) ①. 大 ②. Mn2+ ③. A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e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甲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CO2,多孔塑料板上放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乙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B通入,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CO2↑+H2O;B;
【小问3详解】
从“仪器用品盒”中选择一套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可用试管作反应器,还需多孔隔板、长颈漏斗、双孔塞和止水夹,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因此选择的仪器是b、e、f、g、h,故填:f、g、h;
【小问4详解】
A、由图甲可知,反应物有液体,故选项推测合理;
B、由图甲可知,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故选项推测合理;
C、由图丙可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推测合理;
D、由图乙可知,该气体不与硫酸反应,但也不一定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选项推测不合理;
故选D;
【小问5详解】
①图甲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溶液的pH越大,过氧化氢浓度减小越快,即H2O2分解越快,故填:大;
②由图可知,碱性条件下,MnCl2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大,则说明锰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最大,故填:Mn2+;
③综合以上信息可知,碱性条件、Mn2+都能加快H2O2分解;KOH是碱,MnSO4中含有Mn2+,因此KOH、MnSO4都可以能加快H2O2分解,故选AD。
19.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小烧杯中,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 CaCl2; 猜想Ⅱ:有______;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4)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
【反思交流】
(5)某同学利用该反应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可知,在c点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
②若要使c点对应的溶液变成b点对应的溶液,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过滤,除杂。
【答案】(1)
(2) ①. HCl和CaCl2 ②. 盐酸和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3) ①. 溶液变蓝色 ②. 溶液变浑浊
(4)碳酸钠与氯化钙也能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
(5) ①. HCl、CaCl2 ②. 碳酸钙##Ca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猜想Ⅰ: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CaCl2;
猜想Ⅱ:盐酸过量时,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氢氧化钙过量时,溶质有CaCl2和Ca(OH)2;
由于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两者不能共存,所以猜想Ⅳ不合理;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结论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所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
根据实验结论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通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浑浊;
【小问4详解】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钙也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
【小问5详解】
①由图可知,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因此该同学实验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在c点溶液的pH<7,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此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CaCl2;
②c点时,pH<7,说明这时盐酸过量,故在c点处溶液中溶质是:HCl和 CaCl2;b点对应的溶液pH=7,说明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故若要使c点对应的溶液变成b点对应的溶液,应除去溶液中的HCl,可加入过量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可得氯化钙溶液。
四。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0. 工业上常以粗盐(含少量MgCl2、CaCl2)为原料制备NaOH,如图是整个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操作a是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得到的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步骤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步骤④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过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氢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_。
【答案】(1)复分解反应
(2) ①. 过滤 ②. 漏斗 ③. 混合物
(3) ①. 除尽溶液中的氯化钙 ②.
(4)
(5)作炉具清洁剂(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步骤①中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操作a是将固体与液体分开,该操作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①填:过滤,②填:漏斗。
步骤①中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步骤②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③填:混合物。
【小问3详解】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氯化钙,故①填:除尽溶液中的氯化钙。
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②填:。
【小问4详解】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水和氯化钠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5详解】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所以可作炉具清洁剂,故填:作炉具清洁剂(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 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8 g,将90.6 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 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g。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4.4 (2)10.6
(3) ①. NaCl ②. 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y=11.7g
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3.8g-10.6g=3.2g;
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3.8g+90.6g-100g=4.4g;
【小问2详解】
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
解得x=10.6g;
故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小问3详解】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计算过程见答案。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氧气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滴加CuSO4溶液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回收KCl和MnO2混合物中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