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号题意。)
1. 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活动,下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切西瓜B. 采摘草莓C. 搭建烤火架D. 烧烤羊肉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切西瓜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采摘草莓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搭建烤火架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烧烤羊肉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倾倒液体
C. 检查气密性D. 测溶液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且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一定不改变
B. 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其质子数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不变,故A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B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故C选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故D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DHA属于无机化合物
B. DHA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 DHA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 DHA是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DHA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1个DHA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C、DHA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16×2)=1:1,占比相同,则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D、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所以DH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故选C。
5. 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常合金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武德合金熔点较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消毒的作用是乙醇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从而杀死细菌和病毒,故B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C不符合题意;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有乳化作用,不是洗洁精能溶解油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Na+、Cl-、COB. Cu2+、Mg2+、NO、Cl-
C. Ba2+、Na+、NO、SOD. H+、Ba2+、CO、NO
【答案】A
【解析】
【分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
【详解】A. K+、Na+、Cl-、CO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显碱性,此选项符合题意;
B. Cu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Ba2+与SO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H+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a2+与CO不能大量共存,H+与CO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和分别表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它们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此选项正确;
B.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则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此选项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反应物均为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D. 反应前后氮元素、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D。
8.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 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C. 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D. 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常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60℃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溶解度越大,等质量的溶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越小,故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符合题意;
D、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时,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是饱和溶液,1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大于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草酸(COOH)2]隔绝空气加热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人认为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可以去掉,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B. 甲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属于复分解反应
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则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是检验是否含二氧化碳,丁中的石灰水是检验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乙装置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其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则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装置玻璃管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 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则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B.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则锌一定过量
C. 若取反应后溶液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生成,则过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D. 若过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最多含有2种溶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H>Cu>Ag,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等硝酸银完全消耗后,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硝酸铜溶液,第一种情况是锌只能与硝酸银反应,第二种情况是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反应。当为第二情况时,根据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这两个反应既有质量增大又有质量减小,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可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铜,锌不一定过量,也可能是锌与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取反应后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锌反应完全,则说明滤液中溶质为AgNO3、Cu(NO3)2、Zn(NO3)2,则过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和锌,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过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滤渣中一定存在锌,AgNO3、Cu(NO3)2反应完全,则滤液中最多含有1种溶质,即硝酸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3分)
11. 周末,宿宿同学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实践,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技能,同时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宿宿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米粥、馒头、油焖大虾、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的一种营养素,为补充该营养素建议增加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凉拌黄瓜B. 可乐鸡翅C. 酱牛肉
(2)做菜过程中使用的铁锅有助于人体补充铁元素,人体缺少铁元素易导致___________,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宿宿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4)宿宿菜做好后,通过关闭阀门的方法熄灭燃气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5)厨房中的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A (2) ①. 贫血 ②. 保持铁表面干燥(合理即可)
(3)吸附 (4)隔离(或移走)可燃物
(5)4A1+3O2=2Al2O3
【解析】
【小问1详解】
宿宿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小米粥和馒头富含糖类,油焖大虾富含油脂、蛋白质,红烧排骨富含油脂、蛋白质、无机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午餐缺少维生素。
A. 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此选项符合题意;B. 可乐鸡翅富含油脂、蛋白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酱牛肉富含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小问2详解】
做菜过程中使用的铁锅有助于人体补充铁元素,人体缺少铁元素易导致贫血。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保持铁表面干燥。
【小问3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和色素。宿宿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小问4详解】
宿宿菜做好后,通过关闭阀门的方法熄灭燃气灶,灭火原理是隔离(或移走)可燃物。
【小问5详解】
厨房中的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1+3O2=2Al2O3。
12.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淡水。
(2)海水“晒盐”:如图中①是___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3)海水制镁:在用母液(也称“苦卤”)制镁的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海水制碱:在用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由氯化钠制取纯碱,从元素守恒的角度看,还需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填写名称)。
【答案】(1)沸点 (2)蒸发
(3)Mg(OH)2+2HCl=MgCl2+2H2O
(4) ①. 除尽CaCl2和BaCl2(或Ca2+和Ba2+) ②. 碳、氧
【解析】
【小问1详解】
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 沸点不同分离出淡水。
【小问2详解】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应采用蒸发溶剂法结晶,故图中①是蒸发池。
【小问3详解】
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小问4详解】
在用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制纯碱过程中,除杂时,加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除去硫酸钠时剩余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尽CaCl2和BaCl2。由氯化钠制取纯碱,氯化钠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碳酸钠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故从元素守恒的角度看,还需要含有碳、氧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6分)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O2时,为了获得稳定的氧气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如图字母);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可用___________放在瓶口观察现象进行判断;若要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应将E装置的___________(填“a”或“b”)端与量筒连接。
(3)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2) ①. A ②. 带火星的木条 ③. a
(3) ①. B ②. ③. 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O2时,为了获得稳定的氧气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A装置可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氧气具有助燃性,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若要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可选择E装置,利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从b端通入,水从a端排出,故将E装置的a端与量筒连接,用量筒测量排出水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氧气的体积;
【小问3详解】
①A、当打开K1、关闭K2时,装置Ⅰ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Ⅱ装置收集,应“长进短出”,不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择装置Ⅰ,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Ⅱ装置收集,应“短进长出”,符合题意。
故选B;
②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14. 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
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Na2CO3 受热不分解。
③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不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1)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HCO3;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NaHCO3和Na2CO3。
【进行实验】
【提出质疑】
(2)小玫认为小东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再次实验】
(3)完成表格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拓展延伸】
(4)上述实验步骤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Na2CO3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 ①. 固体中含有NaHCO3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Na2CO3+BaCl2=BaCO3↓+2NaCl
(4) ①. 能 ②. 碳酸钠和硝酸钡溶液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小问1详解】
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Na2CO3 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完全分解,固体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分解,固体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所以猜想二:固体成分为Na2CO3。
【小问2详解】
小玫认为小东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小问3详解】
①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并加热,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得出实验结论:固体中含有NaHCO3。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因为实验结论是:固体中含有Na2CO3,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碳酸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小问4详解】
上述实验步骤②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理由是:碳酸钠和硝酸钡溶液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四、推理、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共11分)
15. 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中毒,D是红棕色粉末,F的俗名是烧碱,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F和G的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4)C的用途是_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1)O2 (2)3CO+Fe2O32Fe+3CO2
(3) ①. 复分解反应 ②. OH-
(4)作燃料(冶炼金属、作还原剂等)
【解析】
【分析】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可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中毒,则C是一氧化碳;D是红棕色粉末,A~H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D是氧化铁;F的俗名是烧碱,则F是氢氧化钠;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G能转化为氢氧化钠,则G是氢氧化钙,A通电生成B,B能转化为一氧化碳,则A是水,B是氧气;水和H能转化为氢氧化钙,则H是氧化钙;E能和氧化铁、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反应,则E是酸,A~H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E可能是硫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B是氧气,其化学式为O2。
【小问2详解】
反应②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小问3详解】
反应①为含氧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钠盐和水,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二者都含有的阴离子是OH-。
【小问4详解】
由分析可知,C是一氧化碳,其用途有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16. 实验室经常产生酸性废液,需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取100g含硫酸的废液样品,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废液呈中性,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液中不含硫酸钠,且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1)图中点P对应溶液的pH___________7(选填“>”、“<”或“=”)。
(2)当废液处理至中性时,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计算当废液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4g
(3)由图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解:设当废液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当废液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3.5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点P对应溶液硫酸没有完全反应掉,所以溶液呈酸性,pH<7;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当废液处理至中性时,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g,氢氧化钠溶质质量为:100g×4%=4g;
【小问3详解】
见答案。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武德合金用于制造保险丝
通常合金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
B
用75%的乙醇溶液擦拭桌椅消毒
乙醇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结构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
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东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并加热,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固体中含有Na2CO3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推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