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mL水B,58g碳酸钠粉末D,96,【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氢气燃烧 B. 塑料老化 C. 动植物体呼吸 D. 金属的锈蚀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用10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水浇灭
    3.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C.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D. 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
    4. 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 H2 B. ClH C. HCl D. ClO2
    5.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 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g
    D. 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6.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沭阳大地花香四溢
    分子不停地运动
    B
    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氧气具有助燃性
    C
    用水熄灭燃着的木炭
    降低木炭的着火点
    D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火灾时砍伐出一条隔离带
    B. 大火烟雾较多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室内起火,快速打开门和窗
    D. 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8.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B.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该气体一定是甲烷
    D.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 2g氢气与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小于10g
    C. 干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质量分数大约是78%和21%
    D.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 下列化学知识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分类
    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物——水、二氧化碳、空气
    ②单质——氢气、氮气、干冰
    ①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
    ②利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实验操作顺序
    ①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酒精
    ②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电子
    ①先加药品,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热固体时先均匀加热,再固定加热

    A. A B. B C. C D. D
    11.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且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碳原子 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______;
    (3)硫元素 ______;
    (4)某种氧元素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该单质为 ______。
    1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石油的使用。现在用石油中分离出的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该分离过程属于 ______(选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2)《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工厂使用煤作为燃料时常将煤粉碎后再燃烧,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 ______。
    (3)苏轼《石炭》中有“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有科学史研究者认为这描述的就是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5)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提倡低碳减排的今天,新型燃料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以水为原料制取的清洁燃料是 ______(填化学式)。
    13.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100
    1
    1
    46
    反应后质量/g
    4
    89
    55
    x
    (1)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
    (2)X的值为 ______。
    (3)该反应中B和C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14.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分别用到水。

    (1)实验A中反应现象为 ______,水的作用是 ______。
    (2)实验B中量筒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实验中若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______。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和 ______。
    15. 某同学欲探究市售“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或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一】探究“两种牙膏和牙粉”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泡生成。
    ②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现象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
    【实验二】比较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分别称取等质量的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放于锥形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

    ②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盐酸,然后关闭活塞。
    有气泡产生。
    ③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盐酸,然后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④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较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1)实验结论:______。
    (2)步骤③的作用是:______。
    【反思】
    (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 ______。
    (2)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请你说明其原因 ______。
    【实验三】取一定量的牙粉做如图1实验,实验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10.0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1)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 ______mL。
    【实验四】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牙膏原材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1)两个锥形瓶内气压均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
    (2)对比分析a、b点和c、d点及曲线趋势可知 ______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选填“块状”或“粉末状”)。
    16. 如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液体,E是固体,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化学式 ______,C的化学式 ______。
    (2)B物质反应生成C和D的反应条件为 ______。
    (3)若E为木炭,则E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一般不能用这个反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______。

    17. 实验室中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在二氧化锰作用下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
    (1)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
    (2)实验结束后分离出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3)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氢气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B、塑料老化,是塑料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动植物体呼吸,是动植物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金属的锈蚀,是金属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化反应的分类和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A、量取9.0mL液体时,应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mL,以减少实验误差,该项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使用排水法进行收集,该项正确;
    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能够精确到0.1g,因此不能称量10.58g碳酸钠粉末,该项错误;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应用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浇,该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托盘天平、量筒、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3.【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
    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4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X+HClO,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三氯生是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三氯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7):(16×2)≠7: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三氯生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C 
    【解析】解:A、沭阳大地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解释正确。
    C、用水熄灭燃着的木炭,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灭火,故选项解释错误。
    D、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是利用了氮气无毒、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清除了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B、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害的热气流上升,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防止中毒,所以正确;
    C、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室内着火不要着急打开门窗,故错误;
    C、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故正确;
    故选C.
    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湿毛巾的用途和气体受热密度变小判断;
    C、根据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
    D、根据煤气是可燃性气体分析.
    燃烧和爆炸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8.【答案】D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正确。
    B、二氧化碳、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燃烧,因此能使认识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C、甲烷、氢气燃烧都能够生成水,因此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有甲烷参加,该选项不正确。
    D、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该选项正确。
    故选:D。
    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二氧化碳、氮气都不支持木条燃烧。
    C、甲烷、氢气燃烧都能够生成水。
    D、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C 
    【解析】解: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可知,反应中氢气、氧气以及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则2g氢气与8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小于10g,故B正确;
    C、干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78%和21%,故C错误;
    D、在同一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没有指明温度,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含量来分析;
    D、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的原理、空气的组成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构成,属于混合物,干冰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故B正确;
    C、三大化石燃料分别为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别为分子、原子和离子,故C错误;
    D、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B、根据用于消毒的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用煮沸的方法可以软化硬水进行分析;
    C、根据化石燃料与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
    D、根据实验操作顺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单质与化合物、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三大化石燃料与构成物质的微粒以及实验操作顺序,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1.【答案】2CN2  SO3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碳原子,就可表示为:2C;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3)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硫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
    (4)某种氧元素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该单质为臭氧,其化学式为:O3。
    故答案为:(1)2C;
    (2)N2;
    (3)S;
    (4)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物理变化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H2O−高温CO+H2  CH4+2O2−点燃CO2+2H2OH2 
    【解析】解:(1)现在用石油中分离出的汽油、柴油等作为燃料。该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
    (2)工厂使用煤作为燃料时常将煤粉碎后再燃烧,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燃料的燃烧;故答案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故答案为:C+H2O−高温CO+H2;
    (4)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点燃CO2+2H2O;
    (5)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以水为原料制取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故答案为:H2。
    (1)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2)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甲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5)根据水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中考的重点之一.

    13.【答案】B、C 0 2:3 
    【解析】解:(1)由质量的变化可知,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可知,x=100+1+1+46−4−89−55=0,D为反应物。因反应物中的氧气里只含氧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6×244+54g×1618=112g>96g,可确定生成物中的一部分氧元素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D中含有三种元素;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只有BC符合氧化物的概念;
    (2)由上述分析,x=0。
    (3)由上述计算可知,D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g×1244):(54g×218):(112g−96g)=12:3:8,因此D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2:31:816=2:6:1,再由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可推出D的化学式为C2H5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中B和C的分子个数比为2:3。
    故答案为:(1)B、C;
    (2)0;
    (3)2:3。
    (1)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析X的值;
    (4)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可确定构成物质的原子个数比,从而得到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该反应中B和C的分子个数比。
    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该定律的宏观及微观含义,是一道考查较为全面的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好题。

    14.【答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测量瓶内气体减少的体积  偏小  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溶解二氧化碳  与二氧化碳反应 
    【解析】解:(1)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2)实验B中量筒中水的作用是测量瓶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实验中若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还处于膨胀状态,进入的水偏少,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答案为:测量瓶内气体减少的体积;偏小;
    (3)热水能提供热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4)在此反应中,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种反应物,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水是溶剂;故答案为:溶解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根据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以及水在不同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氧气含量的测定和燃烧的条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答案】CO2+Ca(OH)2=CaCO3↓+H2O“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使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80 有气体生成  粉末状 
    【解析】解:【实验一】
    (1)现象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2)由实验现象可知,“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故答案为,“双钙防蛀”牙膏和牙粉中含有碳酸钙,“皓清”牙膏中不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
    (1)实验结论:“双钙防蛀”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故答案为:“双钙防蛀”牙膏 中碳酸钙的含量比牙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小。
    (2)步骤③的作用是:使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使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反思】
    (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故答案为;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2)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是因为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三】
    (1)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90.0mL−10mL=80mL。
    故答案为:80。
    【实验四】
    (1)两个锥形瓶内气压均增大的原因是有气体生成。
    故答案为:有气体生成。
    (2)对比分析a、b点和c、d点及曲线趋势可知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故答案为:粉末状。
    【实验一】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实验二】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越大,反应碳酸钙质量越大。
    步骤③的作用是:使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反思】
    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称量反应前装置及所用牙粉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是因为此实验不需直接收集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装置是否漏气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三】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实验四】
    两个锥形瓶内气压均增大的原因是有气体生成。
    对比分析a、b点和c、d点及曲线趋势可知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H2OO2  通电  C+O2−点燃CO2  化合反应  有气体生成 
    【解析】解:(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液体,E是固体,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C、D会发生反应,所以D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是H2O,C的化学式是O2;
    (2)B物质反应生成C和D的反应条件为通电;
    (3)若E为木炭,E和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一般不能用这个反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有气体生成。
    故答案为:(1)H2O;O2;
    (2)通电;
    (3)C+O2−点燃CO2;化合反应;有气体生成。
    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C、D是气体,A、B是液体,E是固体,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C、D会发生反应,所以D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7.【答案】催化  过滤 
    【解析】解:(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催化;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因此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答案为:过滤;
    (3)设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MnO22H2O+O2↑
      68 32
      34g x
    6832=34gx          x=16g
    答: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1)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进行分析;
    (2)根据固液分离的操作属于过滤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有关的量,从而使学生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才行。

    相关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共1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