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9604/0-17125493835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9604/0-17125493836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89604/0-17125493837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课堂检测
展开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与CO2的分子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B.SiO2中的键长大于CO2中的键长,所以SiO2的熔点比CO2高
C.H2O和NH3中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凡是具有规则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
2.用化学用语表示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B.的电子式为
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3.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分子空间结构与氨气分子相似。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3分子中的P-H键是非极性键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
C.PH3是非极性分子D.键长:N-H>P-H
4.在N2F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对该分子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σ键,两个π键B.三个σ键,一个π键
C.分子中的四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D.分子中的N原子采取sp3杂化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有个
B.苯分子中共有个轨道参与杂化
C.含的可燃冰中,所含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的二氯甲烷和甲酸的混合物中含键数目为
6.元素周期表中N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lN2分子中含NA个σ键和2NA个π键
B.基态N原子的2p能级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C.N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都大
D.分子的模型为三角锥形
7.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共价化合物B.中含有非极性键
C.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与的键角相等
8.常温下三氧化硫以液态(SO3)3聚合存在,气化时以SO3存在。已知SO3分子结构是平面三角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液态变气态是物理变化B.SO3属于弱电解质
C.SO3含有极性键D.SO3是极性分子
9.鲍林提出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下列关于粒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C.CD.D
10.维生素C具有维持免疫、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等功能,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B.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D.催化剂存在下与足量氢气反应,π键均可断裂
二、判断题
11.NH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则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
1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时不可能发生杂化。( )
1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一定相同。( )
14.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_______)
15.CH3CH2OH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是一种简单的载氧体,对开发在特殊条件下(如潜艇、高空飞行)的氧供应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的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由于制备条件不同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固体形态:一种是棕色的胶状物,在室温下易被氧化;另一种是暗红色晶体,在室温下稳定。
②水杨醛: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二胺;溶于水、乙醇、温度过高会引起爆炸。
制备过程如下:
I.按照图示安装仪器,在仪器A中加入80mL95%乙醇,再加入1.65mL含0.0157ml的水杨醛。
Ⅱ.在搅拌条件下,加入0.55mL含0.0078ml的乙二胺,反应4~5min,生成亮黄色的乙二胺双缩水杨醛片状晶体。
Ⅲ.溶解0.0078 ml C(CH3COO)2于热水中。
……
请回答:
(1)乙二胺中H-N-C的夹角 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中C-N-C的夹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仪器A的名称为 。
(3)步骤Ⅲ后的操作如下:
A.待亮黄色片状晶体全部溶解后,将C(CH3COO)2迅速加入仪器A中,生成棕色胶状沉淀,恒温搅拌1h,使棕色胶状沉淀全部转变为暗红色晶体;
B.停止通入N2
C.过滤晶体,用5mL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
D.向仪器A中通入N2,并调节氮气流速至稳定;
E.停止加热,用冷水冷却仪器A;
F.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A,并保持温度在70~80℃;
G.真空干燥箱烘干产品,称重得2.03g产品。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F→ →G。
②向仪器A中通入N2的目的是 。
③步骤F中保持温度在70~80℃的原因是 。
④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4)产品的产率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17.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1)盛放9ml/L盐酸的仪器名称是 。
(2)b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d中浸有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
(4)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使用选择9ml/L盐酸替换浓盐酸,有利于减少挥发
B.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以维持氯气气流稳定,有利于减少反应过程倒吸的可能
C.反应结束后,b中液体经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可得晶体
D.增大装置c中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提高产率
(5)当b中试管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时,反应到达终点。实际操作时,发现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甚至产生棕色沉淀影响产品纯度。针对该现象,提出改进的措施 。
(6)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溶液。两支试管均无明显现象,但试管2试管壁发烫。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小于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硝酸、溶液、溶液)
(7)中氧原子的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进入氯原子的d轨道形成键。键长: (填“>”或“<”)。
18.四氯化钛是最重要的钛卤化物,工业上主要用于制取海绵钛和钛白粉。纯四氯化钛为无色透明、密度较大、不导电的液体,熔点为-25℃,沸点为136℃,有刺激性酸味,极易水解。某实验小组同学以金红石矿粉(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可与互溶,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为 。
(2)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是 。
(3)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装置D中发生反应时有CO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E的水槽中盛有冷水,若缺少该水槽,造成的影响是 。
(5)该装置在尾气处理方面仍存在缺陷,改进措施为 。
(6)装置D中加入含质量分数80%的金红石和足量炭粉,充分反应后在E处广口瓶中收集到产品,则的产率为 (用含、的式子表示)。
7 N
氮
2s22p3
14.01
选项
粒子
空间结构
解释
A
SO3
正三角形
S原子采取sp3杂化
B
BF3
正三角形
B原子采取sp2杂化
C
C2H4
平面三角形
C原子采取sp2杂化
D
四面体形
Cl原子采取sp3杂化
参考答案:
1.C
【详解】A.SO2中硫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有一个孤电子对,是V形分子,CO2中碳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是直线形分子,A错误;
B.CO2是分子晶体,CO2的熔化与C=O键能没有关系,其熔化只需要克服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SiO2是原子晶体,其熔化要破坏Si-O共价键,共价键的强度远远大于范德华力,所以SiO2的熔点比CO2高,B错误;
C.水分子中中心原子氧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氨气中中心原子氮的价层电子对数也为4,均采取sp3 杂化,C正确;
D.晶体具有以下特点: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才是晶体,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A.分子中S原子采用杂化,故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A正确;
B.H和S均为非金属元素,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电子式为,B错误;
C.S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电子数为6,C错误;
D.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则轨道容纳4个电子,其中有2个轨道各容纳1个电子,但自旋方向应相同,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 PH3分子中的P-H键是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故P-H为极性键,A错误;
B.PH3分子中中心原子P周围的有=1对孤电子对未参与成键,B正确;
C.PH3分子中中心原子P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即P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则是极性分子,C错误;
D.已知P原子半径>N原子半径,故键长:N-H<P-H,D错误;
故答案为:B。
4.B
【详解】在N2F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N原子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F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则N2F2分子的结构为 ,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单键中含有一个σ键,因此1个N2F2分子中含有三个σ键,一个π键,根据双键的结构特点可知,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3,因此N原子采取sp2杂化,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项,故答案为B。
5.B
【详解】A.属于络合物,只能解离出来极少量的,A错误;
B.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均采取杂化,即每个碳原子有两个轨道参与杂化,故苯分子中共有个轨道参与杂化,B正确;
C.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当含时,可燃冰所含电子数不只,C错误;
D.二氯甲烷、甲酸在标准状况都不是气体,22.4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不是1ml,故无法计算键数目,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氮气分子的结构式为N≡N,氮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则1ml氮气分子中含NA个σ键和2NA个π键,故A正确;
B.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p能级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B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故C正确;
D.氨分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故D错误;
故选D。
7.A
【详解】A.ClO2分子中,Cl和O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连接在一起,故ClO2属于共价化合物,A正确;
B.的中心原子是Cl,Cl和O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B错误;
C.中心原子Cl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3+1=4,含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错误;
D.中心原子Cl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2+2=4,含有2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V形,含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则的键角>,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常温下三氧化硫以液态(SO3)3聚合存在,气化时以SO3存在,由液态变气态,分子不同,不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SO3溶于水导电是因为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硫酸,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SO3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SO3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因此SO3含有极性键,故C正确;
D.SO3分子结构是平面三角型,键角为,结构对称,正、负电中心重合,所以是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9.B
【详解】A.三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电子对数=,采取sp2杂化,不含孤对电子,是平面三角形,A错误;
B.三氟化硼分子中硼原子的价电子对数=,采取sp2杂化,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
C.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形成3个σ键和1个π键,价层电子对数是3,采取sp2杂化,为平面形,C错误;
D.氯酸根离子中氯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氯原子采取sp3杂化,含有一对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D错误;
答案选B。
10.D
【详解】A.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碳碳双键,含有3种官能团,故A正确;
B.连接四种不同基团的碳是手性碳原子,其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含有羟基能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催化剂存在下碳碳双键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酯基不反应,C=O上的π键未断裂,故D错误;
故选:D。
11.正确
【详解】氨气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是sp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正确。
12.正确
【详解】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可通过杂化轨道可使电子云重叠程度更大,形成牢固的化学键,能量更集中,形成的分子更稳定,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如稀有气体原子不可能发生杂化,故正确。
13.错误
【详解】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与分子内的键角不一定相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时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故错误。
14.正确
【详解】如PCl3其加层电子对为3+(5-3×1)÷2=4对,为sp3杂化,但存在1对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而CH4加层电子对为4对,为sp3杂化无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所以该说法正确;故正确。
15.正确
【详解】乙醇中的羟基与水分子的羟基相近,因而乙醇能和水互溶;而苯甲醇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羟基和水分子的羟基的相似因素小得多,因而苯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故正确。
16.(1)小于
(2)三口烧瓶
(3) A→E→B→C 排出A中的空气防止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被氧化 温度低反应速率慢,乙二胺温度过高会引起爆炸 洗去杂质水杨醛、乙二胺
(4)
【分析】水杨醛与乙二胺反应生成亮黄色的乙二胺双缩水杨醛片状晶体,向A中通入氮气排出A中的空气,加热A,将C(CH3COO)2迅速加入仪器A中,生成棕色胶状沉淀,恒温搅拌1h,使棕色胶状沉淀全部转变为暗红色晶体,冷却、过滤,洗涤的产品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
【详解】(1)乙二胺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中N原子采用sp2杂化,所以乙二胺中H-N-C的夹角小于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中C-N-C的夹角。
(2)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为三口烧瓶;
(3)步骤Ⅲ后的操作步骤为:
D.向仪器A中通入N2,并调节氮气流速至稳定;
F.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A,并保持温度在70~80℃;
A.待亮黄色片状晶体全部溶解后,将C(CH3COO)2迅速加入仪器A中,生成棕色胶状沉淀,恒温搅拌1h,使棕色胶状沉淀全部转变为暗红色晶体;
E.停止加热,用冷水冷却仪器A;
B.停止通入N2
C.过滤晶体,用5mL水洗涤3次,再用乙醇洗涤;
G.真空干燥箱烘干产品,称重得2.03g产品。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为D→F→A→E→B→C→G。
②常温下,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易被氧化,向仪器A中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A中的空气防止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被氧化。
③温度低反应速率慢,乙二胺温度过高会引起爆炸,所以步骤F中保持温度在70~80℃。
④水杨醛、乙二胺都易溶于乙醇,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洗去杂质水杨醛、乙二胺。
(4)理论上生成乙二胺双缩水杨醛合钴(Ⅱ)的物质的量为0.0078ml,产品的产率为
17.(1)分液漏斗
(2)Cl2+6OH-ClO+5Cl-+3H2O
(3)吸收逸出的氯气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4)D
(5)反应前用少量水润湿MnO2粉末
(6)向试管1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待试管2冷却后,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7)<
【分析】本题制备KClO3和NaClO,制备KClO3是氯气和KOH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得到,制备NaClO是由氯气和NaOH在冰水中进行,a装置制备Cl2,b制备KClO3,c制备NaClO,d装置是尾气的吸收,据此分析;
【详解】(1)盛放9ml·L-1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b中制备KClO3,氯气与KOH歧化反应得到KCl和KClO3、H2O,即离子方程式为Cl2+6OH-ClO+5Cl-+3H2O;故答案为Cl2+6OH-ClO+5Cl-+3H2O;
(3)氯气有毒,为防止污染环境必须除去,Na2S2O3具有还原性,Na2S2O3的作用是吸收逸出的氯气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逸出的氯气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4)A.盐酸越浓,挥发性越强,使用9ml/L盐酸代替浓盐酸,可以减少HCl挥发,故A说法正确;
B.控制液体滴加速率以维持氯气气流稳定,不至于装置中的压强忽大忽小,可以减少反应过程中倒吸的可能,故B说法正确;
C.反应结束后,b中液体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可得到KClO3固体,故C说法正确;
D.浓NaOH与水放出热量,Cl2与NaOH反应发生副反应,NaClO产率降低,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5)出现上述颜色变化,可能是MnO2粉末随氯气进入b中试管中,参与反应,防止MnO2粉末进入b中试管中,可以反应前用少量水润湿MnO2粉末;故答案为反应前用少量水润湿MnO2粉末;
(6)证明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的氧化能力,需要证明试管1中无SO,试管2中有SO,操作为向试管1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待试管2冷却后,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故答案为向试管1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待试管2冷却后,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7)中心原子Cl有1个孤电子对,中心原子Cl有3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斥力越大,键长越长,键长:<;故答案为<。
18.(1)TiCl4是非极性分子,CCl4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因此可与互溶
(2) 恒压滴液漏斗 饱和食盐水 吸收水分,干燥氯气
(3) 4H++2Cl-+MnO2Mn2++Cl2↑+2H2O TiO2+2C+2Cl2TiCl4+2CO
(4)TiCl4挥发,产率降低
(5)添加酒精灯点燃尾气,除去尾气中的CO(或加一个气球收集CO)
(6)
【分析】A是氯气的制取装置,B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是干燥氯气,D是TiO2、C和Cl2反应装置,E是收集TiCl4的装置,F是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1)可与互溶根据相似相溶规则,TiCl4是非极性分子,CCl4分子也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因此可与互溶;
(2)仪器a是恒压滴液漏斗;B是除去氯气中的HCl,用饱和食盐水,C是浓硫酸,由于四氯化钛极易水解,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3)装置A是制取氯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MnO2Mn2++Cl2↑+2H2O;装置D中反应物是碳、TiO2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
(4)装置E的作用是收集TiCl4产品,CCl4的熔点为-25℃,沸点为136℃,易挥发,若缺少该水槽,造成的影响是TiCl4挥发,产率降低;
(5)尾气中有Cl2和CO,装置中缺少CO的处理装置,在装置F后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中的CO点燃除去;
(6)根据关系式,1mlTiO2生成1mlTiCl4,m1g含TiO2质量分数80%的金红石理论上能生成,TiCl4产率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课后复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分子的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0≤pH≤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综合训练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