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 盐 化肥(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展开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通过第1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基本操作、气体的发生与收集、混合物分离、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考点6常见的化肥
考点7化肥的简易鉴别
盐 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化学肥料
考点1盐的概念及溶解性
考点2常见的盐
考点3粗盐的提纯
考点5复分解反应
考点4盐的化学性质
01 盐的概念及溶解性
1.盐的定义: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酸、碱、盐的溶解性
3.常见沉淀:
【易错警示】盐类物质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2SO4、NH4Cl等
02 常见的盐
1.常见盐的俗名、物理性质和用途
【易错警示】
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用盐,外观和味道与食盐相似,误食会引起中毒,其中氮元素化合价+3。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①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同时反应,反应更快的是碳酸氢钠。
②分别加热,分解产生CO2的是碳酸氢钠,不反应的是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
③分别滴加少量BaCl2或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沉淀产生的是碳酸氢钠。
4.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O32-):取样,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03 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制取方法: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2.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除去
04 盐的化学性质
05 复分解反应
06 常见的化肥
2.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3、H2S;
【易错警示】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07化肥的简易鉴别
1.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易错警示】
氨水为液态,碳酸氢铵不需加熟石灰就有氨味放出
2.铵盐(NH4+)的检验: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氨味)放出。
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被毛主席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先生在1930年利用纯碱和熟石灰进行规模化生产烧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呈中性B.熟石灰遇酸会吸热
C.烧碱又称苛性钠D.烧碱不具有腐蚀性
【答案】C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遇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又称火碱、苛性钠,符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K2SO4B.NH4ClC.KNO3D.Ca3(PO4)2
【答案】C
【详解】A、K2SO4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不符合题意;
B、NH4Cl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KN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符合题意;
D、Ca3(PO4)2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绿植“水培溶液”的是
A.氯化钾B.氯化铵C.硝酸钠D.磷矿粉
【答案】D
【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 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钠 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D、磷矿粉属于磷肥,磷肥难溶于水,因此无法配制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答案】D
【详解】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氮肥、钾肥一般为白色晶体,故A正确;
B.硫酸钾、氯化钾只含有一种植物营养元素钾,都属于钾肥,故B正确;
C.铵根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故C正确;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化肥对农作物生产有重要作用,杜绝使用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D。
5.(2023·山东济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校联考一模)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
B、KMnO4是由钾离子和向锰酸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
C、NH4HCO3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酸,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符合题意;
D、Cu(OH)2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Na2CO3——配制生理盐水B.NaCl——用作调味品
C.CaCO3——用作补钙剂D.NaHCO3——焙制糕点
【答案】A
【详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碳酸钠不能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焙制糕点,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A。
7.(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二模)运动会期间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是为了补充在运动中随汗液流失的钠盐,预防运动后的低钠血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B.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C.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应越多越好D.0.9%的氯化钠溶液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氯化钠
【答案】D
【详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
C、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应适量,否则可能造成钠摄入过多,错误;
D、这里的0.9%的氯化钠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的水溶液,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0.9g,正确;
故选D。
8.(2023·云南昆明·云大附中校考三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省古代劳动人民制盐的过程:“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多可造井取盐。……牛曳盘转,辘轳绞力,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釜”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B.“汲水而上”中的“水”里含有氯化钠
C.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D.此方法获得的盐为纯净物
【答案】D
【详解】A、由“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可知,该操作过程相当于蒸发结晶,所以“釜”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故A正确;
B、“汲水而上”中的“水”里含有氯化钠,才有“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故B正确;
C、食盐味咸,是一种白色固体,故C正确;
D、此方法获得的盐还含有很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9.(2023·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Cl、BaCl2、Na2CO3B.CaCl2、KOH、NH4NO3
C.NaNO3、HCl、KClD.CuCl2、Na2SO4、KNO3
【答案】C
【分析】pH=3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详解】A、Na2CO3能和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BaCl2、Na2CO3能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KOH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KOH、NH4NO3能反应生成氨气,也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物质、氢离子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三种物质、氢离子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Cl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在NaOH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NO3 、NH4Cl 、KMnO4 、Ba(NO3)2
B.K2SO4 、KOH 、NaNO3 、NaCl
C.Na2SO4 、Ca(NO3)2 、BaCl2 、 KCl
D.KNO3 、 Na2CO3 、MgCl2 、H2SO4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A错误;
B、氢氧化钠、硫酸钾、氢氧化钾、硝酸钠、氯化钠几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且溶液均为无色,B正确;
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化钠,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碳酸钠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11.(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A、、、、能大量共存,但在溶液中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B、、、、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的溶液为无色,符合题意;
C、、可形成Mg(OH)2沉淀,、可形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可形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B.用CuCl2溶液鉴别NaOH和Ca(OH)2两种碱溶液
C.用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Na2CO3
D.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答案】A
【详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B、CuCl2溶液与NaOH和Ca(OH)2两种碱溶液均能反应,均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C、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D、碳粉、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
13.(2023·江苏常州·常州实验初中校考一模)已知:20℃时,的溶解度为,现称取粗盐,经过以下步骤,除去泥沙得到尽可能多的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 溶解B. 过滤
C. 蒸发D. 转移
【答案】D
【详解】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称取10g粗盐,溶解所需水的质量大约为(合13.9mL),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中的玻璃棒的不能轻靠漏斗中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图中转移药时,用玻璃棒将药品转移出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4.(2023下·九年级课时练习)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MgCl2、CaCl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再进行下列四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过量稀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③①②⑤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①③⑤D.④②③①⑤
【答案】C
【详解】粗盐中含泥沙、MgCl2、CaCl2等杂质,氯化镁用过量的氢氧化钠与之反应形成沉淀,氯化钙用过量碳酸钠与之反应形成沉淀,全部沉淀后过滤可除去泥沙、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此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与之反应,则溶质为NaCl和HCl,HCl易挥发,蒸发过程中会全部挥发到空气中而除尽。所以顺序为②④①③⑤,故选C
15.(2023·云南保山·统考二模)下列操作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分别取样,加适量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符合题意;
D、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可先加水溶解,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干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已知某溶液X是稀盐酸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溶液、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A.甲是溶液B.乙是溶液
C.丙是溶液D.溶液X是稀盐酸
【答案】A
【详解】A、碳酸钾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和X生成白色沉淀,则甲是碳酸钾,X为氢氧化钙,正确;
B、硝酸钠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均不发生反应,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C、氯化铁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D、根据A知,X为氢氧化钙,错误。
故选A。
17.(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NaOH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没有变化;CuSO4溶于水溶液变成蓝色,可以鉴别,故A合理;
B、氯化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氨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硝酸钾、氯化钾都和熟石灰不反应,故B不合理;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过滤除去了氯化银,但是硝酸银溶液过量,引入新杂质硝酸银,故C不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主要物质被除去了,故D不合理。
故选:A。
18.(2023·海南海口·校考一模)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食盐 B.纯碱 C.硫酸铜 D.烧碱 E.熟石灰 F.稀硫酸 G.食醋
(1)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 。
(2)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炼油的是 。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4)农业上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又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5)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调味剂,又能用于清洗热水瓶内水垢的是 。
【答案】(1)F
(2)D
(3)B
(4)E
(5)G
【详解】(1)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而用于金属去锈,所以本题答案为:F;
(2)腐蚀性很强,工业上常用于造纸、炼油的是烧碱,所以本题答案为:D;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是碳酸钠,所以本题答案为:B;
(4)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还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本题答案为:E;
(5)食醋具有酸味,常用于调味,可以与某些盐反应,能用于清洗水垢,所以本题答案为:G。
19.(2023·北京房山·统考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下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①和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②中等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再停止加热
C.③中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答案】(1)③①②
(2)AB
【详解】(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
(2)A、①是过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③是溶解,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作用不相同,符合题意;
B、②为蒸发,蒸发时,应等大部分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符合题意;
C、③是溶解,溶解时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0.(2023·海南海口·海口市义龙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围绕一瓶NaOH固体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问题,通过如下问题和实验进行研究。
(1)写出NaOH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能否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请说明理由: ;
(3)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该现象能否证明NaOH已经变质?请说明理由: ;
(4)为证明变质的固体中仍然存在NaOH,某同学按如下操作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取①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现象为 ,其结论是 。
【答案】(1)
(2)不能,因为NaOH、Na2CO3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能,因为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NaOH与盐酸反应不会产生气泡
(4)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存在NaOH
【详解】(1)NaOH固体在空气中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氢氧化钠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但是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
(3)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HCl,有气泡产生,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现象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即能证明NaOH已经变质,是因为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NaOH与盐酸反应不会产生气泡;
(4)为证明变质的固体中仍然存在NaOH,需要先除去碳酸钠,然后再检验氢氧化钠,防止其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氢氧化钠显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取①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仍然存在氢氧化钠。
21.(2023·辽宁大连·二模)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A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无色,溶质一定含有(酚酞除外) 。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后,溶液的颜色是 。
(3)C中反应后,只看到白色沉淀,证明反应物消失的现象是 ,证明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 。
(4)设计实验,证明B中使指示剂变红的物质 。
【答案】(1)氯化钠/NaCl
(2)
红色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4)向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盐酸,再滴加足量的碳酸钠,若没有气泡产生且没沉淀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详解】(1)A中,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说明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氢。
(2)B中,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仍为红色。
(3)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反应物消失,则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又由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4)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则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若没有气泡产生且没沉淀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有沉淀产生,说明使指示剂变红的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2.(2023·陕西渭南·统考二模)小亮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
(1)步骤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步骤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为确定步骤②中物质的用量,小亮对试管C中溶液过滤,用滤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加入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Ⅱ.加入硫酸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Ⅲ.加入铝丝,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试管C中NaOH过量的是 (填序号)。
【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
(3)复分解反应
(4)Ⅰ
【详解】(1)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则步骤①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
(2)若步骤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而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涉及的反应均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Ⅰ、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过量;
Ⅱ、硫酸镁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则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氢氧化钠过量;
Ⅲ、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铜,则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而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过量。
故选Ⅰ。
23.(2023·黑龙江·统考模拟预测)海洋是一个聚宝盆。我国钓鱼岛海域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油气资源。
(1)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 A: 。
(2)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 硫酸钠、氯化钙等) 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操作Ⅱ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答案】(1)蒸发池
(2)不变
(3) 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详解】(1)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利用蒸发的方法结晶;
(2)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水分减少,但是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3)①加入BaCl2溶液后,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Ⅱ后所得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向操作Ⅱ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24.(2023·贵州遵义·统考模拟预测)某Na2CO3样品中混有NaCl ,为测定其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相关实验。
Ⅰ.甲组方案: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稍过量稀硫酸,测定产生CO2的质量。(以下装置可供选择,不能重复使用)
(1)加入稀硫酸后,该样品中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按气流方向,所选装置接口的最佳连接顺序是 →(e) 。
(3)装置④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
Ⅱ.乙组方案
(4)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5)判定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6)乙组测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
【答案】(1)
(2)a→f→g→c→d
(3)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干扰
(4)
(5)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6)
【详解】(1)碳酸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确保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则应选①装置,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应先将气体干燥,以免引起误差,又由于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则选③④,其中④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故连接顺序为a→f→g→c→d→e。
(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④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
(4)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想证明沉淀是否洗净,则需证明最后一次洗涤液中不含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则说明沉淀洗涤干净。
(6)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解得x=
则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类别
溶解性
酸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都可溶
碱
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难溶(沉淀)
盐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均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白色沉淀
AgCl、BaSO4、Mg(OH)2、BaCO3、CaCO3。
其中BaSO4、AgCl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有色沉淀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的主要成分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作调味品;作防腐剂;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制生理盐水(0.9%NaCl溶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鸡蛋壳/水垢等的主要成分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可用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备注
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药品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反应微观实质
碳酸钠+稀盐酸
反应较快,产生大量气泡
Na2CO3+2HCl =2NaCl+H2O+CO2↑
CO32-+2H+=H2O+CO2↑
碳酸氢钠+稀盐酸
反应快,产生大量气泡
NaHCO3+HCl =NaCl+H2O+CO2↑
HCO3-+H+=H2O+CO2↑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实验步骤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计算产率
玻璃棒
转移固体
误差分析
产率偏低的原因
①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且使用游码;
②溶解时未充分搅拌,氯化钠未全部溶解;
③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④蒸发时液体溅出;
⑤转移精盐时玻璃棒上有残留固体或有洒落;
产率偏高的原因
精盐未蒸干,有水分;
盐的化学性质
举例
①与某些金属反应
盐+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
条件:盐必须可溶;金属单质(K、Ca、Na除外)的活动性要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CuSO4+Fe = FeSO4+Cu
现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gNO3+Cu = Cu(NO3)2+2Ag
现象:有银白色物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②与酸反应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
条件:有沉淀、气体生成
HCl+AgNO3 = AgCl↓+2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H2SO4+BaCl2 = BaSO4↓+2H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现象:有气泡产生
③与碱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④与某些盐反应
盐+盐→一种新盐+另一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Na2CO3+CaCl2 = C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SO4+BaCl2 = BaSO4↓+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定义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当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复分解反应常见类型
①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②酸+ 碱→ 盐 + 水(也是中和反应)
= 3 \* GB3 ③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 4 \* GB3 ④盐 + 碱 → 新盐 + 新碱(条件: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5 \* GB3 ⑤盐 + 盐 → 两种新盐(条件: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料
常
见
的
肥
料
= 1 \* GB3 ①尿素CO(NH2)2
= 2 \* GB3 ②氨水NH3·H2O
= 3 \* GB3 ③铵盐,如: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碳酸铵(NH4)2C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 1 \* GB3 ①磷矿粉:Ca3(PO4)2 = 2 \* GB3 ②过磷酸钙(普钙):Ca3(H2PO4)2 、CaSO4
= 3 \* GB3 ③钙镁磷肥:
Ca3(PO4)2、Mg3(PO4)2
= 4 \* GB3 ④重过磷酸钙(重钙):Ca3(H2PO4)2
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碳酸钾K2CO3
(草木灰主要成分)
= 1 \* GB3 ①磷酸二氢铵 :
NH4H2PO4
= 2 \* GB3 ②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 3 \* GB3 ③磷酸二氢钾:KH2PO4
= 4 \* GB3 ④硝酸钾:KNO3
作用
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穗多粒满。
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能同时均匀地供给农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缺乏症状
叶色发黄
叶尖发黄
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氮 肥
钾 肥
磷 肥
看外观
白 色 晶 体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加熟石灰
铵态氮肥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气味放出
选项
A
B
C
D
物质
H2O2
KMnO4
NH4HCO3
Cu(OH)2
类别
氧化物
盐
酸
碱
选项
目的
方法
A
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
分别加入稀盐酸
B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C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D
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
先加水溶解,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干燥
所加溶液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红褐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
水
B
鉴别NH4Cl、KCl、KNO3三种化学肥料
熟石灰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D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沉淀已洗涤干净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docx、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考点清单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1单元 盐 化肥【考题猜想】(22大题型)-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1单元 盐 化肥【考题猜想】(22大题型)-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考题猜想22大题型原卷版docx、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考题猜想22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单元 酸和碱(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0单元 酸和碱(考点清单)(讲+练)-2024年 中考化学考点大串讲(人教版),文件包含第十单元酸和碱考点清单讲+练原卷版docx、第十单元酸和碱考点清单讲+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