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9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9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95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97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899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902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568235/0-171207074904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1.填一填(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质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表达式:F= ,其中k是比例系数。2.判一判(1)牛顿第二定律既明确了力、质量、加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也明确了加速度与力的方向关系。( )(2)由F=k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3)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了合外力的方向。( )(4)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
3.选一选(多选)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F=kma可知,m与a成反比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受到外力的作用C.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合外力的方向一致D.当合外力停止作用时,加速度随之消失答案:CD
二、力的单位1.填一填(1)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2)“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 N,即1 N=1 。(3)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
2.判一判(1)使质量是1 g的物体产生1 cm/s2的加速度的力叫作1 N。( )(2)公式F=ma中,各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 )(3)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kma中的系数k总等于1。( )(4)物体的加速度a是物体上每一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3.想一想若质量的单位用克,加速度的单位用厘米每二次方秒,那么力的单位是牛顿吗?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kma中的系数k还是1吗?提示:不是。只有当质量的单位用千克,加速度的单位用米每二次方秒时,力的单位才是牛顿,此时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系数k才是1。
主题探究(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重难释解】1.对表达式F=ma的理解(1)F的含义:①F是合力时,加速度a指的是合加速度,即物体的加速度;②F是某个分力时,加速度a是该分力产生的加速度。(2)单位统一:表达式中F、m、a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都用国际制单位。
2.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性质
【素养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大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大B.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它的质量一定小C.任何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变化量一定大D.a与Δv及Δt无关,但可以用Δv和Δt的比值来计算加速度a的大小答案:D
2.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点,另一端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压着弹簧(与弹簧未连接),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B点受合外力为零B.物体的速度从A到B越来越大,从B到C越来越小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D.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匀减速答案:D
主题探究(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重难释解】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受力和运动的示意图。(3)求合力F或加速度a。(4)根据F=ma列方程求解。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的两种方法(1)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直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加速状态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为减少矢量的分解以简化运算,建立坐标系时,可有如下两种情况:
典例2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
[答案] (1)7.5 m/s2,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可能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12.5 N
解析: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FN、摩擦力F(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由加速度的方向可推知F水平向右)。建立直角坐标系:取水平向右(即F方向)为x轴正方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其中ax=acs 30°,ay=asin 30°(如图所示)。
【素养训练】1.(2022·江苏高考)高铁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最大加速度不超过(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8.0 m/s2解析:书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书相对于桌面不滑动,则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m=μmg=mam,解得am=μg=4 m/s2,故若书不滑动,高铁的最大加速度不超过4 m/s2。故选B。答案:B
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成功举办。钢架雪车比赛的一段赛道如图甲所示,长12 m的水平直道AB与长20 m的倾斜直道BC在B点平滑连接,斜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出发,推着雪车匀加速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 m/s,紧接着快速俯卧到车上沿BC匀加速下滑(图乙所示),到C点共用时5.0 s。若雪车(包括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始终在冰面上运动,其总质量为110 kg,sin 15°=0.26,求雪车(包括运动员):(g取10 m/s2)
(1)在直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2)过C点的速度大小;(3)在斜道BC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解得vc=12 m/s。(3)在斜道BC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 15°-f=ma2,解得f=66 N。
主题探究(三)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重难释解】1.瞬时性问题即求解瞬时加速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瞬时对应。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时刻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其变化,进而确定该时刻的受力情况。2.两种基本模型
[迁移·发散]如果将[典例3]中的BC绳换成轻弹簧,橡皮筋AC换成细线,如图所示。求剪断细线AC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解析: 水平细线AC剪断瞬间,小球所受重力mg和弹簧弹力FT不变,小球的加速度a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则mgtan θ=ma,所以a=gtan θ。答案:g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解决瞬时性问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原状态(给定状态)下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各力大小(①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利用平衡条件;②若处于加速状态,则利用牛顿第二定律)。(2)分析当状态变化时(剪断细线、剪断弹簧、抽出木板、撤去某个力等),哪些力变化,哪些力不变,哪些力消失(被剪断的绳、弹簧中的弹力,发生在被撤去物接触面上的弹力都立即消失)。(3)求物体在状态变化后所受的合外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素养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3倍,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 )A.图甲中A球的加速度为g sin θB.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2g sin θC.图乙中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 sin θD.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为零
解析:设B球质量为m,A球的质量为3m。撤去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4mg sin 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题图甲中A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4mg sin θ,加速度为4g sin θ;题图乙中,撤去挡板的瞬间,A、B两个整体的合力为4mg sin θ,A、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 sin θ,则每个球的合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轻杆的作用力为零,C、D两项正确。答案:CD
2.(2021·北京等级考)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挂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 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 cm刻度处。将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B.4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gC.5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2gD.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匀的答案:A
主题探究(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动态变化问题【重难释解】分析动态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受力分析⇒合力的变化⇒加速度的变化:(1) (2)
典例4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解题指导] (1)加速度的变化要看所受合外力的变化。(2)速度的变化要看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3)先找出物体A运动过程中的平衡位置,然后再分析平衡位置左右两侧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解析] 力F作用在物体A上的开始阶段,弹簧弹力kx较小,合力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速度增大,而合力(F-kx)随x增大而减小,加速度也减小,当F=kx以后,随物体A向左运动,弹力kx大于F,合力方向与速度反向,速度减小,而加速度a随x的增大而增大。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答案] C
【素养训练】1.如图所示, 一个小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在小球与弹簧开始接触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B.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D.速度一直减小,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
2.(多选)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a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F小于图中A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B.图中A点值等于物体的重力值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成正比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B的数值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答案:ABD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1.[选自鲁科版新教材“物理聊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小的力皆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当我们推静止的柜子时(如图),有时即使用了很大的力却也无法推动,柜子仍处于静止状态。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矛盾吗?为什么?提示:牛顿第二定律F=ma中的F为合外力,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就会产生加速度。而当我们用力推静止的柜子时,水平方向除了受推力外,还有地面对柜子的摩擦力,只要推力不能大于其最大静摩擦力,柜子就仍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一现象与牛顿第二定律并不矛盾。
2. [选自粤教版新教材课后练习]在水平路面上,一个大人推着一辆质量较大的车,一个小孩推着一辆质量较小的车,各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考虑摩擦阻力)。甲、乙两个同学在一起议论,甲同学说:“由于大人的推力大、小孩的推力小,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加速度与推力成正比,所以大人推着质量较大的车的加速度大。”乙同学说:“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所以小孩推着质量较小的车的加速度大。”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请简述理由。
2.(2021·浙江6月选考)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1.0×103 kg的汽车以v1=36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 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2)若路面宽L=6 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 m/s,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3)假设驾驶员以v2=54 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图片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组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ABD,题组二,题组三,BCD,题组四,新高考适应练,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评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学·掌握必备知识,共研·突破关键能力,精炼·落实学科素养,kma,kg·ms2,答案CD,答案AD,答案A,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瞬间变化,速度时间,质量m,加速度a,拉力F,ms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