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习题
展开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之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槽码的个数
答案:ACD
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平齐,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3.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小车等器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所用电源为交流电源,因此题图中接直流电源是错误的;细线和平板应平行,而题图中细线和平板不平行,故需要调整它们的位置;实验开始时,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以保证在纸带上打足够多的点,有利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而题图中小车离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远,所以此处是错误的,也应该进行调整。
答案:(1)细线与平板不平行 (2)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 (3)小车离打点计时器的距离太远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周期为0.02 s的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3、d5。
(1)读出距离:d1=1.20 cm,d3=______ cm,d5=________ cm;
(2)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大小v2=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毫米刻度尺的刻度可知d3=5.40 cm,d5=12.00 cm。
(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可用计数点“1”“3”间的平均速度表示,则v2=eq \f(d3-d1,10×0.02 s)=0.21 m/s。
(3)小车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
v4=eq \f(d5-d3,10×0.02 s)=0.33 m/s,则小车加速度大小
a=eq \f(Δv,Δt)=eq \f(v4-v2,10×0.02 s)=0.60 m/s2。
答案:(1)5.40 12.00 (2)0.21 (3)0.60
5.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滑块的挡光时间。现有一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两次通过光电门1和2,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是t1=5×10-2 s,t2=3×10-2 s,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所经历的总时间t=1.5 s,用分度值为1 mm 的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乙所示。
(1)滑块的长度d为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分别为__________m/s、________m/s。
(3)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解析:(1)由题图可知d=8.42 cm-4.00 cm=4.42 cm。
(2)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eq \f(d,t1)=0.88 m/s,
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eq \f(d,t2)=1.47 m/s。
(3)滑块的加速度
a=eq \f(v2-v1,t)=eq \f(1.47 m/s-0.88 m/s,1.5 s)=0.39 m/s2。
答案:(1)4.42 (2)0.88 1.47 (3)0.39
实验次数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1)
第一次
Ⅰ
0.230 44
0.347
第二次
Ⅱ
0.174 64
0.344
第三次
Ⅲ
0.116 62
0.343
第四次
Ⅳ
0.058 50
0.342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29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重力与弹力同步测试题</a>,共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自由落体运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16291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4 自由落体运动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5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力的合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400312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力的合成达标测试</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