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第1课时 相似图形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情景:依次展示每组图片,供学生欣赏.
问题:每组图片中的两张图片有何关系?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相似图形,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 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2)知道成比例线段,会求线段的比,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图形相似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难点:线段成比例的意义.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24~P25思考.
(2)自学时间:5分钟.
(3)学习方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并完成自学参考提纲.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两个图形相似, 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举例说明(可以是书上的图片).
②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一个图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填“相似”或“不相似”)
③全等的两个图形是相似的.(填“相似”或“不相似”)
④如果两个图形相似, 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 而与它们的大小无关.
⑤同一个人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哈哈镜中的像相似吗?为什么?
不相似.哈哈镜中的像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自学:学生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通过实例明了学生对相似图形的理解情况.
②差异指导:对分不清相似图形的学生进行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
(1)相似图形的概念及实例.
(2)练习:
①如图1,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
答案:相似.
②如图2,图形a~f中,哪些图形是与图形(1)或(2)或(3)相似的?
答案:与图形(1)相似的有ac;与图形(2)相似的有d;与图形(3)相似的有g.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26方框中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完成自学参考提纲.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对于四条线段a,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d=bc) ,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成比例.
②什么是比例尺?
③如果线段a,b,c,d满足a∶b=c∶d,a=3,b=4,d=8,则c=6.
④一张桌面的长a=1.25 m,宽b=0.75 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5∶3)
a.如果a=125 cm,b=75 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5∶3)
b.如果a=1250 mm,b=750 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5∶3)
⑤在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 c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
30×10000000=300000000(cm)=3000(km).
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0 km.
⑥已知,求k的值.
∵a+b=kc,a+c=kb,b+c=ka,a+b+a+c+b+c=k(a+b+c),
即2(a+b+c)=k(a+b+c),∴k=2.
2.自学:学生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怎样理解线段成比例.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指导.
(2)生助生:小组间相互交流、研讨.
4.强化: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及等比式的处理.
三、评价
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从学生回答问题,课堂的注意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时作为“图形的相似”的起始课,先通过大量的实例、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去发现、去参与寻找相似图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学生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加强对相似图形的理解,并能熟练判断图形的相似.
一、基础巩固(70分)
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从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的两块三角板是相似的
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2.(10分) 已知线段a,b,c,d满足ab=cd,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B)
A. B. C. D.
3.(10分) 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C)
A.两个等边三角形B.两个正方形C.两个菱形D.两个圆
4.(10分)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3 cm,b=2 cm,c=6 cm,则d=4cm.
5.(10分)如图,放大镜里看到的的角与原来的角的关系是相等
.
6.(20分)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哪些是相似图形,用“线”将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
二、综合应用(20分)
7.(10分)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C)
A.a=,b=3,c=2,d= B.a=4,b=6,c=5,d=10
C.a=2,b=,c=23,d= D.a=2,b=3,c=4,d=1
8.(10分) 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 m,在一张地图上的距离是5 cm,那么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
三、拓展延伸(10分)
9.(10分)已知,求的值.
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回顾,新知梳理,试一试,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7.1 图形的相似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安排,精练反馈,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新知探究,学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