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核心素养教案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混合运算
    1.单元教材分析
    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100以内的两步连加、连减计算及变相的两步混合计算,为本单元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系统学习运算顺序的重要阶段,是今后练习计算、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思政内容:主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课堂常规教育。
    2.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讲解,探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2).通过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3).培养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3.重点和难点
    ①探索只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正确。
    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要求:
    ①学生乐于与人交流,乐于与人合作,交知心朋友,坚持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素质。
    ②是小学生明白如何尊重、遵守法律。
    ③学生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体会到奉献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④学生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尊重他人,珍爱友情,乐于合作。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②知识与技能 :通过加减、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
    ③思维与表达 :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④交流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算式。
    难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算式。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生1:分步算式: 53-24=29 29+38=67
    生2:综合算式: 53-24+38=67
    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教师活动:
    1.练习背诵1~9的乘法口诀。
    2.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加减或乘除的一些运算方法。
    学生活动:
    1.齐背1~9的乘法口诀。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在教学中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创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从尝试把两个分步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到依题中的数量关系来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环节二:
    尝试探究,明确算理。
    教师活动:
    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1.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探索方法。
    (1)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2)小组交流:还有更简便的书写方法吗?
    学生活动:
    1.交流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2.(1)学生交流后反馈,教师板书:
    53-24=29 29+38=67
    (2)小组讨论后发现还能用一个算式写出来:
    53-24+38=67
    活动意图:充分利用例1情境图中的素材,学生理解过加减、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
    环节三:
    1.求平均每组得几颗星?
    2.总结求商的方法。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两步综合算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教师示范:边板书边阐述书写格式规范。
    (2)鼓励学生大胆总结运算顺序。
    2.计算15÷3×5。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2)要求学生按脱式计算的格式书写。
    (3)集体订正,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总结: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学生活动:
    1.(1)认真观看教师的书写过程,明确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尝试计算并交流,总结运算顺序:一道题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1)观察后,交流讨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预设答案: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按教师讲解的脱式计算的格式进行计算和书写。
    (3)把自己的计算过程与其他同学交流,明确计算方法。
    活动意图:以自主观察为主,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适时予以全面、准确的概括,是探究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
    环节四: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8米。还剩多少米
    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答。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活动意图:
    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环节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方法,非常了不起,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时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②知识与技能 :通过“跷跷板乐园”的情境,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思维与表达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交流与反思: 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熟练使用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算理。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一、复习导入
    脱式计算下列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
    12+4+30= 2×4×7=
    15+10-8= 6÷3×2=
    指名回答
    师:谁能总结这四道题的运算顺序?
    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师活动:
    1.说出下列每道算式计算的第一步。
    6×3÷9
    75-20+16
    35÷7×4
    28+12-30
    2.揭示并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学生活动:
    1.按要求回答。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跷跷板乐园的问题情境来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环节二: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1.操作性练习。
    2.课件出示习题。
    教师活动:
    教学例2。
    (1)观察例2主题图,鼓励学生分析图意,说一说从图中能知道哪些内容。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3)要求学生汇报算法,教师进行板书。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
    (1)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已知条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尝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同学间互相交流并说明理由。
    4×3+7=19
    7+(4×3)=19
    7+4×3=19
    (3)汇报算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以。
    (4)观察算式,汇报: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5)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明确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活动意图:
    设计有情境的练习,结合实际总结练习。
    环节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3课时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练习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①情境与问题: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意义和作用,会正确运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③思维与表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④交流与反思: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最后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一、复习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师: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脱式计算。
    32-8÷820+16÷4
    30-4+57×8-2
    2.提出问题,提示课题。
    如果要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应该怎么办?(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先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2.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预设答案:加上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活动意图:
    通过情境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奠定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基础。
    环节二:巩固练习
    教学例3.
    1.问题导入。
    提问:7减5是多少?7个2相加又是多少?
    学生口答分步算式,教师板书。
    2.小组内讨论:如果列成综合算式该怎么写呢?怎样不改变它的运算顺序?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若需要不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可请小括号来帮忙。
    学生活动:
    1.口答老师的提问。
    7-5=2 7×2=14
    2.学生交流反馈,可能出现的情况:
    7×7-5
    3.明确:小括号在综合算式中的表示优先运算的意思。7×(7-5)
    4.用自己的语言表述7×7-5和7×(7-5)的运算顺序,并进行比较。
    5.①积极思考问题,和同桌交流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活动意图:
    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去自主尝试,学生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环节三:课堂练习小结
    1.比较算法,强化认识。
    ①没有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②有了小括号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算法:①通过刚才的两道例题,你能发现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②一个算式中带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自主总结归纳:一个算式中带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哪种运算,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4课时 练习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①情境与问题: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④交流与反思: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能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利用计算题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教师活动:
    计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学生活动:
    分析: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答案:32+14-8 25-12+45
    =46-8 =13+45
    =38 =58
    35-6-12 3×6÷2
    =29-12 =18÷2
    =17 =9
    4×6÷8 48÷8×9
    =24÷8 =6×9
    =3 =54
    活动意图:通过复习计算题,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环节二:巩固运用,强化表象
    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教师活动:
    适当巡视,倾听学生的思考。
    想一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计算。
    5×6+13
    45-4×7
    19-48÷6
    45÷9+14
    8÷4×2
    64-40÷8
    学生活动:
    分析:
    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答案:
    5×6+1345-4×7
    =30+13=45-28
    =43=17
    19-48÷645÷9+14
    =19-8=5+14
    =11=19
    8÷4×264-40÷8
    =2×2=64-5
    =4=59
    活动意图:.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环节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生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对混合运算的不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复习,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算顺序直至能够灵活运用。对于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说出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这样有助于加深印象。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练习课
    32+14-8 25-12+45
    =46-8 =13+45
    =38 =58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7.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时 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情境与问题: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思维与表达: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4.交流与反思: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游乐园里玩得真开心,可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1.观察情景图,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活动:
    1.补充问题,再解答。
    (1)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
    (2)剩下54个面包没有烤,每次能烤9个, ?
    2.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认真分析题意;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1)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90-36=54(个)
    (2)还需烤多少次?
    54÷9=6(次)
    2.根据已有经验,把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环节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4.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例4.
    (1)指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根据学生的汇报画出色条图。
    (3)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②哪个条件已知?哪个条件未知?
    ③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未知条件?
    (4)列式解答。
    ①分步列式解答。
    ②鼓励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说明这样列式的原因。
    (5)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活动:
    1.(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题,理解题意。
    (2)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明确色条图理解题意的优点。
    (3)①思考:要知道剩下的多少个面包没有烤和每次烤几个面包。
    ②读题后,回答:“每次烤几个面包”已知。
    “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未知。
    ③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出根据题中的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4)①分步列式解答。
    90-36=54(个)
    54÷9=6(次)
    ②独立列出综合算式(90-36)÷9,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原因。
    因为90-36=54是减法,必须加上小括号才能先算。
    (5)动脑思考检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学生。
    2.根据自己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回答问题: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时,首先要把隐藏在中间的问题找出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活动意图:.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4“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4题。
    环节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生小结:画图能更直观地看到信息和问题;解决问题时要会去寻找中间隐藏的问题;小括号很有必要,能改变运算顺序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口答:剩下的还要烤6次。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6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2.情境与问题:锻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的能力。
    3.思维与表达: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4.交流与反思: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会找隐藏的中间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计算巩固,回顾解题步骤
    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二”第5题。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
    教师活动:
    1.审题,
    2.分析信息,
    3.解决问题,
    4.回顾反思。
    学生活动;
    1.读题,
    2.分析信息,找出问题所需条件,
    3.解决问题,
    活动意图:本环节为了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取了各种类型的两步计算式题。明确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基础。
    环节二:自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1.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1题。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2题。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3题。
    教师活动:
    1.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1题。
    师: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师:你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以反复询问的形式,获取更清晰简洁的表达过程。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2题。
    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整理信息,并说一说最后整理的结果。
    学生活动:
    1学生根据题目回答
    预设1:以问题为切入点,必须先求出要花多少钱,再与20元进行比较。
    预设2:用20元先买2张成人票,看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1张儿童票。
    2.先求一共有多少张明信片,再求还剩下多少张。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3.把信息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尝试着画色条图。
    活动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出不同的观点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拓宽学生思路,合理运用所学的各种方法,让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能从中抽离出算理,选择更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二”第7题。
    2.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二”第8题。
    环节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生小结: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中间隐藏的问题。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
    1.梳理数量关系
    2.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中间隐藏的问题。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7课时 整理与复习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通过整理、归纳本单元的知识,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与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维与表达: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脱式计算。
    4.交流与反思:对混合运算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2.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对混合运算系统地整理和复习,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的把握。。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儿歌。
    师:请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活动意图: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再次回顾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导入课题.
    环节二:互动交流,整理知识点
    1.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三”第1题。
    ①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②你能把这8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分类的标准。
    ③脱式计算的格式是什么?
    ④比较每组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再写几组这样的式子试试。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7“整理和复习”第2题。
    教师活动:
    1.整理和复习混合运算
    (1)同桌互相出几道本单元学过的综合算式,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综述运算顺序。
    (3)计算教材第56页第1题。
    64-28-17 35-23+18
    64-(28+17) 35-(23-18)
    12÷2÷3 24÷8×2
    12÷(2×3) 24÷(8÷2)
    你发现了什么?
    2.整理和复习两步应用题(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第2题图)
    (1)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一共用了多少钱,先必须求出什么?要求还剩多少钱,要先求出什么?
    (3)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这两道题吗?
    学生活动:
    1.(1)生相互出题,并说运算顺序。
    (2)明确: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3)生完成脱式计算,同桌相互检查并交流发现。明确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2.(1)生找出相关信息并回答。
    (2)要求一共用了多少钱,先必须求出买4枝康乃馨花多少钱。
    列式为4×3=12(元)。
    一共用的钱:12+5=17(元)。
    要求还剩多少钱,要先求出两种花一共花了多少钱。
    列式为5+3=8(元)。
    还剩的钱:10-8=2(元)。
    (3)综合列式为:
    4×3+5=17(元)
    10-(5+3)=2(元)
    活动意图:学生经历了多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已有一定的经验。本单元的内容较少,脉络清晰,适合学生尝试自主进行整理,再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在单元重难点上有所突破。最后展示简洁的思维导图,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第2、3题。
    2.教材第58页第4题。
    环节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相关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感受简单推理,分析推理,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内化提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探究新知识,课堂小结,巩固应用,内化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