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5+3-5 8÷4×3
师:今天我们学习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48页例2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1.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汇报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2.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 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4×3=12(人) 4×3+7 7+4×3 7+(4×3)
12+7=19(人) =12+7 =7+12 =7+12
=19(人) =19(人) =19(人)
合作交流、探究运算顺序。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即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
引导学生比较7+(4×3)和7+4×3这两个算式,让学生体会后者的简洁性。
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引导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再独立计算,展示交流)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1.补充问题或条件,使它成为两步计算的题目,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1)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9页,看了5天,还有38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9×5+38=83(页)
(2)一辆玩具车8元,一个玩具熊15元,买5辆玩具车和1个玩具熊一共多少元?
8×5+15=55(元)
2.把5×7=35,16+35=51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6+5×7=51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一定要把语言表达完整。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比较不同算式的优点和缺点。找出最优方案。
混合运算(2)
4×3=12(人) 4×3+7 7+4×3
=12+7 =7+12
12+7=19(人) =19(人) =19(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成功之处:结合具体情境,创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唤起学生对已有计算知识的回忆,通过对比不同的算式,让学生理解并学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不足之处:书写过程还应多练习,学生已经习惯了从左到右的顺序模式。
教学建议:在课堂上对脱式计算的书写进行再次强调,并且选取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多强调多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版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反馈练习,课堂小结,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梳理,针对练习,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