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登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5523719/0-17110704686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登高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新课导入
以“杜甫很忙”导入,根据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上杜甫的足迹图呼应“杜甫很忙”并带出《登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三、了解作者
结合足迹图分析杜甫一生的四个时期,并点出每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
四、背景介绍
此诗写于大历二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社会仍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去世后,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滞留在夔州。此时的杜甫年事已高,再加上长期漂泊、体弱多病、好友辞世,种种悲苦郁积心头,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此诗。
五、介绍体裁(七言律诗)
六、教学过程
1.听朗诵带,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2)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悲)悲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呢?(景物)
2.首联写了几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风(急)——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再加上夔州的特定环境,在长江之滨,夔峡口更以风大风急闻名。我们还可以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哪一句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天(高)——高远的意思,可以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呢?心中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猿(啸哀)——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里诗人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接着诗人的视线移动,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阔大背景上看到了在风中吃力盘旋的鸟,
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这里的鸟仅仅指鸟吗?
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而成了诗人的化身,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
首联短短14个字,但描写了6种景物,并且每种景物各有特点。写景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和那首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颔联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落木(无边)——就是落叶,化用了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叶象征着生命短暂,“落木”相比较于落叶给人比较沉重的感觉,
长江(不尽)——接着作者写到滚滚长江,奔流不息的,使境界旷远,意象宏大。再联系到作者本身,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自己却壮志未酬,因而无限的凄凉、愁苦。
4.颈联:小组讨论罗大经的八层悲。
宋代有一位学者叫罗大经,他说颈联十四个字里包含着八层悲的含义。(小组讨论,分析颈联中有哪些悲。)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5.尾联
这里的“艰难”有两个层面的意思,既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正是因为生活艰难,心中苦恨,所以头发才变得花白,才有了“霜鬓”二字,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新停”,内心有万千愁绪,而又无法排解,这就更令人愁苦不堪。
6.小结:
本诗前两联借景抒情,后两联直抒胸臆。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七、拓展延伸(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并对比诗人的心态)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八、作业
分析《登高》为什么被称为“登高抒情之绝唱 ,为古今七律之冠”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二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1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学设计</a>,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相关资料,学生自读课文,学习重点词汇句式,讲解课文,合作探究,写作特点,结课,讲解课后习题并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1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项脊轩志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授课学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登高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a href="/yw/tb_c40372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登高一等奖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解题,整体感知,讲析课文,这句中的动词是什么?二,拓展探究,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