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基础+能力)练(含解析)
初中7.2 弹力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7.2 弹力课后练习题,共13页。
1.(2023春•云阳县期末)手托物理课本的小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以下所描述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地球对小明的引力B.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
C.小明对地面的压力D.小明对课本的支持力
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明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使之发生弹性形变、长度伸长。此时,“弹簧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产生的力”是( )
①手对弹簧施加的力②弹簧对手施加的力
③墙对弹簧施加的力④弹簧对墙施加的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23•江夏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4.(2023春•南县期中)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竖直方向的力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
D.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
5.(2023•海港区期中)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一个力F1、F2,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 )
A.2N 2NB.4N 4NC.0N 0ND.8N 4N
6.(2023春•大荔县期末)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是,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长度成正比
B.当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放置待测物体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水平面的凹形底部相垂直
D.使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会超出量程
7.(2023•德阳)(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8.(2023春•岫岩县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cm,此时弹簧发生了 形变。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9.(2023春•新沂市期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钩码静止时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橡皮筋A、B悬挂相同质量的钩码,A伸长量比B大,因此A对钩码的拉力 B对钩码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根据图乙,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并配合相同的刻度尺标识量程和分度值,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测量的分度值可以更小(均选填“A”或“B”)。
(3)把A与B两根相同长度橡皮筋并起来组成如图丙所示测力计,如果要使A和B一起都伸长10cm,下挂的砝码重为 N。
能力
1.(2023春•长沙期末)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2.如图所示,运动员被发生形变的撑竿弹起来,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撑竿是施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
C.撑竿发生弹性形变
D.运动员受到撑竿弹力的作用
3.(2023春•蜀山区校级月考)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 )
A.10N 0.2NB.5N 0.1N
C.15N 0.5ND.上述三个都可以
4.(2023春•定州市期中)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前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避免弹簧或指针被外壳卡住
B.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将测力计在受力方向上调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能与外壳有摩擦
D.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5.(2023春•莱阳市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5N和10NB.10N和5NC.5N和0ND.5N和5N
6.(2023春•邯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选填“大”或“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7.(2023春•龙湖区校级期中)小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若实验数据中刚好不超过弹性限度,用该弹簧来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则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
(5)小亮用另一根弹簧做了同样的实验,他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基础
1.【答案】A
【分析】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包括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不属于弹力。
【解答】解:A.地球对小明的引力属于万有引力,不属于弹力,所以A选项正确。B.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所以B选项错误;C.小明对地面的压力是小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所以C选项错误;D.小明对课本的支持力是小明与课本接触的部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所以D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弹力的判断,属于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2.【答案】D
【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手和墙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是对手和墙的拉力,故②④正确。故选:D。
3.【答案】C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对弹簧测力计施加力,弹簧测力计的长度就伸长,则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测力计。
【解答】解: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一定是弹簧受到的,即该力的受力物一定为弹簧;
A、秒表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故A错误;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秒表和测力计,故B错误;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秒表,受力物体是弹簧,故C正确;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弹簧,受力物体是秒表,故D错误。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的理解以及力的定义的理解,以及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答案】A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使用时必须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才能准确测出力的大小,因此,对照使用规则就可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的力,只是保持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就可以了,故A错误;B、使用前指针校零,才能保证读数的正确性,故B正确;C、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故C正确;D、如果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超过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准确测量,还要损坏弹簧,故D正确。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去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5.【答案】B
【分析】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肯定会发生形变,所以弹簧测力计一定有示数;我们通常所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由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大小决定的。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都是在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测力计受到F1、F2的共同作用,则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4N,则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F1=4N的力。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我们研究各种力学实验时都要用到的,是我们研究力学的基础,需要掌握。
6.【答案】C
【分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2)使用天平时,测质量前,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3)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水平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4)使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会超过量筒能够测量的最大体积。
【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A正确;B、天平使用有两次调平,一次是测量前的调平,通过调节平衡螺母调平,二是测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调平,故B正确;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水平面的凹液面底部相平,即平视,不能俯视或者仰视,故C错误;D、使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时,“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物体,且浸没后不会超过量筒能够测量的最大体积,故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天平使用方法、量筒的读数方法、排水法,属于基础知识。
7.【答案】(1)2.65;(2)2.4。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首先要认清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解答】解:(1)由图甲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4.6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65cm﹣2.00cm=2.65cm;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F=2N+2×0.2N=2.4N。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长度测量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属于基础题目。
8.【答案】6;弹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分析】从图象的开始点就可得到弹簧原长;然后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得出拉力和伸长长度的关系;最后得到结论。
【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当弹簧不受拉力时,长度为2cm,即弹簧原长为2cm;
当弹簧受拉力为6N时,弹簧长度为8cm,减去原长,则弹簧伸长6cm;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即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根据图象中弹簧伸长的长度随所受拉力的变化规律可知,图象是一条正比例函数图线,说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分析图象时,要看清图象的开始点,明确开始点的含义;然后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注意图象的最后形状,表面弹簧此时已超出弹性限度,在描述结论时要注意条件。
9.【答案】(1)等于;(2)B;A;(3)15
【分析】(1)橡皮筋下端悬挂钩码,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而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与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据此分析判断;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测力原理确定测力范围;根据受同样的力(在测量范围内)伸长量大的,测量精确高;
(3)根据两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确定当两弹簧均伸长10cm时,两弹簧分别受到的拉力大小,再结合合力的知识求出此时受到的拉力大小即为下挂的钩码重力大小。
【解答】解:(1)橡皮筋下端悬挂钩码,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而钩码对橡皮筋的拉力与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橡皮筋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而橡皮筋A、B悬挂相同钩码,因此A对钩码的拉力等于B对钩码的拉力;
(2)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即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分度值可以更小;
(3)根据图乙可确定当两弹簧均伸长10cm时,两弹簧分别受到的拉力大小为5N和10N,则合力大小为5N+10N=15N,则下挂的钩码重力大小为15N。
【点评】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测力范围、测量准确程度以及合力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难度一般。
能力
1.【答案】C
【分析】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解答】解: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的理解,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与之接触的物体。
2.【答案】B
【解答】解:A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运动员被发生形变的撑竿弹起来,所以撑杆是施力物体,运动员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B错误;CD、撑杆属于弹性物体,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将运动员弹起来。故C、D正确。故选:B。
3.【答案】A
【分析】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并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
【解答】解:测一个约6N的力时,需要弹簧秤的量程要大于6N,并且分度值最小,选择量程是10N,分度值是0.2N的弹簧秤最合适。故选:A。
【点评】在不超过弹簧秤的量程时,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误差越小。
4.【答案】D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分析:
(1)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零点,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2)检查测力器是否被卡住,拉一下弹簧挂钩看看是否灵活;
(3)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4)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A、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测力器是否被卡住,故A正确;
B、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若没有指零林刻度线处,需要调零,故B正确;
C、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故D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弹簧测力计是我们研究力学时都要用到的,需要掌握。
5.【答案】D
【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的拉力为5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墙面给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也是5N;同理,图乙中,当用两个5N的力同时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时,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故其示数也应为5N,其效果与甲图相同。故选:D。
【点评】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明确在拉弹簧测力计时,两端同时拉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其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这就是弹簧测力计受力的相互性。
6.【答案】0~5;2;大。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指刻线相垂直;
(2)常用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1)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上,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量程和读数,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7.【答案】(1)刻度尺;4;(2)如图所示;(3)正确;(4)0﹣6N;(5)0.5;弹簧自身有重力。
【分析】(1)①要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据此确定实验器材;②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
(2)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
(3)根据图象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4)根据不超过弹性限度确定量程;
(5)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来分析,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
【解答】解:(1)①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②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答案图所示。
(3)由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4)若实验数据中刚好不超过弹性限度,用该弹簧来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则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6N;
(5)观察丙图可知,弹簧未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5cm;当伸长2cm﹣1.5cm=0.5cm时,拉力为1N;当伸长2.5cm﹣2cm=0.5cm时,拉力为2N﹣1N=1N;
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0.5cm;由图象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由于弹簧自身受重力而伸长。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方法、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作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一课一练,共19页。
这是一份物理7.2 弹力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2 弹力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