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课后练习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作业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课后作业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四课后作业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同步训练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是遗传多样性
B.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 生物界的多样性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
D.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B. 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 达尔文认为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 生物变异和进化的不定向性,导致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
D. 深海中的鮟鱇鱼种群在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 P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图中 R 表示生殖隔离,它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 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下列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使种群发生定向的变异
B.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体色有浅色型(s)和黑色型(S),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 一种新药使用一段时间后,疗效就会下降,原因是用药后病原微生物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③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④基因型为 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AAaa型个体自交后代中,aaaa型个体占1/36
⑥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含有1700个碱基对,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有41700种
A. 三项B. 四项C. 五项D. 六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②生物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④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②④⑤⑥⑦B. ①③⑤⑥C. ①③④⑥D. ①②③⑤⑦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友病、猫叫综合征和先天性愚型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任何时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C.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大肠杆菌不能发生基因重组,但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②④⑤⑥⑦B. ②③④⑥C. ①②⑤⑥D. ①②④⑤⑥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 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①~⑥可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定向的
D. 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深海中生存着一种通体透明的超深渊狮子鱼,它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相比,色素、视觉相关基因大量丢失,与细胞膜稳定有关的基因也发生了变化,增强了该鱼的抗压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B. 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 深海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与超深渊狮子鱼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
D. 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争夺食物和栖息空间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科学家最近在墨西哥湾深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鮟鏮鱼,雌鱼头顶自带“钓鱼竿”——若干个肉状突起,可发出光源,吸引猎物。雄鱼则吸附在雌鱼体表提供繁殖所需的精子,同时通过雌鱼血液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诱导的结果
B. 雌雄鱼的生活繁殖方式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中相互适应形成的
C. 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
D. 鮟鏮鱼形成的过程仅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已知甲、乙两种生物间发生了共同进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种生物中出现的所有变异个体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乙生物中隐性基因频率增加,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隐性新性状
C. 甲、乙两种生物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 甲、乙两种生物发生共同进化,说明它们相关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生态学家赫奇森曾说过: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指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进化指生物界的历史演变
B.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C. 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它的产生由生态环境决定
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共同进化
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哺乳动物,它能够携带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内的数十种病毒。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蝙蝠的翼与人的上肢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蝙蝠的视觉差而听觉异常发达是自然选择作用于基因导致的
B. 新冠肺炎病毒与蝙蝠之间是寄生关系,新冠肺炎病毒属于消费者
C. 新冠肺炎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D. 蝙蝠的翼与人的上肢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蝙蝠与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
图1是采用不同方法培育优良品种AAbb的概念图;图2是现代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 正 确的是
A. 图1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只有①②④⑤
B. 图1中④过程需用载体属于工具酶之一
C. 图2中②包括图1中所有变异类型及自然选择
D. 图2中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①是产生生殖隔离
抗生素的出现和使用为人类健康作出了贡献,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耐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滥用抗生素会改变细菌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B. 菌群中出现新的表现型则该菌群一定发生进化
C. 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会使菌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利用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发现,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翅的长度与个体数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
B. 翅长的昆虫与翅短的昆虫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C. 翅长的昆虫比翅短的昆虫更适应岛上环境
D. 岛上强风环境引起昆虫向多个方向变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7分)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_隔离。依据现代进化理论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_。
(2)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
(3)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______、生殖隔离三个环节,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4)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协同进化。协同进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
(2)在对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5% 和 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5%和 65%,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依据现代进化理论,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决定进化的方向。
(4)熊猫和其猎物因捕食关系在进化上密切相关,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6分)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 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锵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 a、b、c、d 鳉鱼)。下图为内华达州 1 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一万多年后,D 湖中的_________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 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则a、b 鳉鱼属于两个_____;来自 C、D 两湖的鳉鱼(c 和 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如果 C 湖泊中鳉鱼体色有黑色和浅灰色,其为一对相对性状,黑色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50%。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数量减少 10%,则一年后A 的基因频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该种群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进化。
(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内容:
(1)现代生物讲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东北虎和华南虎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_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猎豹和斑马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导致生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8分)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
(2)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
(3)变异和基因重组、_______和_____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4)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5)若某小岛上原有果蝇1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_____%(取整数)。该种群果蝇在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_________多样性。
(6)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中,错误的是____.
A.环境变化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化 B.隔离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不存在隔离 D.生物进化必然伴随基因频率变化.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7分)如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2)在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________发生改变。(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__________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8分)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它们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都存在很大差异.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松鼠有共同的祖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 ______ 是不定向的,而 ______ 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 ______ 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 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2)将一群基因型均为Aa的树松鼠(雌雄个体数目相等)迁到某地区(该区域之前没有树松鼠生存),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树松鼠种群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一代中AA和aa各占25%,在此过程中,该种群 ______ (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 ______ .若aa的雄性树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则子一代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雄性不育松鼠占 ______ .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
A.生物的多样性是通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形成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正确;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尔文时代还不能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对生物的进化进行深刻解释,C错误;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即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D正确。
故选C。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解答】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正确;
B.物种之间存在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性的,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C错误;
D.在生活条件稳定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基因突变等, 导致基因换率发生改变, D正确。
4.【答案】C
【解析】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等相关知识点。理解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
【分析】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b表示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标志,B错误;
C.c表示新物种形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共同进化的,所以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C正确;
D.d表示地理隔离,但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D错误。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依托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提炼能力和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能力。
【解答】
A.图中 P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
B.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正确;
C.图中 R 表示生殖隔离,是判断新物种的标准,C正确;
D.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能产生可与后代才属于同一物种,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并运用相关知识对相应的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
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变异是具有不定向性的,A错误;
B.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为同一物种,不能体现物种的多样性,C错误;
D.抗药性变异本身就存在,农药对其进行了选择,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进化、伴性遗传特点、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及雌雄配子的数量关系,答题关键是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识记,并能运用遗传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①错误;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②错误;
③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出现色盲基因即患病,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需要两个X染色体上都为色盲基因时才患病,故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③错误;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④错误;
⑤根据遗传规律,可计算出:
AAaa型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4:1,所以其自交后代中,aaaa型个体占1/6×1/6=1/36,⑤正确;
⑥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含有1700个碱基对,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最多有41700种,⑥正确。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求考生识记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区分两者,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解答】
①自然选择的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解释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①正确;
②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②错误;
③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生物变异原因,现代生物进化论认识到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正确;
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④错误;
⑤现代生物进化论认识到生物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达尔文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生物进化,⑤正确;
⑥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达尔文没有能根本上解释物种形成原因,⑥正确;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⑦错误。
综上B正确,ACD错误。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解答】
A.血友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先天愚型是由于人类第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A错误;
B.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任何时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的能力。
【解答】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种的形成及生物进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由图分析可知:a为地理隔离,b为自然选择。
【解答】
A.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历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都是这样,A错误;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
C.①~⑥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当两者产生生殖隔离时才会产生新的物种,D错误。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掌握,学生需要灵活掌握,从题干中正确提取信息。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超深渊狮子鱼视觉退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A正确;
B.超深渊狮子鱼与栖息于海岸岩礁的狮子鱼可能是不同物种,故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深海环境的定向选择提高了与超深渊狮子鱼细胞膜稳定有关基因的频率,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物种,D错误。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头顶发光“钓鱼竿”的形成是海底黑暗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
B.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B错误;
C.鮟鱇鱼种群在深海环境条件稳定时,基因频率也可能会改变,如突变和基因重组也会影响基因频率,C正确;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D错误。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以及共同进化,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 只有可遗传的变异个体才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甲种生物中出现的变异有些是不可遗传的,A错误;
B.适应环境的新性状是突变产生的,与隐性基因频率或显性基因频率的增加无关,B错误;
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甲、乙两种生物可能通过斗争,也可能通过互助等达到共同进化,同时这些生物的进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共同进化的概念、原因, 掌握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一般。
【解答】
A、生态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关系, 进化是指生物界的历史演变, A正确;
B、捕食者捕食时遵循“收割理论”和“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故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 B正确;
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它的产生是由自身内因或外界环境的诱因引起的,且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故不能说是由生态环境决定的 , C错误;
D、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经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历程,才形成了生物多样性,D正确。
1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进化相关知识,熟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病毒相关知识等是解题关键。
【解答】
A.蝙蝠的视觉差而听觉异常发达是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导致的,A错误;
B.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与其寄主之间是寄生关系,从寄主体内获得有机养分,所以病毒属于消费者,B正确;
C.新冠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共同进化,C正确;
D.蝙蝠的翼与人的上肢在结构上的相似性说明蝙蝠与人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作物育种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图1中发生基因重组的只有②③④⑤,A错误;
B.图1中④过程需用载体属于基因的工具运载体,但不是工具酶,B错误;
C.图2中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包括图1中所有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及自然选择,C正确;
D.图2中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①是产生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解答】
A.抗生素对细菌具有选择性,人类滥用抗生素会改变细菌进化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出现新的表现型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基因并未改变,B错误;
C.抗生素对细菌具有选择性,只有对抗生素有抗性的细菌才可以存活,这会导致菌群中对抗生素有抗性的基因频率变大,C正确;
D.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是青霉菌的药用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的体现,D正确。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岛上昆虫为素材,结合曲线图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关键是考查学生分析从题文和题图的能力,同时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联系实际,判断选项。
【解答】
A.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使昆虫朝着长翅和短翅两个方向不断进化,A正确;
B.翅长的和翅短的昆虫属于同一物种,能够自由交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
C.海岛上经常刮大风,翅短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不容易被吹到海里,翅长的昆虫由于飞行能力强也能适应大风环境,C错误;
D.昆虫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是由强风环境引起的,环境只是起到选择作用,D错误。
21.【答案】(1)生殖;地理隔离
(2)少
(3)自然选择;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4)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5)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
(1)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依据现代进化理论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
(2)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少。
(3)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三个环节,依据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4)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可以概括为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5)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22.【答案】(1)基因库
(2)否;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3)种群;自然选择
(4)不同物种;生物与无机环境
【解析】略
23.【答案】(1)所有鳉鱼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物种;基因多样性
(3)52.4%;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析】
(1)D湖中的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他们属于两个物种。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说明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3)黑色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50%,a的基因频率也是50%,此时AA=aa=25%,Aa=50%,环境变化后,鳉鱼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10%,则AA、Aa为原种群的27.5%、55%,aa体数量减少10%,为原来的22.5%,此时AA、Aa、aa的比例是11:22:9,A的基因频率是(1142+2242×12)×100%≈52.4%,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24.【答案】(1)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隔离
(2)基因库;不完全相同
(3)共同进化
【解析】
【分析】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只要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1)现代生物讲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由于存在地理隔离及自然选择,东北虎和华南虎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已经存在差异,即不完全相同。
(3)猎豹和斑马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导致生存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25.【答案】 (1)基因库;
(2)资源有限(或存在生存斗争)
(3)自然选择; 隔离
(4)B
(5) 52%;基因(遗传)
(6)A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计算能力。
【解答】
(1)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叫这个种群的种群基因库.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多样性;
(2)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由于资源有限;
(3)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三个环节是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
(4)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且A 和a的基因频率取值范围分别0< A%<1,0< a%<1,Aa的基因型频率:N=2×A%×a%=2×A%×(1-A%)。当A%=1/2时,N=1/2;当A%=0时,N=0;综上分析,0<N≤50%.
(5)若某小岛上原有果蝇1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10000×15%×2+10000×55%+2000×210000×2+2000×2=52%(取整数)。该种群果蝇在性状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基因多样性。
(6)A.环境变化不会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化 ,是先有变异后有环境的自然选择,A错误;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
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
D.生物进化必然伴随基因频率变化,D正确.
故选ABC。
26.【答案】(1)遗传(或“基因”)
(2)基因突变;提供原材料;基因频率
(3)基因交流;地理(生殖)隔离
(4)1;选择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点,熟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2)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基因突变,该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从而也说明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地理(生殖)隔离。
(4)两个种群中种群1中基因型为AA的黑色个体明显较多,说明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工业污染较为严重,这样的环境对甲虫起了选择的作用。
27.【答案】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库;不一定;否;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112;共同进化
【解析】解:(1)生活在不同自然区域的松鼠形成不同的种群,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它们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不同的种群其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出现明显差异,最终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2)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aa的雄性松鼠产生的精子不可育,进行自由交配时,F1的雌松鼠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是E:e=1:1,F1的雄松鼠产生雄配子及比例是E:e=2:1,所以,再自由交配一代,得F2中ee的比例为12×13=16,雄性不育松鼠占16×12=112.在此过程中,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松鼠的天敌有多种,松鼠与天敌之间通过捕食相互作用,实现了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故答案为:
(1)变异(或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基因库 不一定
(2)否 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112
(3)共同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a href="/sw/tb_c400385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同步练习题</a>,共1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卷版doc、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综合训练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