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制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1.图文结合,了解爱琴文明和中美洲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
2.掌握爱琴文明与中美洲文明主要成就。
3.结合上述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列举人类诞生的标志。
4.比较人类早期文明的差异,感受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重点
掌握爱琴文明与中美洲文明主要成就。
难点
结合上述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列举人类诞生的标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四大文明与希腊文明发祥地的地图。
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各抒己见)
生:均发源于大河流域受大河母亲的哺育,是大河文明。
师:那么爱琴海文明发源于哪儿呢?它应该属于什么文明? (学生各抒己见)
生:爱琴海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板书课题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思考问题,展示答案。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爱琴海文明
1.克里特文明
(1)观察课本图8-24,结合课本内容,思
考:爱琴海文明的发源于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
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克里特岛是其中一个大岛,也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
( 2)结合课本内容讨论:爱琴海文明为什么
首先出现在克里特岛?
(学生各抒己见)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 因为远古时期,克里特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此外还盛产鱼和橄榄油。
地理位置: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3)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克里特岛的文明出现的时间、表现及毁灭的时间?
产生时间:距今4000年前后,文明的曙光就已投射到克里特岛上。
表现:米诺斯王宫遗址就是克里特文明的见证。
毁灭时间:大约3500年前后,克里特文明突然谜一样地消失了。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拓展提高
同学们,请查阅资料,对米诺斯王宫有更多了解。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宫殿历史上曾经两度被
毁,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 终于在1900年由
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爵士发现并尽可能
将宫殿恢复了原貌。宫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房
间较小但错落有致,道路迁回曲折非常复杂。独特
的红色柱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宫内有浴室、
仓库和庭园,有供水和排水设备。王宫千门百户,
阶梯走廊曲折相通故在古代希腊神话中有“迷宫”
之称。
3000多年前在地中海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克里特文明最后突然神秘消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古代文明的蒸发,这一切具体又是发生在什么时候,这已经成为困扰考古学界多年的难解之谜。
一段在地下埋藏数千年的橄榄枝有望成为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丹麦科学家瓦尔特弗里德里希认为毁灭整个克里特文明的可能是1万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还引发了大海啸,摧毁了沿海的港口和渔村。而且,火山灰长期飘浮在空中,造成一种类似核大战之后的“核冬天”效应,造成此后几年农作物连续歉收。克里特文明可能因此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迅速走向衰亡。
2.古代希腊的爱琴海文明
(1) 查阅资料,说说你对古代希腊的爱琴海文明的了解?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2)结合课本内容,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古希腊濒临爱琴海,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岛屿密布,海上交通方便。公元前8世纪的古代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爱琴海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
(3)结合所学知识,算算爱琴文明历时多少年?
拓展提高
同学们,请查阅资料,了解爱琴海的传说。
很久以前,克里特岛上米诺斯国王的儿子在雅典被杀害了,暴怒的国王强迫雅典国王签订了条约:雅典每隔几年要供奉七对童男、童女给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牛享用。雅典惧怕克里特的强大,按时纳贡,使得本国父老民不聊生。王子提修斯为拯救自己的子民,自荐为供奉怪物的牺牲。王子行前与父亲爱琴约定,如能杀掉怪物,归来的船上将悬挂白帆。在克里特岛上,英俊年少的雅典王子受到了米诺斯女儿的倾爱,她帮助提修斯王子走出迷宫杀死了怪物,并营救出被作为贡品的孩子们。在归途中,神谕指示王子必须放弃他的爱情,否则便会受到神的惩罚。
他只好将公主留在荒凉的孤岛上,悲痛地离去。沉浸在痛苦之中的王子忘记了与父亲的约定,船只悬挂着黑帆一路驶回。当伫立岸边望眼欲穿的雅典国王看到远方飘近的黑帆,无法接受失去爱子的现实,纵身投入大海。为了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爱子情深的国王,人民便将这片海域称为“爱琴海”。
二、中美洲文明
1.观察地图,结合课本内容,找出中美洲的位置。
(学生各抒己见)
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片狭长的地带。
2.观察地图,结合课本内容,找出标出中美洲三大文明的位置。阿兹特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的位置。
(学生各抒己见)
3.印第安人的文明
(1)阅读课本P106,说说印第安人的文明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各抒己见)
新石器时代,中美洲的丛林里就生活着古老的印第安人。他们学会了种植玉米等作物,一些农业聚落逐渐形成。
(2)结合课本内容及下面图片,了解奥尔梅克文明。(学生各抒己见)
3 000多年前,诞生于中美洲地区的奥尔梅克文明发展至鼎盛时期。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
(3)结合课本内容及下面图片,了解玛雅文明。(学生各抒己见)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
拓展提高
收集资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中美洲的文明。
中美洲最后的奇葩——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人,又称墨西卡人,原为游牧部落,12世纪前后,由北方地区迁徙到墨西哥中部盆地。15世纪时,用武力征服周遍部落,建立起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
建筑——特诺奇蒂特兰城、金字塔台庙、神殿
医学——原始麻醉术、使用奎宁和毛地黄等
农业——超越玛雅的灌溉施肥技术(浮园耕作)
艺术——精美绝伦的石刻
三、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准
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出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准。(学生各抒己见)
特点: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
标志(共同点):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这些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拓展提高
阅读下列资料,增强对玛雅文明的了解。
1.玛雅文明衰落几种常见的观点
(1)自然灾害说(火山爆发、地震等)
(2)社会动乱说(内战、人民起义等)
(3)外部入侵说
(4)生态变化说(热带雨林土质贫瘠、毁林开放、土地肥力日益下降,农作物产量越来越低等)
(5)文明封闭说
2.随外星人离去
依据:在布兰科“铭文神殿”中,曾发现一个很怪的皇家的坟墓。它中间停放一具巨大的石棺,里面躺着一位玛雅国王的遗骨。名字叫太阳陛下帕卡尔。石棺上上面刻画的是一个蜷曲的几乎处于W形状的玛雅人形。位于中心的人物看起来像是浮在那里似的。
推测:瑞士作家艾瑞兹。温。达尼肯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他的名著《神之战车》里提到,在棺盖中心处蜷着身子的那人实际是一个宇航员,他正在控制着自己那正在起飞的飞船。有些人甚至推测玛雅人突然消失的原因是他们随着外星人的宇宙飞船一同离去。我们认为,玛雅人对天文如此了如执掌,他们创造奇迹,却又神秘地消失,也许他们是外星人与人类的后裔,被先进的另外星球的“祖先”给接走了。
3.玛雅人奇怪的选址:
⑴人类一般选择在靠近江河两岸、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区居住,而玛雅人偏选择在热带雨林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其目的其实是在于避开人间烟火或和当地人接触。
⑵玛雅人采取封闭的政策,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城市,尽管居住环境差些,但他们可以克服,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与地球人频繁的交往和接触,而普通人望而生畏的野兽,则对他们根本构不成威胁。
玛雅人的科学技术高于地球人:
⑴玛雅人的石头、金字塔高大雄伟、无与伦比,当时地球上的古人是无法制造的,就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人类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⑵高纯度、高硬度的透明水晶头骨和巴加尔棺盖上的酷似宇航员驾驶飞船的图案,表明一千多年以前的古玛雅人就掌握了人类直到现在才掌握的尖端制造加工工艺和宇宙飞行技术,因此可以认为玛雅人是外星人的后代。
小组讨论,
展示答案。
课前学生分小组完成材料收集,思考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阅读问题,思考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
小组展示
课前查阅资料,课题展示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通过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团队精神。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课外知识。
。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第二课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知道爱琴海地区、中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能够描述这两文明区域人们的生活情况。 从而培养学生学生的归纳、总结及结合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准。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一、爱琴海文明
二、中美洲文明
三、早期文明的特点和标准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初中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a href="/lssh/tb_c7790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 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a>,共2页。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a href="/lssh/tb_c77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2课时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结合气温和降水图,新知探究(一),记忆歌诀,新知拓展,新知探究(二),新知探究(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a href="/lssh/tb_c77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课 山川秀美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新知拓展,新知探究(一),新知探究(二),大视野(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