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25129/0-17092773806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25129/0-17092773807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25129/0-17092773807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练习,共9页。
第十五章 章末复习知识框架探究电路电阻与滑动变阻器1.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 作用叫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欧(Ω) 。2.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 、温度等因素有关。3.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长度 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4.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一上一下”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动到 最大阻值 处。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 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2.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公式: U=IR ,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 各分电阻 之和。2.串联分压的公式:=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 倒数 之和。4.并联分流的公式:= 。家庭用电1.三孔插座接线:左 零 右火上接 地 。2.测电笔:用测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 零线 ,使用时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必须接触 笔尾 的金属体。3.开关和用电器 串 联,且与 火 线相接。4.处理触电事故时,先 切断 电源,必要时应对触电者进行急救。5.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 低压 带电体,不靠近 高压 带电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比较要点突破一、U-I图像的分析例1 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U-I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10 Ω。若将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在电源电压为7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为 0.5 A;若将定值电阻R与灯泡L并联在6V电路中,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1.4 A。【解析】(1)由图像可知,当电阻R两端的电压U=4V时,通过它的电流I=0.4A,电阻R的阻值:;(2)若将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在电源电压为7V的电路中,根据图像可知,当电流为0.5A时,灯泡L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之和为7V;(3)将定值电阻R和灯泡L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6V时,由图像可知对应的电流:IL=0.8A,IR=0.6A,电路中的总电流:I′=IL+IR=0.8A+0.6A=1.4A。二、动态电路分析例2 (2022牡丹江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D.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AD.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D错误;B.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移动滑片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故B正确;C.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干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故选B。三、欧姆定律有关的计算例3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0Ω、R2=20Ω,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 12 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0.1 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0.72 A。【解析】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只有R2连入电路中,电流表测R2的电流,电源电压:U=U2=I2R2=0.6A×20Ω=12V。当S2闭合,S1、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电路总电阻:R=R1+R2=100Ω+20Ω=120Ω,电流表示数:==0.1A。当S1、S3闭合,S2断开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I′=I1+I2=+I2=+0.6A=0.72A。四、家庭电路故障例4 如图所示是某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则( D )A.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断路B.插座的接地线断路C.插座左、右插孔短路D.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断路【解析】A.电路的B、D两点间出现断路,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孔时氖管不会发光,故A错误;B.插座的接地线断路,不会影响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正常工作,故B错误;C.三孔插座左、右插孔短路,保险丝就会烧毁,电灯不会正常工作,故C错误;D.电路的C、D两点间出现断路,电灯正常发光,零线断路,氖管在两个插孔中都发光,故D正确。故选D。微专题五 用测电笔检测家庭电路故障【规律】谁与火线相连,谁就变成火线,直到断开的地方为止;谁与零线相连,谁就变成零线,直到断开的地方为止。一、进户火线断路(测电笔检测各个点氖管都不发光)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检测图中所示的a、b、c、d四处时,氖管都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火线(保险丝)断路 。二、中间某个位置断路(断路点在氖管发光和不发光两点之间)2.周末晚上,小明来到卧室准备复习功课,闭合开关后,发现自己卧室内的电灯不亮了,换上新电灯,还是不能发光。于是他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进行测量,测电笔在a、b、c三点能发光,在d点不能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c点与d点之间断路 。三、进户线零线断路(测电笔检测各个点氖管都发光)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接触b点时氖管发光,接触c点时氖管不发光,则电路故障是 bc间断路 。若接触a至e各点都发光,说明 进户零线断路 。微专题六 含滑动变阻器电路的作图1.如图甲所示是电位器的示意图,转动旋钮可改变滑片P在碳膜上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请将该电位器连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要求逆时针旋转滑片P时灯泡变暗。 答案 2.如图所示,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 答案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两个接线柱要“一上一下”。(2)与需要调节的用电器 串 (选填“串”或“并”)联。(3)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移到阻值 最大 (选填“最大”或“最小”)的位置。(4)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的亮度。如图所示,请在方框中画出实物图所对应的电路图。 答案 实验总结实验一: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1.转换法:通过比较 电流表示数 的大小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2.控制变量法A.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应选取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不同 材料 制成的导体;B.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横截面积相同, 长度 不同的导体;C.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取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 横截面积 不同的导体。3.多次测量的目的: 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针对训练】(2022南华期末)实验小组的三名同学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材料;②长度;③横截面积。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备用的导体如下表所示:(1)实验中,在M、N之间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除了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 电流表的示数 来比较导体的电阻的大小。(2)为了验证猜想③,应选用编号为 A、C 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①,应选用编号为 A、D 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3)将编号为A、B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M、N两点间,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当导体的横截面积和材料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 大 (选填“大”或“小”)。(4)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制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制输电线,这样是为了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输电线的电阻。(5)下列4个实验中与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方法不同的是 C 。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D.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6)另一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则他们不能完成的实验探究是 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拓展】(7)将金属丝D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与将金属丝D全部接入电路时对比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这种做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电阻丝的长度相同 。(8)若把M、N分别接在金属丝A的两个接线柱上,闭合开关,用酒精灯对金属丝A进行加热,这种是想探究 温度 对电阻大小的影响。实验二:探究导体中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连接电路前开关要 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阻值最 大 处。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保护电路 。(2)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调节滑动变阻器不能使电压表达到指定示数的原因: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大阻值电阻后,滑片移动方向的判断:移动方向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 大 (选填“大”或“小”),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针对训练】实验小组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有:电源(电压约为3V)、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R(0~9999.9Ω)、滑动变阻器R1,开关及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答案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断开 (选填“闭合”或“断开”);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B (选填“A”或“B”)端。(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R1两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由此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D 。A.电阻箱R短路B.电阻箱R断路C.滑动变阻器R1短路D.滑动变阻器R1断路(4)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将多次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图乙所示的I-图像,结合图像可知:①当R的阻值为5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0.40 A,此时R两端电压为 2 V;②将R的阻值调大时,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应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以使电压表示数不变;③由实验数据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5)实验小组要继续用现有器材测量一个数百欧的电阻Rx的阻值,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更能准确测量Rx阻值的是 B (选填“A”或“B”)。【拓展】(6)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他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不能得出教科书上“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 未控制三次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 。实验三:“伏安法”测电阻1.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将电阻换为小灯泡后,测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电阻不同,其阻值变化的原因: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是为了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为了 寻找普遍规律 。【针对训练】(2022昆明市五华区期末)小明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右 (选填“左”或“右”)端。 答案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Rx断路 。(3)利用图甲的实验器材还能完成 A (选填“A”或“B”)的实验。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4)实验中电流表突然损坏,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也可测出Rx的阻值。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请你把以下测量步骤补充完整:①闭合开关S,将滑片P移到右端时,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1;②再次将滑片P移到 左 端时,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2;③电阻Rx= 。(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拓展】(5)另一组的小宇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像。小林发现小宇绘制的U-I图像和自己绘制的U-I图像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小宇 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6)若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只有较小示数且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7)若在测小灯泡的电阻时,计算多组阻值后取平均值,你认为这样处理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请你说明理由: 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In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n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n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R=R1+R2+…+Rn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分配特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丝401B镍铬合金丝801C镍铬合金丝402D锰铜合金丝401实验次数电阻R/Ω电流I/A1100.302200.503300.20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