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蛋白质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蛋白质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蛋白质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晶牛胰岛素是蛋白质
B.淀粉可在人体内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C.纤维素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
D.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2.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镀原理
B.疫苗一般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北京冬奥会采用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天和号”推进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鉴别织物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在如下①-④的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滴加浓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灼烧
A.①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②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5.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甘油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纤维素、合成纤维、光导纤维均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 CO2 和H2O
D.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
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可以用来制取肥皂
B.糖类和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使用医用酒精(75%)、“84”消毒液或加热均能有效灭活病毒
D.是制备有机发光二级管的材料之一,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属于物理变化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铵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后都产生的沉淀,且原理相同
D.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两性分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相同
11.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B.乙酸乙酯和油脂都属于酯类物质,碱性条件水解称之为皂化反应
C.硝酸汞溶液加入到鸡蛋清中,可以使蛋清液盐析而沉淀下来
D.淀粉在酸催化下加热水解,对其产物葡萄糖的检测,可在水解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银镜出现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溶液,加热煮沸出现蓝紫色,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C.麦芽糖、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D.将天然的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链状二肽有9种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
B.氨基酸均只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C.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聚乙烯、油脂、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14.中国科研提供抗疫“硬核力量”,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与防控中,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分子内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B.聚丙烯是生产医用口罩熔喷布的主要原料,其单体分子中碳原子均以sp2杂化
C.为了防止蛋白质变性,病毒疫苗一般需要冷藏存放
D.在选用酒精消毒时,75%的酒精比95%的酒精杀菌效果好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中的“炒”为氧化除碳过程
B.暖宝宝主要含有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其原理是利用铁粉与水反应放热
C.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污染和促进“碳中和”
D.“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乙酸和乙醇都能与CuO反应
B.丙烷和丁烷都没有同分异构体
C.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乙烯和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大量获得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含有电解质
B.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相同
18.《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错误的是( )
A.“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B.“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泣”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愿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
D.“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的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
C.聚苯乙烯塑料是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D.淀粉、蛋白质、硬脂酸甘油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2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向甲酸和乙醛的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证明混合物中含有乙醛
B.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NaCl,可采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再过滤的方法
C.萃取溴水中的溴选用可汽油或植物油做萃取剂
D.蔗糖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看不到砖红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蔗糖水解无还原糖生成
二、综合题
21.国内售卖的酱油含有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等,某些相关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
(2)大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加热,实验现象为 。
(3)常温下,苯甲酸能与下列物质中的____反应(填字母)。
A.溶液B.C.氢气D.溴水
(4)检验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
A.溶液和稀硝酸B.溶液和溶液
C.溶液、溶液和稀硝酸D.溶液和盐酸
(5)T与谷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与谷氨酸完全相同,则T有 种结构(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填一种)。
22.
(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3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 (填“盐析”或“变性”)。
②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 (填名称)。
③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和 (填名称)。
④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部分葡萄糖在体内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写出二氧化碳的结构式: 。
(2)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主要成分是 。
A.硅 B.二氧化硅 C.硅酸
②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我国航天服外层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 。
A.塑料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③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反应为 。
A.Fe-2e-=Fe2+
B.O2+2H2O+4e-=4OH-
C.2H++2e-= H2↑
(3)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下列导致酸雨形成的气体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
A.CO2 B.CH4 C.SO2
②废塑料制品选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下列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焚烧废塑料 B.减少使用塑料 C.回收和再利用废塑料
③下列措施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B.提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限制使用电动车 D.提倡家庭购买大排量汽车
23.A是某天然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经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经仪器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CH2-和-CH3基团。
(1)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 ,A的摩尔质量为 。
(2)一定条件下A分子间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 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
② 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中的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
2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生命中重要的有机物质。
(1)为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可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 。
(2)防疫人员用“84”消毒液对地铁进行消毒,这是利用了蛋白质的 (填字母)性质。
a.两性 b.水解 c.变性 d.盐析
(3)某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
①从酯的性质分析,油脂A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水解的共同产物是 (填结构简式)。
②从饱和性分析,油脂A能发生氢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聚丙烯酸钠、涤纶的结构简式如图。
①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②合成涤纶的单体有两种,其中能和Na2CO3反应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涤纶的反应类型是 。
2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甲烷与乙烯
C.CH4和C5H12一定互为同系物
D.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聚沉,加水后又能溶解
(2)某有机物烃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3.72%,此有机物的蒸气在相同条件下是等体积氢气质量的43倍,若X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则X的结构简式为 。
(3)苯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 ),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判断出此反应的另一个反应产物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淀粉可在人体内逐步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故B不符合题意;
C. 人体内没有纤维素酶,不能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所以纤维素不是人体中能量的来源,故C符合题意;
D. 油脂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胰岛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淀粉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应生成的酯。
2.【答案】A
【解析】【解答】A.将金熔于水银之中,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于器表,谓之鎏金,近代称为“火镀金”,不是利用电镀原理,选项A符合题意;
B.疫苗的成分为蛋白质,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北京冬奥会采用光伏发电,减小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其中如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碳化硼陶瓷属于高温结构陶瓷,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
C.采用光伏发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氮化硼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答案】C
【解析】【解答】真蚕丝是蛋白质,人造丝是化学纤维。①滴加浓硝酸时,真蚕丝会发生颜色反应变为黄色,而人造丝不会变为黄色,因此可以鉴别物质,符合题意;②滴加浓硫酸由于二者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价,都会发生脱水反应变为黑色碳单质,因此不能鉴别二者,不符合题意;③滴加酒精二者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不能鉴别二者,不符合题意;④灼烧真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会蜷缩形成小圆球,因此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二者。故鉴别织物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的方法是①和④,选项C符合题意。
【分析】真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具有颜色反应、灼烧是由烧焦羽毛的气味等特性。
4.【答案】D
【解析】【解答】A.蚕丝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蚕丝中的蛋白质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
C.蜡炬成灰,是蜡烛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蜡属于烃的混合物,不属于高级脂肪酸酯。所以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如烯烃的加聚,炔烃的加聚,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也可以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如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羟基羧酸的缩聚,氨基酸的缩聚等。
5.【答案】A
【解析】【解答】A.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烯烃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故A符合题意;
B.棉和麻的成分为纤维素,与淀粉的分子式均用(C6H10O5)n表示,但n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花生油是液态的植物油,属于不饱和的甘油酯类,故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B.高分子化合物之间由于聚合度不同,化学式相同也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C.液态油属于不饱和甘油酯;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6.【答案】D
【解析】【解答】A. 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不符合题意;
B.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SiO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 丝、羽毛的成分为蛋白质,含N元素等,完全燃烧会与氮氧化物等其他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 纤维素是造纸、生成硝化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的原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含有双键的物质
B.纤维素和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是无机材料
C.主要是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
D.主要了解纤维素的用途
7.【答案】D
【解析】【解答】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硬脂酸盐是制取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此可以用来制取肥皂,A不符合题意;
B.糖类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可能含有硫、磷、氯等元素,故这两类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医用酒精(75%)、“84”消毒液或加热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上述方法均可有效灭活病毒,C不符合题意;
D.是制备有机发光二级管的材料之一,其有确定的分子式,因此该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点:注意区分高分子和大分子,高分子的分子量不确定,一般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分子分子量是确定值,一般几百上千
8.【答案】B
【解析】【解答】A.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 、 , 、 中苯环都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不符合题意;
B.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为 、 ,含有的官能团为-COOH或-NH2,B项符合题意;
C.氢键对该分子的性能有影响,如影响沸点、密度、硬度等,C项不符合题意;
D.芳纶纤维的结构片段中含肽键,采用切割法分析其单体为 、 ,该高分子化合物由 、 通过缩聚反应形成,其结构简式为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注意有机化合物中肽键的水解,碳接羟基,氧接氢形成羧基和氨基。肽键的形成即是有羧基和氨基脱水缩合而成。本题实质考查蛋白质的基本性质。
9.【答案】D
【解析】【解答】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遇到硫酸铵发生盐析,遇到硫酸铜发生变性,C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煤的干馏为隔绝空气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煤焦油的生成;
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蛋白质遇铜离子会发生变质;
D、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0.【答案】C
【解析】【解答】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因为油脂发生氧化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天然纤维包括很多,如蚕丝也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和氨基酸都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可以与酸反应,羧基可以与碱反应,属于两性物质,C项符合题意;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油脂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异味。
B. 天然纤维:主要包括棉、麻纤维和羊毛、蚕丝等.其中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们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人造纤维主要有醋酸纤维和黏胶纤维,属于纤维素制品,合成纤维包括腈纶、锦纶、氨纶、氯纶、维尼纶、涤纶等六大纶;
C. 氨基酸和蛋白质中都含有羧基和氨基,以此分析;
D. 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
11.【答案】D
【解析】【解答】A.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是单糖不水解,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不是皂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汞溶液加入到鸡蛋清中,可以使蛋清液变性而沉淀下来,故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在稀硫酸加热催化下,水解产物葡萄糖,此时溶液呈现酸性,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掉稀硫酸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看是否有银镜出现,所以D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分析】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B.油脂的碱性水解称之为皂化反应;
C.硝酸汞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淀粉酸性水解后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酸后,再与银氨溶液反应。
12.【答案】B
【解析】【解答】A.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氨基酸中加入茚三酮溶液,加热煮沸均会出现蓝紫色,B符合题意;
C.麦芽糖、葡萄糖均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羧基脱羟基,氨基脱氢原子形成链状二肽,形成1个肽键;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相同物质间共形成3种二肽,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不同物质间形成6种二肽,所以生成的链状二肽共有9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植物油中含有的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
B.溶液中含有蛋白质或氨基酸,加入茚三酮溶液,加热煮沸均会出现蓝紫色;
C.麦芽糖、葡萄糖均为还原性糖;
D.同种氨基酸和不同氨基酸之间均可形成二肽。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糖类中的葡萄糖属于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每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比如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颜色褪去,选项C符合题意;
D、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氨基酸中可能含有多个羧基和氨基,但至少含有一个;
C.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14.【答案】B
【解析】【解答】A.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该共价键越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 聚丙烯的单体为丙烯,丙烯(CH3-CH=CH2)含碳碳双键,双键上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连接的甲基中碳原子是sp3杂化,故B符合题意;
C. 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保存疫苗时应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冷藏,故C不符合题意;
D. 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在医疗上常用于灭菌消毒,95%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保护膜不能杀死细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 共价键键能越高越稳定;
B.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杂化方式;
C. 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会变性,为避免蛋白质变性,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
D. 用纯酒精消毒时,由于酒精的浓度很大,很快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结果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浓酒精反而不如稀酒精.在酒精里掺些水,酒精的浓度就变稀了,稀酒精并不急于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是渗入到细菌体内,然后把整个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起来,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15.【答案】B
【解析】【解答】A.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为降低含碳量,可以通过“炒”制,将碳元素氧化除去,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速铁粉的氧化,反应放热,故B符合题意;
C.用CO2人工合成淀粉,可减少碳排放,增加粮食产量,因此有利于减少农药化肥污染和促进“碳中和”,故C不符合题意;
D.“化干戈为玉帛”中的“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炒”制可以将碳元素氧化除去;
B.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
C.消耗CO2有利于碳中和;
D.帛是蚕丝制品,属于蛋白质。
16.【答案】B
【解析】【解答】A.一定条件下,乙酸与CuO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乙醇与CuO反应生成乙醛、铜、水,故A不符合题意;
B.丙烷只有一种结构,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结构,故B符合题意;
C.油脂能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能水解为氨基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裂解可生成乙烯和丙烯等烯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氧化铜为碱性氧化物,能够与乙酸反应,加热条件下能够与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丁烷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
C.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或盐),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D.石油裂解可生成乙烯、丙烯等。
17.【答案】A
【解析】【解答】A.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都是电解质,A符合题意;
B.蔗糖和乳糖的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甲烷、聚乙烯、乙炔,氢元素的质量依次减小,三者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小,C不符合题意;
D.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与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中,可能是甘氨酸的羧基与丙氨酸的氨基脱水,也可能式甘氨酸的氨基与丙氨酸的羧基脱水,因此形成两种二肽,而这两种二肽水解时的产物就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结合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分析;
B.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C.依据氢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
D.同分异构体的水解产物可能相同。
18.【答案】D
【解析】【解答】A.“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氨基、羧基,因此能够与酸、碱发生反应导致不耐酸碱,A不符合题意;
B.“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泣”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豆的秸秆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不符合题意;
C.“墨滴”是碳元素的单质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因而具有胶体的性质,C不符合题意;
D.飞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鹅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诗句中涉及秸秆的燃烧;
C、墨是碳单质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
D、飞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9.【答案】D
【解析】【解答】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属于盐析,故A不符合题意;
B. 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使煤综合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聚苯乙烯应由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备的高分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硬脂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饱和的轻金属盐溶液可以是蛋白质发生盐析;
B.煤的综合利用,如干馏、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C.含有C=C的物质可以加聚生成高聚物;
D.分子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20.【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酸中含有醛基,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只能证明混合物中含有醛基,故A错误;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B错误;
C.萃取溴水中的溴可选用汽油,但不能选用植物油,因为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蔗糖水解液显酸性,需要先加λ氢氧化钠中和催化剂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B.重金属盐会导致蛋白质变性;
C.萃取的原理是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D.蔗糖属于二糖,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21.【答案】(1)C5H9NO4
(2)溶液变黄
(3)A
(4)C
(5)8;或
【解析】【解答】(1)谷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9NO4 。
(2)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
(3)A:苯甲酸的羧基常温下能与 溶液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苯甲酸的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苯甲酸中的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氢气加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苯甲酸不与溴水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 三氯蔗糖中含氯元素,先通过水解反应使Cl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然后加入稀硝酸,排除OH-和的干扰,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有氯元素。故答案为C。
(5)碳链含有5个碳,则碳链异构有①、②、③三种。①羧基位于两端一种形式,氨基有2号碳原子和3号碳原子2种取代方式;②羧基有、两种取代方式,则氨基分别有3种;③羧基有1种取代方式,氨基有1种取代,则同分异构体有2+3+3+1=9种,其中1种为谷氨酸,故有8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组峰的T的结构简式为 或 。
【分析】(1)根据结构简式数出谷氨酸的分子式中 C、H、N和O的个数。
(2)根据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解答。
(3)根据苯甲酸的羧基有酸性、羧基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苯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加成解答。
(4)根据—Cl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出Cl-,以及Cl-的检验方法解答。
(5)同分异构体判断方法:先写碳链异构,再写官能团位置异构,最后写物质类别异构。
22.【答案】(1)盐析;甘油或丙三醇;羧基;O=C=O
(2)A;B;B
(3)C;A;CD
【解析】【解答】(1)①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氨,蛋白质会析出,属于盐析,如果向蛋白质中加入硫酸铜等重金属离子,那么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本题答案为盐析;②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反应形成的酯类,所以油脂水解会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本题答案为甘油或丙三醇;③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为氨基酸,氨基酸分子都有氨基和羧基,本题答案为羧基;④二氧化碳的结构中碳和氧形成双键,所以结构式为O=C=O;(2)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为硅单质,二氧化硅是光纤的主要成分,硅酸盐是陶瓷的主要成分,本题答案为A;②合成纤维品类繁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合成纤维种类有锦纶、维尼纶、腈纶、氨纶、涤纶、氯纶、丙纶等;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本题
故答案为:B,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正极反应要得到电子,氧气得电子,本题答案为B;(3)①酸雨包括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与二氧化碳和甲烷无关,所以本题答案为C;②白色污染的控制可以通过减少塑料的使用以及回收利用来减少, BC不正确,焚烧废弃塑料,不仅会污染大气,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本题
故答案为:A;③A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排放,A不正确;B提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B不正确;C电动车比汽油车更加环保,所以应该推广使用电动车,C正确,D购买家用汽车的时候应该要使用小排量的汽车,D正确;本题
故答案为:CD。
【分析】该类型的题目基本为常识题,或者是识记内容的题目,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23.【答案】(1)质谱仪;181g·ml-1
(2)
(3)
【解析】【解答】(1)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质谱仪。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由可知,A中最多可有3个氧原子,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则A为α-氨基酸,分子中含有-NH2、-COOH,由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知分子中还含有-OH,-COOH与-OH个数之比为1:1,即分子中含有1个-COOH和1个-OH,则A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A的摩尔质量为。
(2)根据上述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NH2、-COOH、-OH,不含-CH2-和-CH3,可推得A的结构简式为;A分子中含-OH和-COOH,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3)满足条件: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说明含有-NH2、-OH、-COOH,两取代基在苯环上是对位位置关系;②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CH2OH结构;③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中的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
(1)根据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和A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算出氧原子在分子中最多个数,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可知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羟基,也就是至少有两个氧原子,又因为能够与Na充分反应,所以分子中还有-OH,根据消耗氢氧化钠和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求出氧原子个数,进而得出A的摩尔质量。
(2)聚酯反应实际就是-COOH和-OH反应的过程,根据这一点便可写出化学反应式。
(3)根据同分异构体概念和规则要求即可写出。
24.【答案】(1)显蓝色
(2)c
(3);+3H2→
(4);;缩聚反应
【解析】【解答】(1)淀粉遇碘显示色,据此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方法为: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答案为显蓝色;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故答案为: c;
(3)①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含-COOC-,油脂A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水解的共同产物是,故答案为: ;
②从饱和性分析,油脂A能发生氢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答案为+3H2→;
(4)①由高分子的主链只有2个C可知合成聚丙烯酸钠为加聚反应,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②涤纶中含-COOC-,该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其中能和NaHCO3反应的单体应含有羧基,结构简式是,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
【分析】(1)淀粉遇碘显示蓝色,据此可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2)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3)①油脂A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
②油脂含有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氢化反应;
(4)①由高分子的主链只有2个C可知合成聚丙烯酸钠为加聚反应;
②涤纶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25.【答案】(1)B;C
(2)CH3CH2CH2CH2CH2CH3
(3)H2O
【解析】【解答】(1)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A不正确;
B.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烷与乙烯,B正确;
C.C5H12符合烷烃的通式,一定属于烷烃,所以CH4和C5H12一定互为同系物,C正确;
D.硫酸铜是重金属的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蛋白质会发生聚沉,加水后不能溶解,D不正确;
故答案为:BC。答案为:BC;(2)烃X的蒸气在相同条件下是等体积氢气质量的43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3×2=86,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3.72%,则此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为 =6,分子式为C6H14,若X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则X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H2CH3。答案为:CH3CH2CH2CH2CH2CH3;(3)苯可以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磺酸( ),则表示苯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SO3H取代,被取代出的H-将与-OH结合生成H2O,所以可判断出此反应的另一反应产物为H2O。答案为:H2O。
【分析】(1)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
(2)根据题意可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原子的个数,即可得出分子式,再结合其结构确定其结构简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取代反应的定义来确定另一种生成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醇酚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醇酚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蛋白质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42蛋白质分层作业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42蛋白质分层作业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节 蛋白质精品精练,文件包含42蛋白质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42蛋白质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