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1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2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3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4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5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6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7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08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十六国,温故知新,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视频隋文帝,隋朝的治国措施,视频京杭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修建,视频科举制的流程,科举制的创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陕西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开国皇帝(581年-604年在位)。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灭陈后结束分裂,统一了中国。在位期间他实行五省六部制,减轻赋税,推行均田制,对各族采取招安与军事防御并行策略,开创了“开皇之治”。604年,他在仁寿宫去世,终年64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经济上: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建于605年的含嘉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1.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 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 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作用: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时间:公元605年-610年
    地位: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二长:二千多千米三点:三个城市四段:分为四段五河:贯穿五大水系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评价: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的过程中,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修建原因: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材料二: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
    阅读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教材,说明这是什么制度,并进行评价。
    九品中正制;初期贯彻“唯才是举”方针,选拔了不少人才,后期中正官以门第为品评标准,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制,又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极大程度地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地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积极意义: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凭出身做官的机会);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影响: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杀死,又假传父诏,赐死兄长杨勇,遂即位,年号大业。
    杨广:隋文帝次子,13岁被父亲封为晋王,并受命前往并州做总管。20 岁,统帅军队灭了“陈”政权,并且封存“陈”府库,不贪钱财,交还父亲,后被进封“太尉”,后来又屡立战功,在隋文帝的五个儿子中算是最出色的,深得父爱。
    即位之后的隋炀帝锐意改革,卓有建树
    杨广迁都洛阳。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洛阳。又征集各地的奇材异石运送洛阳。农民被迫运输,许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
    1.好大喜功,大兴土木 2.多次攻打高丽 3.民间饥馑遍野4.百姓为躲避徭役、兵役,自断手足
    杨广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仅第一次 进攻高丽大败,只有2700人逃回。 战事耗费颇大,
    概况: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灭亡原因: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 营造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使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3. 过度的徭役和兵役,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4.隋炀帝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
    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
    征吐谷,讨高丽,用兵力既劳民力,固才冠诸王,然祸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内,后世论名,可与汉武齐功;建东都,修运河,享独乐不与众乐,虽罪在当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泽能至斯民,今朝评绩,当和禹王同辉。 ——摘自网络
    功:锐意进取,卓有建树+从大运河作用分析过:隋炀帝大兴土木,广事征调,到处巡游,挥霍浪费,加强了人民的负担;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人民不堪忍受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1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背景图ppt课件</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视频隋炀帝杨广,隋的建立,公元581年,隋朝的治国措施,隋朝的统治,政治制度,归纳隋文帝的改革措施,科举制的创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制,西晋隋,第二部分,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第三部分,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完美版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钱塘江,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文帝,隋炀帝,初步创立,正式确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精品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