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优秀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1.(2022春·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
D.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答案】D
【详解】A、蜡烛燃烧的产物水与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气中,最终总质量越来越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B、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得出 ,4g木炭最多消耗10.67g氧气,产生14.67g二氧化碳,其中氧气过量,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消耗氧气的质量=40g-24g=16g,故正确。
故选D。
2.(2022秋·安徽宿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答案】B
【详解】A、装置内是空气,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此选项错误;
B、由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因此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此选项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密闭,因此总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由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蜡烛熄灭后氧气有剩余,此选项错误。
故选B。
3.(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校考期中)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发现使得化学科学由定性研究内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反应前后可能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元素的化合价C.原子的数目D.元素的质量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不变。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故A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一定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2022春·江苏南京·九年级统考期中)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0B.乙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乙的质量
【答案】B
【分析】由表格可知:丁在反应前后质量减少了10g,乙在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30g,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0g-10g=20g,故m=10。
【详解】A、由分析可知:m=10,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甲和丁为反应物,乙为生成物,该反应为化合反应,说明乙一定为化合物,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乙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5.(2022秋·天津和平·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答案】C
【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需要在导管处夹一个弹簧夹,防止反应时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此选项错误;
B、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实验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此选项错误;
C、验证氢气的纯度,首先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试管口要朝下,其次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将试管移到酒精灯火焰处点燃,若听到轻微的噗噗声,说明氢气较纯;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此选项正确;
D、套试管夹时应从下往上套,此选项错误;
故选C。
6.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正确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中可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
B.丙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甲、乙、丙三个实验中的天平仍然都保持平衡
【答案】C
【详解】A、用少量水代替锥形瓶底部的细沙,磷不能和氧气接触,不能燃烧,错误;
B、丙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是一个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乙实验中生成铜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正确;
D、丙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天平不平衡,错误。
故选C。
7.(2022秋·河北保定·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是
A.物质种类B.分子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总数
【答案】C
【详解】A、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则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有新分子生成,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改变,故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可能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2秋·云南昭通·九年级统考期中)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的变化,下图是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D.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5种物质
【答案】C
【详解】A、该反应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此选项错误;
B、反应前是2个分子,反应后是3个分子,所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此选项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此选项正确;
D、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共有三种分子表示有三种物质,此选项错误;
故选C。
9.(2022秋·河南驻马店·九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反应前有两种化合物
【答案】C
【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中有一个分子过量,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2:2=1:1,此选项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此选项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中有一种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有一种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此选项错误;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都属于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C。
10.(2022秋·江苏南通·九年级校考期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冰和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详解】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气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气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而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及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6000L氧气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氧气的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但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微观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C.冰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微观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2022秋·江西吉安·九年级统考期中)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是物质一定的单质
【答案】A
【详解】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高锰酸钾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只含一种元素,是混合物,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022秋·山东菏泽·九年级统考期中)新房装修材料产生的甲醛(HCHO)对我们健康不利。如图是某“高压臭氧除醛机”的部分说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除醛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除醛过程元素种类不变
C.除醛过程说明了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除醛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除醛的反应为HCHO和O3反应生成CO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分析正确;
C、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为原子,而不是分子,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该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B。
13.(2022秋·江苏南通·九年级统考期中)古籍《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之”说明该反应需要加热
B.“水银”是指金属银
C.上述反应中可能有硫生成
D.“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化学变化
【答案】B
【详解】A、“烧之”说明该反应需要加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水银”是指金属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丹砂中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可能有硫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积变又还成丹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如图是某物质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B.生成物一定是单质
C.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答案】A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题意;
B、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们均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2秋·上海奉贤·九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答案】D
【详解】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分解,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一开始固体质量不变,后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会减少至零,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故集气瓶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小,但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最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体积的,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3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答案】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4+10+1+25)g﹣(21+10+9)g=0g
【详解】A、物质Y、Z反应后质量增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物质X、Q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反应可表示为X+Q→Y+Z,该反应生成物不是一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B、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上述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X中未测值为零,说法正确;
D、若Q为氧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该反应为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答案:A。
17.(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答案】A
【详解】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该反应在密度容器中进行,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氧气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食盐溶于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022秋·辽宁大连·九年级统考期中)小组同学通过三种方案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方案Ⅱ不能用于验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 。
(2)方案Ⅰ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并盖紧瓶塞,可观察到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是 ;球的作用是 。
(3)某同学采用方案Ⅲ进行三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其中存在问题的一组数据是(填编号) ,判断的依据是 。该反应 (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2) 先膨胀,后变小 使装置密闭并防止气体膨胀冲开瓶塞,缓冲气压
(3) A 反应生成气体,剩余物质的质量应减小 符合
【详解】(1)方案Ⅱ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二者混合后没有新物质产生,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方案Ⅰ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并盖紧瓶塞可观察到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是先膨胀,后变小,因为红磷燃烧放热,使压强增大,故气球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等到红磷熄灭恢复到室温后,压强变小,气球又会变小;气球的作用是使装置密闭并防止气体膨胀冲开瓶塞,缓冲气压;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敞口容器中,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去,使得反应后测得的质量变小,故A数据存在问题,B、C数据没有问题,该反应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丙三个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变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甲组实验中,反应前用天平称出装置的总质量,用滴管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反应后会观察到天平 平衡(选填“仍保持”或“失去”)。
(2)乙组实验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进行了实验,反应前用天平称出装置的总质量,用滴管向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后会观察到天平 平衡(选填“仍保持”或“失去”),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通过甲、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丙组实验中,反应前用天平称出装置的总质量,然后将盐酸倒入烧杯中,反应后天平 平衡(选填“仍保持”或“失去”),其原因是 。
(5)从微观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 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6)对丙组实验进行反思,对该实验装置改进的方法是 。
【答案】(1)仍保持
(2) 仍保持 催化
(3)等于
(4) 失去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到空气中
(5)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 ①③⑥
(6)将实验装置改成密闭容器
【详解】(1)甲组实验中,由于反应前后锥形瓶是密闭的,没有物质进入和逸出,所以反应后会观察到天平仍保持平衡。
(2)乙组实验中,由于反应前后锥形瓶是密闭的,没有物质进入和逸出,所以反应后会观察到天平仍保持平衡。
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过程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3)通过甲、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丙组实验中,由于烧杯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天平失去平衡。
(5)从微观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故填:①③⑥。
(6)对丙组实验进行反思,对该实验装置改进的方法是将实验装置改成密闭容器,以免生成气体逸出。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40
30
25
反应后质量/g
m
70
30
1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H2的纯度
自上向下套入试管夹
A
B
C
D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B.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的测定
C.食盐溶解前后质量的测定
D.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编号
A
B
C
反应前/g
55.7
55.6
55.8
反应后/g
56.5
54.2
53.6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1158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1158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精品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a href="/hx/tb_c1157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精品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