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节 反应热课后作业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并且△H<0的是
A.CaO与水反应B.浓硫酸稀释
C.锌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只是固定小烧杯的位置
B.如果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混合后可用温度计轻轻搅拌
C.实验时应慢慢把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内筒中
D.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固体,则所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4.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绿色赋能,零碳办赛。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B.使用能量可回收型的电梯
C.场馆门窗设计采用自然通风D.鼓励市民自驾汽车观看比赛
5.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为(y-x)kJ
B.断裂1 ml H—H键和1 m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l H2(g)和1 ml Cl2(g)的总能量
6.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2H2(g)+O2(g)=2CO2(g)+H2O(l)△H=+2bkJ/ml
B.C2H2(g)+O2(g)=2CO2(g)+H2O(l)△H=-2bkJ/ml
C.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l
D.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l
7.已知充分燃烧a乙炔气体时生成1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热量b,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C.由C(石墨,s)=C(金刚石,s)反应吸热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向蔗糖中加入浓H2SO4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
9.已知的氢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B.活化能越大,表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高
C.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D.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11.101kPa时,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可表示燃烧热的是
A.C(s)+O2(g)=CO(g) ΔHB.H2(g)+O2(g)=H2O(g) ΔH
C.Na(s)+Cl2(g)=NaCl(s) ΔHD.C2H5OH(1)+3O2(g)=3H2O(l)+2CO2(g) ΔH
1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吸收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1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②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③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④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反应
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
A.②④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④⑤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kJ·ml-1,则CH3OH(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 CO2(g)+2H2O(g)ΔH=-192.9kJ·ml-1
B.OH-(aq)+H+(aq)= H2O(l)ΔH=+57.3kJ·ml-1(中和热)
C.2H2(g)+O2(g)= 2H2O(g)ΔH=-483.6kJ·ml-1(反应热)
D.2NO2=O2+2NOΔH=+116.2kJ·ml-1(反应热)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涉及吸热反应
B.已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苏轼:“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主要涉及吸热反应
D.灼热的炭与 CO2的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15.00mlB.用pH 试纸测量次氯酸钠溶液的pH为12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NaOH溶液应该稍过量D.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为10.35克
17.下列说法或表示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B.C(金刚石,s)=C(石墨,s) △H=-1.19kJ·ml-1,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含1m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
D.在101 kPa下,2 g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H2O(l) △H=-285.8kJ·ml-1
18.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c)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的ΔH偏小
19.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B.已知C(石墨)=C(金刚石) △H>0,则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C.由H+(aq)+OH−(aq)=H2O(l);△H=−57.3kJ⋅ml−1,可知:含1m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已知H2燃烧热△H=−285.8 kJ⋅m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 △H=−285.8 kJ⋅ml−1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热指25℃、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B.已知稀溶液中, ,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放出57.3kJ热量
C.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1.下列关于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等量的盐酸或醋酸时,反应热相同
B.为了保证反应充分,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入酸中
C.实验时使用金属搅拌棒,则测定的反应热的数值偏小
D.根据反应前后的温差和比热容即可计算反应热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升高温度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所以反应速率加快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搅拌棒三种
D.等量的CH4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形成燃料电池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B.热量是指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的能量
C.用量热计测定50mL0.50ml/L盐酸与50mL0.55ml/LNaOH的反应热,需要测量2个温度
D.内能是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焓变等于该反应的热效应
B.焓变的符号是
C.焓变的单位常用
D.浓硫酸溶于水是吸热反应
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Ⅰ.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
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
④混合溶液后,用环形金属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⑤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
Ⅱ.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⑥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⑦若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中和热为
⑧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高于
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⑩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⑪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如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A.7B.8C.9D.10
二、填空题
26.燃烧热概念:在101kPa时,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时所放出的热量。
27.1 m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8.某实验小组用溶液与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共需要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则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 。
(3)硫酸稍过量的原因是 。
(4)请填写下表中的平均温度差:
(5)近似认为溶液与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则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取小数点后一位)。
(6)上述实验结果与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量取溶液时仰视读数
B.为了使反应充分,向酸中分次加入碱
C.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D.用铜丝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
终止温度
平均温度差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参考答案:
1.C
【详解】A.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价态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浓硫酸稀释过程不存在化学反应,故B不选;
C.锌粉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存在价态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过程放出热量,△H<0,故C选;
D.炭与CO2反应生成C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故D不选;
故选:C。
2.D
【详解】A.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A错误;
B.温度计不能用作搅拌器,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B错误;
C.为防止热量散失,实验时需把氢氧化钠溶液一次性倒入盛有硫酸溶液的内筒中,减小热量损失,C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属于放热过程,所以最终所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且反应条件可以省略,A错误;
B.H2的燃烧为放热反应,物质的聚集状态及ΔH都有标注,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B正确;
C.反应热的单位为kJ/ml, C错误;
D.C的燃烧为放热反应,ΔH应为负值,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都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赋能,零碳办赛的理念,A项正确;
B.使用能量可回收型的电梯,可节约能源,符合绿色赋能,零碳办赛的理念,B项正确;
C.场馆门窗设计采用自然通风,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可节约能源,符合绿色赋能,零碳办赛的理念,C项正确;
D.鼓励市民自驾汽车观看比赛,汽车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废气,不符合绿色赋能,零碳办赛的理念,D项错误;
故选D。
5.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断键要吸收能量,所以断裂1ml H-H键和1ml Cl-Cl键吸收x kJ能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断裂2ml H-Cl键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2ml HCl的总能量低于1ml H2和1ml Cl2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说明ag乙炔的物质的量为0.5ml,其完全燃烧放出热量bkJ,则1ml乙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bkJ,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H=-2bkJ/ml。
故选B。
7.B
【详解】已知充分燃烧a乙炔气体时生成1m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说明乙炔的物质的量为0.5ml,其完全燃烧放出热量bkJ,则1ml乙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2bkJ,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2(g)+O2(g)=2CO2(g)+H2O(l) 。
故选B。
8.B
【详解】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是因为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出二氧化氮,溶于硝酸溶液导致,可知硝酸不稳定,故A正确;
B.等质量的硫蒸气的能量高于硫固体,两者完全燃烧时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B错误;
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热,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物质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正确;
D.蔗糖中加浓硫酸,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蔗糖中的H、O脱去,生成碳单质,因此出现发黑现象,故D正确;
故选:B。
9.A
【分析】的氢气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据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A.,反应焓变为,A正确;
B.,反应焓变为,B错误;
C.,反应焓变,而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需吸热,则的反应焓变,C错误;
D.,反应焓变,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断裂化学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所以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
B.活化能越大,说明反应断裂旧化学键需要克服的能量越高,故B正确;
C.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C正确;
D.焓变与反应的始态、终态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11.D
【分析】燃烧热指1ml物质与氧气进行充分燃烧,产生稳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
【详解】A.反应C(s)+O2(g)=CO(g) ΔH中,产物为CO,表明燃烧不充分,则ΔH不表示燃烧热,A不符合题意;
B.反应H2(g)+O2(g)=H2O(g) ΔH中,反应产物水呈气态,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B不符合题意;
C.反应Na(s)+Cl2(g)=NaCl(s) ΔH中,助燃剂为Cl2,不是O2,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不符合题意;
D.反应C2H5OH(1)+3O2(g)=3H2O(1)+2CO2(g) ΔH中,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C元素转化为CO2、H元素转化为H2O(l),此时的反应热属于燃烧热,D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A.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吸热反应,A错误;B. 化学变化时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需放出能量,B错误;C.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D.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以是光能或电能等,D错误,答案选C。
13.D
【详解】①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正确;②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是放热反应,错误;③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是放热反应,错误;④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吸热反应,正确。答案选D。
14.C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状态;燃烧热指1m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物质所放出的热量,故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观察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及生成物的状态,依此解答。
【详解】A.液态水才是稳定物质,故甲醇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错误,A错误;
B.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故ΔH=-57.3kJ·ml-1,B错误;
C.氢气燃烧放出热量,且标明了物质的状态,故反应方程式2H2(g)+O2(g)= 2H2O(g)ΔH=-483.6kJ·ml-1正确,C正确;
D.该反应未标明物质的状态,不属于热化学方程式,D错误;
答案选C。
15.B
【详解】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涉及到燃烧,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则石墨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
C.向燃烧的煤上泼水,碳在高温条件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CO两种可燃性气体,此反应是吸热反应,可燃性气体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使铁矿石熔化,描述的是用煤炼铁,此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16.C
【详解】A.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因为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乳胶管,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A错误;
B.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会使pH试纸褪色,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应该用pH计,故B错误;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为了确保定量的HCl溶液完全被中和,所用NaOH溶液稍过量,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故C正确;
D.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10.35g的食盐,故D错误。
故选C。
17.C
【详解】A. 气体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硫蒸气放出的热量较多,A项正确;
B. 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正确;
C.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浓硫酸溶于水,C项错误;
D. 燃烧热指的是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1m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285.8 kJ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H2O(l) △H=-285.8kJ·ml-1,D项正确;
答案选C。
18.D
【详解】A.与氯化铵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物用量相同,释放出的热量相同,故B错误;
C.铜质搅拌棒导热效果较好,会导致反应放出的热量有损失,故C错误;
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NaOH固体在溶解过程中放出热量,导致放出热量偏多,ΔH偏小,故D正确;
答案选D。
19.B
【详解】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放热,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故A错误;
B. C(石墨)=C(金刚石)△H>0,反应吸热,说明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则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B正确;
C. 含1m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l NaOH的溶液混合,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吸热热量,反应放出热量小于57.3 kJ,故C错误;
D. 由燃烧热的定义可知,1m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 kJ•ml-1,故D错误;
答案选B。
20.A
【详解】A.由燃烧热定义可知,燃烧热指的是在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故A正确;
B.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醋酸电离需要吸热,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B错误;
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知,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 =-akJ/ml,故C错误;
D.反应条件与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无关,需要加热发生的反应可能为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也可能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21.C
【详解】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电离过程应该吸收热量,所以所测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偏小,故用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等量的盐酸或醋酸时,反应热不相同,A错误;
B.为了保证热量不流失,将NaOH溶液一次快速加入酸中,B错误;
C.实验时使用金属搅拌棒,金属导热,会导致热量损失,则测定的反应热的数值偏小,C正确;
D.根据比热容公式进行计算:Q=cm△t,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由Q来求反应热,D错误;
答案选C。
22.C
【详解】A.KClO3溶于水后自身电离产生阴阳离子,溶液导电,所以KClO3是电解质,而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电离产生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使溶液导电,所以硫酸的电解质,而三氧化硫的非电解质,选项A错误;
B.升高温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几率,所以反应速率加快,但不会降低反应活化能,选项B错误;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用于盛放溶液,温度计用于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环形玻璃棒搅拌棒用于搅拌使反应充分,选项C正确;
D.甲烷与氧气形成燃料电池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甲烷在氧气中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二者放出的热量不同,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3.C
【详解】A.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氟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不仅能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防止牙齿表面溶解,还能促进釉质的再矿化,抑制致龋菌繁殖,故A正确;
B.是指当系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热学平衡条件的破坏,也即来源于系统与外界间存在温度差时,就称系统与外界间存在热学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有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这时所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故B正确;
C.用量热计测定中和热时,需要测定混合前稀酸的温度、稀碱的温度和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所以用量热计测定50mL0.50ml/L盐酸与50mL0.55ml/LNaOH的反应热,需要测量3个温度,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应该包括其中所有微观粒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和原子核内部的核能等能量的总和,受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故D正确;
故选C。
24.D
【详解】A.恒压条件下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变化过程中的热效应,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焓变的符号是△H,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焓变的单位通常是kJ/ml,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是物理变化,且该过程放热,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5.A
【详解】①为了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采用浓度稍大的溶液,使碱稍稍过量,正确;
②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可以有效保证热量不散失,正确;
③混合溶液时,应将溶液迅速一次性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防止热量损失,正确;
④金属搅拌棒导热能力太强导致热量散失,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玻璃搅拌器),错误;
⑤中和热实验需要记录反应前酸、碱温度和反应后溶液温度,故单次实验需要记录3次温度计读数,正确;
⑥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错误;
⑦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并不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时就可以,浓溶液的反应不符合要求,错误;
⑧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吸热,如果有一元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其中和热所放出热量一般都低于,错误;
⑨现阶段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正确;
⑩燃煤发电是从煤中的化学能开始的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主要包括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正确;
⑪利用高纯单质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如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正确;
故选A。
26. 1ml 指定产物
【详解】燃烧热是指在101kPa时,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C为CO2(g)、H为H2O(l)等]时所放出的热量,故答案为:1ml;指定产物。
27.Cu(s)+O2(g)=CuO(s) =-157 kJ/ml或者2Cu(s)+ O2(g)=2CuO(s) =-314 kJ/ml
【详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知,放热反应小于0,与方程式计量系数成正比,故1 m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2(g)=CuO(s) =-157 kJ/ml或者2Cu(s)+ O2(g)=2CuO(s) =-314 kJ/ml,故答案为:Cu(s)+O2(g)=CuO(s) =-157 kJ/ml或者2Cu(s)+ O2(g)=2CuO(s) =-314 kJ/ml。
28.(1)10.0
(2)环形玻璃搅拌棒
(3)使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
(4)4.0
(5)
(6)BCD
【详解】(1)若实验共需要400mL NaOH溶液,实验室在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用500mL容量瓶来配制即配制500mL 0.50ml/L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为,其质量为;
(2)实验中需要的装置最重要是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因此图中装置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3)硫酸稍过量的原因是主要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将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减小实验误差
(4)根据终止温度和开始平均温度算出第一次温度差为4.0,第二次温度差为6.1,第三次温度差为3.9,第四次温度差为4.1,很明显第二次数据是个错误的数据,舍去,取另外三次的平均值为4.0,故答案为4.0;
(5)将数据代入公式,故答案为
(6)A. 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氢氧化钠溶液多,放出的热量多,计算出的数字偏大,故A错误;
B. 可以向酸中分次加入碱,放热热量会散失一部分,温度计上升减小,计算出的数字偏小,故B正确;
C.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放出的热量会散失一部分,温度计上升减小,计算出的数字偏小,故C正确;
D. 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铜丝会传热,放出的热量会散失一部分,温度计上升减小,计算出的数字偏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CD。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反应热综合训练题</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反应热精练</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