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2《化学方程式》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2877/0-17216476460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2《化学方程式》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2877/0-17216476461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1.2《化学方程式》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02877/0-17216476462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环节一:真实情景引出课题。
教学环节二: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环节三: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环节四: 比较反应热的大小关系
教学环节五:课堂检测和作业布置
教学环节六:板书设计
教学环节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题: 1.1.2 热化学方程式
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二
教学内容
教材
分析
教材先从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紧接着,通过“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活动,了解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的原理来说明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本质原因。在学习了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方法,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书写,并进行适当练习。对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学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关系
[素养目标]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从能力变化的角度体会物质的量与能量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反应和实际操作能力,大多思维活跃,对旧的内容有一定的掌握。当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总结、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与验证。使学生在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中,既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又能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探究与验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入新课: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以下场景的热能都是由什么物质提供的呢?展示相关资料及图片
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1: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如何表示一个具体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呢?问题2:如何定性和定量地表示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呢?
激发兴趣和学习热情。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会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熟练掌握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和要求是学好能量变化一章的关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投影】展示热化学方程式
2.【热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的意义】
(1)热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表示其物质的量 ,因此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分数。
(2)化学计量数改变,反应热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ΔH 数值与正反应的ΔH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的意义:只能表示物质的量
3.【ΔH 的单位中“ml-1”的含义】
“每摩尔反应”
【思考讨论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思考讨论2】请对比分析普通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和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所表达的意义。
【写一写】
写出2H2(g) + O2(g) = 2H2O(l) ΔH =﹣571.6 kJ/ml 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完成课堂练习】
微观问题宏观化,帮助理解和探析
知识问题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巩固所学,检测目标达成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引出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焓也不相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①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固体s、液体l、气体g、溶液aq)
②不需要标记“↓”和“↑”,
③不用写“点燃”“加热”等引发条件
(3)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25℃,101 kPa 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不注明。其他温度和压强要注明。
(4)用△H表示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①ΔH 只放右边,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kJ/ml
②ΔH 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③系数仅仅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 故系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个数;
“五查”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
①看方程式是否配平;
②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③看ΔH 变化的“+”、“-”是否正确;
④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 kJ·ml-1;
⑤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相对应
【探究1】对比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说一说为什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探究2】总结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思考讨论3】
(1)已知 N2(g)+3H2(g) =2NH3(g) ΔH =﹣92.4kJ/ml,那么,1 ml N2与3 ml H2充分反应,放出92.4kJ的能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已知H2(g)+I2(g) 2HI(g) ΔH=-14.9 kJ·ml-1,把1 ml的H2和1 ml I2在该温度和压强下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是14.9 kJ吗?
【完成课堂练习】
微观问题宏观化,帮助理解和探析。
通过归纳总结,强化学法指导。
巩固所学,检测目标达成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点拨】比较△H大小的方法
比较大小时,要包括所含的__+____和__-____
(1)吸热反应的肯定比放热反应的大
(2)同一放热(吸热)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大,放出(吸收)的热量越多,△H的值越小(越大)
(3)燃料的燃烧,其他条件相同时
①燃烧产物越稳定,放出热量越多,则△H越小
②燃料状态为气、液、固,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少,则△H依次增大
【探究3】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H1 、△H2 的大小。
【完成课堂练习】
知识问题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巩固所学,检测目标达成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检测】
1.已知:H2(g)+Cl2(g)===2HCl(g) ΔH=-183 kJ/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氯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氯气,吸收183kJ热量
B.1ml氢气与1ml氯气反应生成2ml液态氯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183kJ
C.在相同条件下,1ml氢气与1m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氯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放出183kJ热量
2.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21.88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 + H2O ==CO + H2 ΔH =+131.3kJ·ml—1
B.C(s)+ H2O(g) =CO(g) + H2(g)ΔH =+10.94kJ·ml—1
C.C(s)+ H2O(g) =CO(g) + H2(g)ΔH = -131.3kJ·ml—1
D.C(s)+ H2O(g) =CO(g) + H2(g)ΔH = +131.3kJ·ml—1
3.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l) ΔH=-50 kJ·ml-1。下面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 Δ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 ΔH2
③Sn(s,灰) Sn(s,白) ΔH3=2.1 kJ·m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1>Δ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作业布置】
自我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并以思维导图或者材料收集等形式整理。
完成课后提升题。
预习下一节内容燃烧热,并完成导学案
巩固所学,检测目标达成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能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1.书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用△H表示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4.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三、比较△H大小的方法
总结本课知识点,及时发现问题
理论性知识,方便学生梳理本课知识点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侧重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因此要特别注意讲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评价任务一:学生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评价任务二:学生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评价任务三:学生掌握反应热的大小关系
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等奖教案</a>,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胶体的制备及性质,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实验准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习过程,教学反思,观察、思考、回答,概念自学,思考、回答、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思考交流,学生活动,获取概念,观察分析, ↑↓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