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盘古阳刚、伟岸、神圣,拥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是神话中的华夏文化始祖。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巨人盘古沉睡其间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开头部分。第二部分(2-5自然段)讲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是故事的经过,也是课文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故事的结局。
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盘古在混沌的世界中产生,天生神力,与天地同长,身体化为万物,都是那么神奇,让人不可思议。课文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具体描写,劈开天地时不同物质“缓缓上升”“慢慢下降”,采用对称的描写,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非常神奇;盘古倒下后身体化为风云雷雨,日月山川,花草树木,用了连续相同的句式进行描写,一幅幅画面,神奇无比,读来朗朗上口。课文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美德。课文上方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盘古“混沌中沉睡”“开天”“顶天立地”“化为万物”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本课有三道课后练习题,第一题: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这是在学生一单元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要求,旨在培养阅读能力,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人物形象。第二题: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本题意在梳理故事的重点情节,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简要复述的框架。第三题是选做题:收集中国的神话故事读一读,然后讲给同学听。这部分的教学,可联系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让学生根据推荐找相关的书籍来阅读,也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中国神话故事,然后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多读几遍,做好讲故事的准备,最后开展“我喜欢的中国神话”故事会。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7个生字,读准随文注音5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 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边读边想画面,说出课文神奇的地方。
难点: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神话传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我们将举行“神话传讲人”讲故事系列活动,按照评价标准评星,总评得到5颗星以上即可获得“神话传讲人”称号。
板块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任务一: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词语
黑乎乎 睁眼 翻身 缓缓 上升 下降 血液 汗毛 茂盛 雨露 精疲力竭 奔流不息 滋润万物
2、 复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起因:天地没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在混沌中沉睡。
经过:盘古先用神斧劈开了天地,又撑在了天地之间不让天地合拢,累倒后身体化为万物。
结果: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整体感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文大致内容的理解程度。)
板块二:品读交流,感受神奇
任务二: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
1.默读课文,用“_____”画出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进行批注。
2.交流句子,想象画面,感受神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环境神奇:人类居然把没有分开的天和地想象成一个大鸡蛋,模糊一团又连成一片,与我们现在的天空清朗、大地辽阔多么不同啊,这个想象太神奇了。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时间神奇:人生百年都很难得,更何况是一百八十个一百年,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啊,真让人觉得神奇。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力量神奇:多么神奇的力量,居然能将混沌一片的宇宙劈开。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变化过程神奇:“大鸡蛋”碎了以后,本来混沌一片的宇宙却自然分成轻而清、重而浊两类,而且一个上升一个下降,这个分离的过程多么神奇有趣啊!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身体变化神奇:盘古的身体竟然能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地之间,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高大的形象!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居然变成了星辰万物,而且“身体部位”与“变成的事物”之间还有一定的相似性。故事的想象真是又合理又神奇。
3.聚焦第5自然段,师配乐范读第5自然段,想象一下,盘古的头发、牙齿、肌肉、筋脉等又会变成大自然中的什么呢?
他的___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_____;
他的___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______;
……
——示例:他的头发变成了煤和石油,他的牙齿变成了矿石,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壤,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皱纹变成了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盘古在混沌的世界中产生,天生神力,与天地同长,身体化为万物,都是那么神奇,让人不可思议。在这一环节中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做到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学。教学第5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盘古化为万物的神奇画面。师范读第5自然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再通过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轮换读、自由等方式,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模仿课文中“他的变成了”句式,描绘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任务三:借助重点词句,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1.借助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线索和天地变化的关键词。
2.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进行评价。
3.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盘古?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这一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盘古的力大无比。
——从盘古身上看到了勇敢,他敢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盘古头顶天,脚踏地,多么高大的形象!
——盘古不怕困难,因为撑着天地是很累的,他没有被困难吓倒。——盘古有坚强的毅力,一直撑在天地间,直到天地成形了才倒下。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盘古的身体倒下后变成了星辰万物,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一段让我感受到了盘古的勇于献身、无私奉献。
——在盘古身上看到了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舍己为人。
小结:课文通过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力大无穷、勇于开创的英雄形象,赞美了他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盘古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想象盘古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对课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感受后,可引导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任务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中国神话传说》了解故事内容,画出你认为想象奇特的地方。
(设计意图:以篇带本,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让学生认识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作业自助餐
共性餐:
1.书写盘古开天地生字词;
2.把《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弹性餐:
制作盘古人物形象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导入,课题质疑,初读课文,理解开天地原因,提炼“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等奖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