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课件教案 课件 17 次下载
- 语文园地三(课件+教案) 课件 18 次下载
- 13.精卫填海(课件+教案) 课件 29 次下载
- 14.普罗米修斯(课件+教案+视频) 课件 21 次下载
- 15.女娲补天(课件+教案) 课件 24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获奖课件ppt
展开12. 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和“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混沌”“巍峨”等词的词义。
2. 通过提出问题并思考,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并体会关键语句,说出课文中的神奇的地方。
3. 能抓住文章描写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神话丰富的想象力。
4.能初步感受创世神话是祖先对宇宙和自身的初步思考,激发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朗读感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四、课时分配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神话导入,提出问题
1.教师科普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对于大家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你对盘古开天地的说法有过疑问吗?老师一直也没明白,在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的时候,盘古是从哪儿来的呢?
2.学生由提问打开思路,尝试质疑,自由表达。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可以针对文章的部分内容,也可以针对整体,可以从内容、方法、联系生活经验等不同角度提问。
(二)图文对照,梳理顺序
1.找一找相对应的段落。
(1)出示课文5幅插图,请学生找一找每一幅图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些段落。
(2)学生交流后汇总呈现。
(3)小结。对照插图,找到对应的语段,才能更好地读懂内容。
2.概括各部分故事内容。
(1)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每幅画面的内容。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事件进行简要概括。
3理清故事顺序。
(1)借助插图和对应段落,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整理。
①起因—宇宙一片混池;
②经过一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③结果一盘古创造世界。
(3) 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试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天地还没有分开时,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盘古醒来后拿起斧头向黑暗劈去,使天地分开,然后头顶天,脚踏地,直到天地形成,累得倒下。最后盘古的身体化成了美丽的世界。
4.方法提炼。
借助图文对照的方式来读课文,能更快、更准确地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任务一:品神奇,悟形象
【设计意图:神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在脑海里“画画”,从一段段的文字中读出不同的画面。抓住这两个自然段中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对重点句子进行品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受盘古力大无比、勇于开创的伟岸形象。】
导入: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哟!
(学生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老师也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语:一开始黑乎乎的世界,居然变成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样的神话故事实在是——(随机板书:神奇)
- 这个创世神话神奇在哪里?请默读课文,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用“——”画出来。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读句子,说感受)
(1)预设一:悠远绵长的生命。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①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盘古生命的悠长。
②像这样的表示时间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2)预设二:凡常不凡的工具。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①发挥想象,猜猜斧头从何而来。
②比较生活中的斧头与文中的斧头的不同用途,感受非凡之处。盘古用斧头一劈,带来的变化是天和地分开,宇宙第一次出现天和地,盘古真是力大无比。
③补充课外资料,了解“斧头”真正的由来。
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神并非凭空幻想的东西,而是以现实人物为原型的。《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流传至石器时代,开始出现斧、凿等劳动工具。后人在传颂盘古神话时不断地加以丰富与补充,渐渐地,盘古有了开天辟地的得力工具一斧子,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祖先们以劳动创造世界的美好愿望。《盘古开天地工具的由来》
(3)预设三: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了呢?
预设:“翻身坐”是普通的行为,带来的变化是像个“大鸡蛋”的宇宙“裂开了一条缝”,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神奇事情。
(4)预设四:所向披靡的力量。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扰。
①汇总。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汇总以上句子。
②这些句子主要通过哪种描写来表现盘古的力量无穷?(着重体会“坐”“劈”“顶”“踏”“撑”这些动作中所蕴含的无穷、神奇的力量)
③朗读体会,表达感受。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5)他的身体能无限制地生长,长久地撑在天和地之间,盘古真是天生神力啊!
①悟盘古形象。
预设:不变的是——盘古的动作、决心、坚持不懈、造福人类的精神……
②激情引读。
师:一百年过去了——
生: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师:一千年过去了——
生: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师:一万八千年过去了——
生: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过渡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虽然盘古倒下了,但他的身体却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6)预设五:神奇宏大的变化。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①发现一:紧扣“随着”“跟着”,结合课文插图发现盘古的变化与天地的变化紧密结合。
②发现二:紧扣“每天”“一丈”,体会这样的变化是无止境的。
③朗读体会,表达感受。
小结。想象神奇是神话故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创世神话中,想象更是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悠远绵长的生命、凡常而不凡的工具、所向披靡的力量、神奇宏大的变化,这些神奇的想象展现出盘古创造世界的宏大情景。
4.比较语言,体会“合理”
故事中尽管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但这些想象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比较下面两组语言,你认为哪种想象更合理?
(1)①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②轻而清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提问:这句话中藏着几对反义词和近义词,找一找。
追问:你见过“清”的什么?“浊”的什么?
点拨:“清”的意思是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浊”的意思是水、空气等含杂质,不清洁,不干净。
追问: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神奇。原文中的这些反义词形成了对比,写出了天与地的区别和产生的不同变化。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提问:从“多少年、终于、精疲力竭”这几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为了天地成形,盘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追问: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精疲力竭”:你什么时候也有过“精疲力竭”这种感受呢?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朗读:他呼出的气息——(女生接读: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以下接读的方式相同: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
◎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展开想象读:想象自然界的风、云、太阳、月亮、江河、雨露等带给我们的美妙感受,再自由读这一个自然段。
(4)引导描绘想象中的画面: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可能变成什么?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他的__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__。
过渡语: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6.学习第6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提问: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总结全文。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
任务二:讲故事,现神奇
【设计意图:讲述故事的过程不仅是课文语言的内化过程,还是学生的听、读 、思、记等能力的训练过程。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借助图片及关键词讲述,能降低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的难度,让学生敢于讲,学会讲,人人讲。】
1.借助插图讲述故事的具体过程。
(1)出示四幅插图盘古沉睡、盘古开天辟地、盘古顶天立地、盘古化为万物。
(2)结合插图,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1)用“____”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提示: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和地分开后、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倒下以后。
(2)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故事。
3.分小组讲故事。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这篇神话故事,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设计
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地 顶天立地 创造宇宙
身化万物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的创世神话之一,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教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多途径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用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初步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给四幅插图取名字,再一次梳理盘古开天地的经过,形成清晰的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以时间为线索去讲故事,帮助学生学习有条理地表达。
2.多策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借助提取重要信息的策略,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包括神奇的情节、神奇的景象等,习得提取、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借助提问、比较的策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感受盘古的天生神力,感受天地的分开是那么神奇,那么让人不可思议。借助朗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地朗读,从而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盘古开天地授课课件ppt,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2 盘古开天地授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盘古开天地,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12 盘古开天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话故事怎么读,茂密的森林,高耸的山脉,坚硬的山石,连绵起伏的山丘,肥沃的土地,古文盘古开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