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设计理念及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统 计知识的起始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统计量。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 图、单式统计表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内容的学习主 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本质,能够正确求解平均数,学习本课对学生后续学习统计知识起着重要的影响。平均数是一个常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统计量,它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增强用统计量描述客观事物的随机现象的能力。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继续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类推分析,给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通过该内容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更便于直观形象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同时为后续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移多补少的操作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了解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具有虚拟性、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等特点。
3.从平均数中感受一组数据的变化规律,把握事物的总体水平,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经历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现平均数具有判断、预测、决策作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问题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来聊聊运动吧!谁来跟我们说说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师:看来都是热爱运动的孩子。同学们,在我们学校,有一支体育组他们正
在开展投篮比赛,看,比赛多激烈呀。(播放投篮视频)
师:从这样的两幅条形图里,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男生队1号投了5个篮球,2号投了9个篮球,3号投了6个篮
球,4号投了8个篮球;我知道了女生1号投了11个篮球,2号投了4个篮
球,3号投了6个篮球,4号投了5个篮球,5号4个。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哪一队的成绩好?为什么?
学情预设:1.女生队好,总数多。2.女生队好,最高分高。3.男生队成绩
好。
师:比总数公平吗?
学情预设:不公平,因为两队人数不相等。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孩子们看人数相等吗?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比 总个数,那人数不相等的时候比总个数公平吗?那同学们,我们来比两队的
最好成绩呢?男生队最好成绩低于女生队的最好成绩,所以我说女生队赢,
这种说法又公平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不公平。
师:一个人的成绩能代表一个队的投篮水平吗?那到底应该怎么比才公平
呢?
学情预设:应该求出男生队和女生队的平均数。
师:平均数是一个新词。关于平均数你想知道什么?
师:平均数在这里就表示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那这种比法公平吗?我们今
天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平均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引导学生时突出了“不公平”三个字,让学生体会平
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更深刻。
探究理解新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1.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我们先来试一试怎样才能找到男生队平均每人投进几个球呢?
(1)动手操作,移多补少。
①活动要求:两人为一组,在条形统计图上画一画,移一移,看看男
生队平均每人投进几个球?
抽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②思考:移来移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情预设:使得每个男生投篮的个数同样多。
③提问:仔细观察,移补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情预设:男生队投篮总数没变,人数没变。每个男生投篮的个数变了。
师:对,他们的人数总数都没有变。同学们看这样的移动只是小组
内部成员之间做调整,对集体的成绩没有影响。而每份的个数变了。
师:像这样为了把每个人投进的变得相同我们移动多的补给少的,
谁来给这种方法取一个名字?
学情预设: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2)计算平均数,求和平分
师:孩子们,生活中所有类似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摆一摆,移多补少
来解决吗?平均身高、平均体重该怎么办呢?
学情预设:还可以直接计算。
师:在学习单上列算式算一算男生队平均每个人投进去几个?
学生分享。
教师板书:
(5+9+6+8)÷4
=28÷4
=7(个)
总数÷分数=平均数 这种方法叫做求和平分。
2.理解感悟平均数的意义。
(1)提问:对比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都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都是在求平均数。
(2)小结:数学上,我们把得到的这个同样多的数叫作一组数据的平均
数。这里我们就说 7 是 5、9、6、8 这几个数据的平均数。
(3)思考:平均数 7 在这里表示什么?平均每个人投的篮球都是 7 吗?
请你们把每个人实际投进的个数和 7 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讨论)
师:平均数并不是每个人实际投中的个数,而是我们相当于把四个
人投进个数总和起来再平均分成四份得到的,是为了代表男生队的整体水平
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用条虚线来表示平均数。
(板书:整体水平)
3. 探究平均数的特点。
(1)估算女生队的平均成绩。
师:那么女生队平均每人投进几个球呢?不着急计算,我们来估一
估吧。谁来估一估平均每人可能投进几个?
师:我估 11 个,可能吗?追问:为什么不可能啊?那我改一个吧?
4 可能吗?为什么又不可能?
学情预设:因为最多的补给少的以后,最少的就变多了,最多的就
变少了。 师:那谁知道平均数在谁和谁之间呢? 学情预设:平均数在 4 和 11 之间.
(2)自主计算女生队的平均成绩。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到底猜的对不对呢,赶紧计算验证验证好吧。
师:我们发现平均数比一组数据的最大数要小,比最小数要大。它
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我们才能
通过移多补少找到平均数。(板书:最小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免费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内容,课时目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共1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平均数平均数免费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探索新知,牛刀小试,拓展练习,巩固新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