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题是物体的运动,而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科学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学会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科学殿堂的第一步。同时长度测量时需要的认真、细致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按实际测量进行事实记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课文最后还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让人豁然开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接触过长度和时间不规范的测量,想让学生规范测量难度比较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会,上课就不再认真听讲、参与教学活动;
2、多数学生对单位的换算掌握不牢,需要重点强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能估测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能正确读数;
2、掌握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掌握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3、知道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估测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能正确读数;
2、掌握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掌握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3、知道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
4、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难点
1、在使用测量工具时,注意量程、分度值、0刻线;
2、单位换算;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出示对比图片,引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回顾旧知:(7min)
1、长度单位及换算
2、时间单位及换算
练习1
三、长度测量:(15min)
1、测量前要“三看”:
量 程:测量范围
分度值:相邻两刻线间距离(决定测量精度)
0刻线:测量起始位置。
2、测量过程强调:
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带单位。
3、学生活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课本、作业本长宽
4、常见长度估测:
练习2
四、时间测量(10min)
1、学生看图回答“三看”:
量 程:
分度值:
0刻线:
2、停表使用方法:
3、学生活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课本、作业本长宽
五、误差和错误:
练习:3
六、练习及检测题
练习:1、
2、 (见课件)
3、
检测: (见课件)
七、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册(1-16),其中15、16两题CD档同学选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