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光的直线传播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光的直线传播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苏科版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备课33光的直线传播课件pptx、苏科版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备课33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观察以下生活中的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据历史记载和史学家考证,日食天象也曾为人间消弭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如此描述:“公元前585年,吕底亚人和米提亚人交战,决战当天战场上空突然发生日食——太阳忽然消失不见了,双方见状,马上宣布休战,重建太平盛世。” 那么,你知道太阳是怎么消失不见的吗?
观察思考∶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呢?
(1) 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光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3) 光传播路线可能是折线。
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光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实验】点燃一支香,然后把香点燃的一端伸到烧瓶中收集烟雾,用激光手电筒在烟雾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现象】发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是条直线。
【结论】光在气体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烧瓶、激光手电筒、打火机或火柴、蚊香
(2)光在液体中怎样传播
【现象】发现光在液体中传播的路径是条直线。
【结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水、烧杯、激光手电筒、装有牛奶的滴瓶
(3)光在透明固体中怎样传播
【实验】将透明玻璃砖放在纸面上,用激光手电筒透过玻璃砖向纸面照射,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现象】发现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路径是条直线。
【结论】光在透明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砖、激光手电筒
实验视频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证明: 光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
实验: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的传播
将水槽装满自来水。把冰糖均匀地铺在水槽底部。不要搅动它。等到大部分的冰糖都融化了,再用激光笔从侧面水平射入。
光经过不均匀大气后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光在同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弯曲的!
如:太阳光线在不均匀的大气传播时方向发生改变。
总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透明)中沿直线传播。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线并不是实际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体后面光线___________的地方就形成影子。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影子的形成影子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当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时,就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形成了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
结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人远离路灯时,他的影子由短变长
当_______转到______与______之间,并且在__________上时,挡住了射向______的太阳光,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出现日食。
当_______转到______与______之间,并且在__________上时,挡住了射向______的太阳光,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出现月食。
月食是地球的影子投映到月球上。
《墨经》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是墨家的代表作,其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及其解释:“景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这里的“景”指所说的像,“午”指遮光屏,“端”指小孔。意思是成的像之所以倒转,是由于遮光屏上有一个小孔,光照入后如同箭那样直进,通过小孔后上下位置发生交错。
我国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书中形象的描述了飞鸢通过窗户缝隙形成的影,其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做一做: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
用不同形状的小孔(方形或三角形)进行实验,观察像的形状。
会发现烛焰像的形状______(不变/改变)。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叫做______,像到小孔的距离叫做_______。
物距小于像距时,成_______(缩小/放大)的像。
物距大于像距时,成_______(缩小/放大)的像。
物距等于像距时,成_______的像。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4. 小孔成像现象——树下的圆形光斑
圆形光斑: 实质是太阳经小孔所成的像。
1.打雷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光和声音在传播方面有哪些不同?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4.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得快还是慢?
1.真空中的光速:c = 3×108 m/s = 3×105 km/s,宇宙中最快
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光年: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1光年≈9.46×1015 m
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略小,我们近似认为其等于真空中光速,为3×108 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飞行,他在1s的时间内能绕地球7.5圈。
太阳发出的光约8分钟能够达到地球,也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17年才能从地球达到太阳。
思考:能否估算发生雷电的地方离我们的距离。
答案:(光的传播时间忽略) 看见闪电后,立刻看表,记下时间;看过几秒后听到雷声。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根据s=vt即可求出闪电处的距离。
1.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就在《墨经》中记录了小孔成像现象。关于如图的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烛焰倒立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蜡烛靠近小孔,烛焰的像大小不变 D.烛焰所成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灯光下会看到物体的影子,自然界中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等天文现象,利用激光可以引导掘进机前进。假如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C.做操时更容易将队伍排直 D.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3.如图所示,小亮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_;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同学们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吧,牛郎织女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度过银河相会一次。你知道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多远吗?这两颗星都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果用千米表示,那可真是个“天文数字”大的不得了,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16光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光的直线传播图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感悟新知,传播路径,同种均匀,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答案A,9×1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 光的直线传播背景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手影表演,光是沿直线传播,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光的直线传播,水中加颜料,制造烟雾,光路描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现象2,日食月食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3.3 光的直线传播精品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射击瞄准三点一线,谁说的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