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 D.②③⑤
2.下列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CO2可用澄清石灰水
B.在标准状况下CO2密度比空气小
C.CO2可以用来灭火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3.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CO2比空气重、CO比空气轻B.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它们在水中溶解性不同D.它们的用途不同
4.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把用剩的酸液倒回原试剂瓶
5.为了减少大气中CO2,下列措施中最好的办法是( )
A.家庭用电,不用含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CO2
C.植树造林 D.降雨吸收CO2
6. 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验满 D.检验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O2可以使干石蕊纸花变红
B.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8.检验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注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9.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集中加热前可能没有预热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C.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D.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10.如图所示仪器和装置中,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不会用到的是( )
A.B.C.D.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B.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2.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分解,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受热时间,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①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③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二、非选择题
1.“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转化等形式,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从而达到CO2相对“零排放”。转化法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下图是转化CO2的部分流程:
(1)“碳中和”的“碳”是指______。
(2)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会加剧______效应。(3)写出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践行“碳中和”理念,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D.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
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 ① 。
(2)选用装置A制取O2的药品是 ,因O2 具有 的性质,所以能用E装置收集O2。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 装置组合(填装置字母序号),反应方程式为 。
3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60g
12g
167.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