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点整理(中考考点)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点整理(中考考点)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点整理(中考考点)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点整理(中考考点),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知识点1、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含蓄的表达了未见如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圣君和未得恩遇之叹)后不见来者。(前两句俯仰古今,时间漫长)念天地之悠悠,(登楼远眺,空间辽阔)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1)选自《陈子昂集》,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建,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通过登楼远眺,抒发了诗人抑郁不已的悲愤之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2)语言特点:苍劲奔放,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意蕴含蓄,形象突出,抒情性强,抑扬顿挫,有荡气回肠、一唱三叹之感。(全诗没有描写景物、没有叙事)3)诗中“古人”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的君王;诗中“来者”是指:礼贤下士的明君;4)整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2、望岳望岳(“望”为线索)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设问,“夫”虚词,究竟,表现了诗人迫不及待搜奇探胜之情)齐鲁青未了。(作答,此句为远望,昔日敬慕之情如泉涌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虚实结合,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山景和诗人的感受,“归鸟”可知已薄暮,歌颂泰山的高耸、山体深广)【前六句写泰山景色,突出泰山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望岳而生的登岳豪情,表达诗人想要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感受到杜甫对人生和未来的雄心抱负)1)选自《杜诗详注》,岳是指泰山;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2)特点:虚实相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亦情亦景,情景交融。3、游山西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之年的宁静、欢悦;“莫笑”体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间水畔景色,蕴含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绘了农村风俗画卷;“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一古老的乡土风俗,对吾土吾民之爱)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体现诗人闲时能随时回归体验的心愿,也体现诗人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形象)1)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山西村,浙江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本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记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游”字,剪取游村的见闻,体现不尽之游兴。2)诗人是被弹劾罢归故里,心中愤愤不平,家乡纯朴的生活抚慰了诗人心中的伤痛,所以流露出诗人的欣慰之情,身心总有一天否极泰来。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疑”“又”,概括景象与进程;4)由实景引发作者情感波动,进而由心境而生虚景。5)“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暗”写的是草木茂盛繁密的景象”;“明”写的是花朵明艳灿烂的景象;4、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宋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对表现主旨是:鲁肃以行动表示对吕蒙才略增长的欣喜与佩服,从侧面展现吕蒙“就学”后的变化,突出了文章主旨)1)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朝代)的政治家、史学家。记载从战国到五代期间的事情。题目编者加;《资治通鉴》特点:记事简练,以对话为主,语言简洁传神。2)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吕蒙,字子明,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3)本文叙述的是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4)除正面外,表现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和他的对话中侧面展现出来的。“吴下阿蒙”和过去的吕蒙形成对比。(但是文章中人物形象并未构成对比关系)5) 吕蒙人物形象:能够听别人劝说,并自身努力迅速提升才干;孙权人物形象:爱护关心手下将领,循循善诱,促使手下才干不断增长;5、卖油翁卖油翁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第1段写陈尧咨射箭,突出他自高自大的特点)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第2段写卖油翁酌油,卖油翁从容镇定,用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以高超的技术让对方信服。)1)选自《归田录》,题目编者加;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2)文章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买油翁的人物形象:低调内敛、技艺高超、朴实沉稳。陈康肃公的人物形象:自高自大、善射、知错就改;4)文章详写卖油翁是因为文章是通过卖油翁来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道理启示: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6、陋室铭陋室铭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偶、比喻、起兴、类比,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有“名”与“灵”的性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不陋的原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静淡泊的心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高雅脱俗德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恬然自适德生活)。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此自比,表达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孔子云:何陋之有?1)选自《刘禹锡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章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展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文章分为三层:第一层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二层从居室环境、来往客人、生活日常,揭示“德馨”内涵;第三层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与“惟吾德馨”相呼应;7、爱莲说爱莲说(散文,托物言志的手法)宋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全文主旨、作者独爱莲的根本原因)。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的作用:作者对世俗风气的厌恶,感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太少,品行高尚的人更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字茂叔,北宋(朝代)哲学家。后人尊他为宋代理学“开山祖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一般都为阐明道理。2)文章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和厌恶。对莲的赞美也寄寓了他洁身自好(或:不随世俗,不阿谀奉承),表里如一(或:行为正直,不拉拢勾结),端正严肃的生活态度。3)运用衬托或对比的写法,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花的高洁,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达到深化主旨的作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