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训练
展开2022年5月,就在全国小麦喜获丰收之际,一些地方发生极个别农民将未成熟的小麦卖给养殖户做饲料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农民割麦毁粮、青贮小麦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如图为农民收割青苗场景。读图,完成1~2题。
1.出现“卖青苗”现象的原因是( )
A.减少生产程序,节省劳动时间
B.农民存粮充足,可以改做饲料
C.实现耕地休耕,保护耕地资源
D.后期投入多,直接售卖收益高
2.要避免“卖青苗”现象再次发生,关键是要处理好( )
A.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协作问题
B.政府监管和农民自种的关系
C.针对农民进行粮食安全教育
D.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区划调整B.农业技术进步
C.产业结构优化D.运输条件改善
4.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有利于(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水热资源高效利用
C.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D.降低旱涝灾害风险
5.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发,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首先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B.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C.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下表为“2010~2016年区域耕地面积净增减变化情况(单位:万亩)”。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描述与2010~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相符的是( )
A.西南区面积净减少规模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B.耕地面积的重心主要向一年三熟产区倾斜
C.西北区、闽粤琼区和青藏区面积为净增加
D.我国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7.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最可行的措施是( )
A.拓展进口渠道B.扩大耕地面积
C.增加复种指数D.提高粮食单产
贵州省是西南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土壤类型丰富,山地丘陵面积高达92.5%,坡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2.90%,是贵州省农产品主要生产用地。下图示意贵州省花溪区不同土壤类型中坡耕地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在花溪区各类土壤类型中,坡耕地占其比重最大的是( )
A.黄壤B.水稻土
C.石灰土D.紫色土
9.花溪区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成片的是( )
A.黄壤B.水稻土
C.石灰土D.紫色土
10.为确保区域粮食安全,贵州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扩大坡耕地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D.增加经济作物比重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永久基本农田。2020年我国财政部已安排702.05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据此完成11~13题。
11.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B.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收入
C.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D.提高土壤肥力,生产绿色农产品
12.依据我国气候特点,推测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 )
A.田间道路交通建设
B.平整土地,集中成片
C.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D.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3.下列属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市是( )
A.河南B.上海
C.陕西D.贵州
“非粮化”是指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山东省种植结构“非粮化”率空间差异明显,2019年鲁中南地区明显高于鲁西北地区。下图示意山东省主要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造成鲁中南“非粮化”率明显高于“鲁西北”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多样B.河流众多
C.政策支持D.技术先进
15.能够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有( )
①增加粮食种植补贴,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 ②严格耕地用途管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商品粮储备制度 ④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变化与国家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30~500毫米,水资源短缺,区域内耕地差异较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的耕地经历了多次增减变化,省会兰州沿黄河河谷而建,2005~2016年耕地数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12年甘肃省各地级市耕地压力指数分布。
(1)描述甘肃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2)推测兰州市耕地压力指数大的原因。
(3)有人预测甘肃省未来耕地压力将会减轻,请你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是优质蛋白,属于粮油饲作物,有固氮作用。为解决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科研人员创造性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种植(在原本单独种植玉米的田里,间作种植大豆),并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在16省推广。图a示意1996~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和进口量(单位:万吨),图b为两种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1)描述近年来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相比传统种植模式,说明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模式的优势。
(3)为进一步降低大豆对外依存度,请提出合理措施。
课时作业3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1~2.解析:第1题,“卖青苗”现象是部分地区高价收购青苗作饲料引发的,农民把尚未生产出粮食的麦苗作为饲料卖给养殖企业,已经改变了麦苗的用途,最终生产的产品从小麦变成了麦苗,不是减少生产程序,A错;停止小麦种植并不是农民粮食充足,而是收购价格较高,农民可以出售麦苗后购买粮食,B错;目的是为了增收,而不是休耕,C错;从麦苗到收获还需要持续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直接以较高价格售卖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土地和人力可以投入到其他生产活动,D对。故选D。第2题,青苗并不是养殖业常规的生产饲料,青苗被出售属于特殊情况,不需要对行业进行协调,A错;农民种植作物不需要政府的监管,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规范种植行为,B错;出售青苗是一种经济行为,不是单纯通过教育能够扭转的,C错;要通过经济、政策等手段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同时保障粮食安全,D对。故选D。
答案:1.D 2.D
3~5.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集中度降低明显,主要是南方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造成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所以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优化,C正确;农业区划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运输条件改善对各地影响相同,不是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第4题,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集中在半湿润区,容易产生土地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较为优越的条件,A正确;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热量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不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B错误;南方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粮食需要南运,可能加重了交通运输的压力,C错误;旱涝灾害受气象因素影响,与粮食生产集中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第5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半湿润的北方地区,这里水资源短缺,为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需要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B正确;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但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影响不大,A、C、D错误。故选B。
答案:3.C 4.A 5.B
6~7.解析:第6题,西南区耕地面积2011年和2013年均增长,并非减少规模逐年增加,A选项错误。我国一年三熟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闽粤琼地区一年三熟较多,2014~2016年该地区耕地呈减少趋势,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有增大趋势,重心向西北更明显,B选项错误。西北地区2013~2016年耕地面积增长速度较快,虽之前有减少,但后期增长更为明显,耕地面积正增长;闽粤琼2010~2013年耕地增长较快,2014~2016年减少比重较之前增长比重明显较小,耕地面积正增长;青藏区2010年、2013年、2014年耕地减少,但减少规模较小,2015~2016年增长面积更大,耕地面积正增长,C选项正确。与2010年相比,我国耕地面积虽仍以减少趋势为主,但减少速度明显较之前变慢,从表中时间来看我国耕地快速减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D选项错误。故选C。第7题,全球粮食危机,很多粮食主产区产量下降,进口量有限,A选项错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城镇化快速发展占用大量耕地,扩大耕地面积不切实际,B选项错误。复种指数与热量因素有关,人为调整粮食复种指数并不可行,C选项错误。针对农业粮食产量下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可有效缓解粮食危机,D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6.C 7.D
8~10.解析:第8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在四种土地类型中,坡耕地占比重最大的是水稻土,黄壤的面积数量和水稻土持平,但是黄壤的土地面积更大,因此占比较小,故A错误,B正确;图中显示的石灰土的坡耕地面积占比较小,紫色土中坡耕地几乎没有,故C、D错误。故答案选择B。第9题,根据题意,结合上右图中信息可知,花溪区坡耕地分布中,黄壤的斑块平均面积最高,其坡耕地破碎的程度最小,因此黄壤最为集中成片,故A正确;水稻土斑块平均面积较黄壤小,且坡耕地破碎度较高,故B错误;石灰土的斑块平均面积较黄壤稍低,且坡耕地破碎度较黄壤坡耕地破碎度稍高,因此集中成片程度较黄壤小,故C错误;紫色土的坡耕地破碎程度最高,因此其分布集中成片程度最小,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A。第10题,贵州省石灰岩广布,水易发生渗透,导致耕地种植缺水,因此应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用水,故C正确;坡耕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将破坏生态坏境,导致环境恶化,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故A错误;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地表崎岖不平,土地较为破碎,且多为坡耕地,提高机械化水平对保障粮食安全作用较小,故B错误;粮食安全保障,应保障粮食种植,增加经济作物比重不能保障粮食生产,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
答案:8.B 9.A 10.C
11~13.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建设高标准农田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作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旱涝保收),保证粮食稳产,保障粮食安全,C正确。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土壤肥力都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所以选C。第12题,高标准农田要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题目要求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我国农田主要分布区属于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雨热同期,同时也容易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影响农田高产稳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旱涝灾害,因此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中,首先要实现的是旱涝保收,也就是通过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减少旱涝灾害对农田的影响,D正确;田间道路交通建设、平整土地、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需要进行的项目,但不是从气候背景下优先考虑的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第13题,材料中提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是“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土壤肥沃、生态良好”,而四个选项中,上海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小;陕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沟谷发育;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有拥有广阔平原的河南省能够达到这个要求,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答案:11.C 12.D 13.A
14~15.解析:第14题,与鲁西北平原地区相比,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土组合多样,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鲁西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热、土组合相对单一,适合粮食作物规模经营。因此,造成鲁中南“非粮化”率明显高于“鲁西北”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多样,A正确;由图示可以看出,鲁中南河流较少,B错误;政策、技术的差异较小,C、D错误。故选A。第15题,为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以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①正确;严格耕地用途管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②正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商品粮储备制度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大产量,但是现实不允许,③错误;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④正确。故选C。
答案:14.A 15.C
16.解析:第(1)题,从全省来看,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差异较大,南部人口集中区域压力较大,其他地区压力较小或者无压力;从地区来看,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市无耕地压力;酒泉、临夏和天水耕地压力指数低;兰州、甘南州和嘉峪关耕地压力指数最大。第(2)题,兰州是甘肃省会,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口众多,城镇化发展、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纬度较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风力侵蚀加剧,耕地退化严重,加大耕地压力;位于河谷内,受到两侧山地限制,空间有限,后备耕地资源少;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要求的提高,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使兰州耕地不断减少。第(3)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增大,粮食单产提高,人均所需最小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小,耕地压力减轻;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基本农田不再减少,实际人均耕地不会继续减少;交通条件改善,和外界往来增多,从外地调入的粮食增加,当地耕地压力减轻。
答案:(1)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差异较大;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市无耕地压力;酒泉、临夏和天水耕地压力指数低;兰州、甘南州和嘉峪关耕地压力指数最大。
(2)城镇化发展、交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气候变暖,降水减少,风力侵蚀加剧,耕地退化严重;位于河谷内,空间有限,后备耕地资源少;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使耕地不断减少。
(3)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增大,粮食单产提高,耕地压力减轻;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基本农田不再减少;从外地调入的粮食增加,当地耕地压力减轻。
17.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近年来中国的大豆产量基本保持平稳,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主要原因可以从市场需求、耕地数量、市场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我国的大豆市场需求来看,大豆用途广、消费结构升级,使得我国对大豆需求量不断增加;从我国耕地数量来看,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大豆收益比较低,使得大豆产量增幅小;从我国大豆的市场缺口来看,大豆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国内产量的增长,使得大豆产需缺口大,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大豆以补充市场缺口,导致大豆的进口比重大,对外依存度升高。第(2)题,由材料可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玉米间混大豆、玉米间套甘薯的基础上,采用宽窄行布置方式并利用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与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玉米带与大豆带交替轮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玉米大豆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增加大豆供给;大豆是优质蛋白,属于粮油饲作物,有固氮作用,因此间作种植大豆可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缓解土壤污染;读图可知,大豆的行间距比玉米小,间作种植大豆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第(3)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增强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扩大大豆面积,提高大豆单产,从而提升大豆产能十分必要,有利于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加自给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方面,可加大政策支持,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技术方面,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大豆单产,提高大豆产量,同时,寻找或培育大豆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大豆的依赖性。
答案:(1)变化: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
原因:大豆用途广,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有限,种植大豆收益比较低,使得大豆产量增幅小;需求的增长超过了国内产量的增长,使得大豆产需缺口大,进口比重大,对外依存度升高。
(2)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增加大豆供给;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减轻土壤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适度增加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寻找(培育)大豆(作物)替代品。
年降雨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
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
2.9
+0.9
200~400
2.8
+0.8
400~800
45.9
+8.9
≥800
48.4
-10.6
分区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全国
-174.3
-44.1
-120.5
9.4
-160.8
-88.3
-116.5
西北区
-36.3
5.5
-1.5
36.8
71.3
42.4
57.1
闽粤琼
50.8
42.4
20.5
11.6
-2.7
-11.2
-17.0
青藏区
-1.0
0.6
0.0
-1.1
-2.6
4.7
3.9
苏浙沪
-32.9
-15.5
-7.2
-6.1
-13.7
6.3
-10.1
晋豫区
-28.1
-22.8
-8.3
-27.7
-41.5
-15.1
4.6
湘鄂皖赣
-37.0
-27.3
-15.5
1.3
-50.7
-11.0
-25.6
东北区
-47.5
-34.6
-37.7
3.1
-26.2
-18.4
-19.1
京津冀鲁
-40.3
-3.2
-31.2
-14.9
-46.4
-31.0
-17.9
西南区
-2.0
10.8
-39.6
6.4
-48.3
-55.0
-92.4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精练,共8页。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时作业,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