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经典魅力(综合·探索)第5课 耕牛·战马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与课时】
课题:耕牛·战马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美术的题材进行探究,探究古代牛、马在人民生活中的位置,及与人类情感的关联。
能够灵活运用美术学科知识探究绘画中线的表现语言,有意图地运用线条进行临摹,体验线的表现力和中国画线造型的表现手法。
【学习目标】
学生采用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的方式,感受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及中国画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了敏锐的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活动,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公牛,呈现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升了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
学生运用审美判断的形式,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增加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提高综合探究的思维水平。
【评价任务】
【资源与建议】
耕牛与战马是古代人类最依赖的动物,无论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还是战争,都离不开牛与马。这些都可以看出耕牛与战马在中国古代国力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看到人们对牛与马倾注的特殊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等方式,感受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
本课以问题为线索,以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的方式赏析经典名作,并通过中西方同题材绘画作品对比,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感受中国画线描的表现力。
引导学生参与历史与美术的综合探究活动,以耕牛、战马两条线索探究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尝试了解线条的变化,通过临摹一头公牛,体验线的表现力和中国画线造型的表现手法。
本课难点是学生能够理解画家利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主观情感的方法,提升敏锐的视觉感受能力。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查阅耕牛、战马的相关历史资料。
根据资料查阅,能够说出三件以上不同表现形式牛、马的美术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课中学习
【检测与作业】
(一)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仔细观察,用线描的表现形式临摹《五牛图》中的任何一头牛。
基本要求:合理运用线条,完成一头牛的临摹。
个性要求:仔细读画,掌握线条的表现语言,尝试运用毛笔,表现牛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
(二) 展示讲评
展示作业,互评及教师点评,通过精气神等方面,讲评线的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不常用毛笔。
(三)拓展延申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分析、练习,充分领略了中国画中线条的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通过你们的画笔,把中国画的美和中国画的精神发扬光大!
【学后反思】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中国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否真正的理解。
2.反思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提高对线描的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的。
3.在体验线的表现力和中国画线造型的表现手法时,有哪些困惑或不解。
评价内容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能说出古代牛、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简单说出古代牛马的基本作用。
能说出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能从牛马的品性说出牛马在中国古代国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与人类的情感关联。
通过作品赏析的形式,体会中国画中线的表现特征。
不能说出线条的运用有何特征。
能够说出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很强,及线描运用的作用。
能说出线条的变化与造型的形式美紧密结合,使画面既有韵味又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能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牛,表现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并与同学交流中国画线描的体验及感悟。
练习过程中运用线条无任何变化,也不能与同学交流、分享。
练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的通过线的变化表现牛的形体结构,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能利用线条的变化描绘牛的形体结构、质感,还能表现牛的神情,同时能够表述自己对线描艺术特征的见解,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教师活动一:
赏析《五牛图》
赏析要点:
1.结合教材赏析这件作品,画中五牛各自的神情与姿态是怎样的?
2.作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探究古代牛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牛优秀的品质与人类情感的关联。借此探究中国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生活动一:学生根据
赏析要点及自己课前的预习与准备,认真读画,积极思考参与问题讨论。
水平1:能够回答出其中一个问题。
水平2:能回答全部问题,但表述不准确。
水平3:能准确回答每个问题,并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师活动二:
探究中西方绘画各自艺术特征
欣赏油画作品《牛》
对比赏析要点:
1.这幅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于中国画中的牛相比较,西方绘画具体强调了牛的那些方面?
3.西方绘画的写实与中国画的写实一样吗?
学生活动二: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水平1:不能回答出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点。
水平2:能准确的回答出部分问题。
水平3:能准确回答出全部问题,并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特征把握准确。
教师活动三:
(一)高度凝练的线
1.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很强,线造型是一种抽象的高度凝练手法。线造型在中国画中是主题和灵魂。
2. 西方绘画从它的解剖学、色彩学到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他们最后也是走向了线的表现,这也是艺术上的殊途同归。我们通过毕加索的《野牛的变形》这件作品来了解一下,画家是如何从物象体面中提炼出线的。
(二)线的魅力
既然线条是中国画艺术美的符号,通过《五牛图》来了解线条是如何表达物象的?
学生活动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交流的学习方式,理解线条的独特魅力。
水平1:不能理解线造型的重要意义。
水平2:能部分理线造型的表现意义。
水平3:能理解线造型在绘画中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是高度凝练的手法。
教师活动四:
探究战马在中国古代国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以成语抢答的形式探究马的优良品质及精神内涵。
2.视频观看,了解战马与国力强盛的密切关系。
3.赏析《五马图》
《五马图》中的线是如何表现物象的?
《五马图》是如何展示中国画简淡风格的?
4.探讨交流新时代的龙马精神
赏析徐悲鸿《奔马》、《八骏图》,徐悲鸿大写意的马以粗犷豪放的线条,赋予了马新的形象与意义。这时候徐悲鸿所画的马,纯粹是一种精神象征和精神好召。
学生活动四:学生通过经典作品赏析,小组探究交流,感受了线的表现力和中国画线造型的表现手法。
水平1:基本理解中国画中线的表现性。
水平2:在感受线造型的表现力,同时感受主观情感与线条的表现性相结合。
教师活动五:
观看教师示范,领会要领。
1.勾线要求:
示范执笔,勾线讲究中锋用笔,气息平稳,画线时要求摈住呼吸,通过手的把控画出轻重,虚实、长短、曲折、起伏的高质量线。
2.染色要求:
工笔画染分很多种,平染、罩染、分染等,染要分很多遍染,并且要等上遍颜色干了之后才能染下一遍,不能操之过急。
学生活动五:体验尝试练习
参照教师示范,尝试练习体验线条的变化,如干湿、粗细、缓急、轻重等。
水平1:能基本表现出线条的变化。
水平2:能很好的掌握粗细长短、快慢缓急等线条的变化。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经典魅力(综合·探索)第5课 耕牛·战马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a href="/ms/tb_c1482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经典魅力(综合·探索)第5课 耕牛·战马教案及反思</a>,共10页。
初中美术第5课 耕牛·战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5课 耕牛·战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揭题,新课讲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 耕牛·战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 耕牛·战马教学设计,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评价建议,教师教学随笔 找教案,教学资料库,教材分析,教学难点,教师教学随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