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培优检测(尖子生专用B)-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苏科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1 期中小题狂做 易错选择精选60道-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2 期中小题狂做 易错填空精选60道-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2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2)中点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3 期中小题狂做 压轴大题精选20道-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1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1)距离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展开知识精讲
1.学习运用分类思想:即把某一个问题,按某一个标准,分成不同情况讨论。
数轴分类一般根据点的位置:左,中,右。(或小于,等于,大于)
2.初步体会点、线、式解决动点问题(数轴动点万能公式)。
点:即某个点表示的数。(不知道时可以设字母表示);
线: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表示(或大-小)。
公式表示:
设点A表示的数为 x1,点B表示的数为x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
AB=x1−x2(不确定大小时)=x大−x小.知大小时
例:点A表示的数是6,点B表示的数是-3,则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
法一:大-小AB=6-(-3)=9
法二:差的绝对值(主要用于动点,无法确定两个点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时.)
AB=6−(−3)或A B=(−3)−6=9
式: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相关的代数式或等式。
3.动点表示方法:
巧记:左减右加--速度× 时间(t)
(1)向右移动:起始点+速度× 时间(t)
(2)向左移动: 起始点-速度× 时间(t)
例: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2.
若点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则t秒后点A表示的数为-1-3t;
若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则t秒后点B表示的数为2+2t;
4.本专题研究的考试题型:
(1)会用代数式表示动点。
(2)会求两点间的距离。
(3)动点相遇.---即两个点表示的数相同。
典例分析
一、解答题
1.阅读: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18,−8,8.A到C的距离可以用AC表示,计算方法:C表示的数8,A表示的数−18,8大于−18,用8−−18.用式子表示为:AC=8−−18=26.根据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AB=______,BC=______.
(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9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3)现有动点P、Q都从A点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P移动6秒时,点Q才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0≤t≤19,写出P、Q两点间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10,16
(2)不会改变,见解析
(3)t或−t+12或t−12
【详解】(1)解: AB=−8−−18=10,BC=8−−8=16,
(2)解:不变,
因为:经过t秒后,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18−t,−8+4t,8+9t,
所以:BC=8+9t−−8+4t=16+5t, AB=−8+4t−−18−t=10+5t,
所以:BC−AB=16+5t−10+5t=6,
所以BC−AB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3)解:经过t秒后,P,Q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18+t,−18+2t−6,
当点Q追上点P时,−18+t−[−18+2t−6]=0,
解得:t=12,
①当0
②当6
③当12
综上所述,P、Q两点间的距离为t或−t+12或t−12.
2.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2,−2,8,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
(1)填空: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A、P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点P对应的数是________.(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1)20,t,−22+t
(2)P,Q两点距离表示为60−2t(20≤t≤30)
【详解】(1)解:∵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2,−2,8,
∴AB=−2−(−22)=20,
∵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
∴A、P两点之间的距离是t,点P对应的数是−22+t,
故答案为:20,t,−22+t;
(2)∵点P表示的数为−22+t,
点P到达点B共用20秒,
∴点Q所表示的数为−22+3(t−20)=−82+3t,
∴P,Q两点距离表示为:−22+t−(−82+3t)=60−2t(20≤t≤30).
3.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0,−8,8,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x秒.
(1)当x=6时,点P到点A的距离PA= ______ ;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为______ ;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同时从A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也停止运动,则点Q出发5秒时与P点之间的距离QP= ______ ;
(3)在(2)的条件下,当点Q到达C点之前,请求出点Q移动几秒时恰好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
【答案】(1)6,−14
(2)3
(3)103秒或143秒
【详解】(1)∵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
∴当移动时间为6秒时,PA=6;
又∵点A表示有理数−20,
∴当移动时间为6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20+1×6=−14.
故答案为:6,−14;
(2)当点Q出发5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8+1×5=−3,点Q表示的数为−20+4×5=0,
∴此时QP=|−3−0|=3.
故答案为:3;
(3)当点Q的移动时间为x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8+x,点Q表示的数为−20+4x,
根据题意得:|−20+4x−(−8+x)|=2,
即12−3x=2或3x−12=2,
解得:x=103或x=143.
答:在2的条件下,当点Q到达C点之前,点Q移动103秒或143秒时恰好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
4.如图:在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3,点B对应的数是16,两动点M、N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M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点B运动;点N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到达点A后停留1秒,再从点A沿数轴向右到达点B后停止运动.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0<1<16秒.
(1)当t=1时,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直接填空);当t=3时,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直接填空);
(2)在运动过程中,当点M与点N重合时,求t的值;
(3)当线段MN的长为7时,直接写出t的值.
【答案】(1)4,3
(2)92
(3)8或9
【详解】(1)解:当t=1时,点M表示的数为1,点N表示的数为−3,
∴MN=1−−3=4;
当t=3时,点N表示的数为−3+3×1=0,点N表示的数为3,
∴MN=3−0=3;
故答案为:4,3;
(2)解:由题意得,当点M与点N重合时,点N肯定是在从A向B的运动过程中,此时运动t秒后,点M表示的数为−3+3t−2=3t−9,点N表示的数为t,
∴3t−9=t,
解得t=92;
(3)解:当点N向点A运动的过程时,由题意得t−−3t=7,
解得t=74,不符合题意;
当点N在点A停留时,由题意得,t−−3=7,
解得t=4,不符合题意;
当点N从点A向点B运动过程中,且点N没有追上M时,由题意得,t−3t−9=7,
解得t=1,不符合题意;
当点N从点A向点B运动过程中,且点N追上M,且点N为到达点B前,由题意得,3t−9−t=7,
解得t=8;
当点N从点A向点B运动过程中,且点N到达点B后停止运动,由题意得,16−t=7,
解得t=9;
综上所述,t=8或t=9.
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4,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沿由A到B方向运动,当点P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仍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至点A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
(1)t=2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 ___________;
(2)求点P是AB的中点时t的值;
(3)请直接写出点P到点A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4)请直接写出点P表示的有理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0
(2)2.5 或7.5
(3)2t或(20−2t)
(4)16−2t
【详解】(1)解: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4+2×2=0;
故答案为:0;
(2)解:AB=6−(−4)=10,
∴AP=BP=10÷2=5,
当由A到B方向运动时,t=5÷2=2.5,
当由B到A方向运动时,t=(10+5)÷2=7.5.
综上,点P是AB的中点时t=2.5或7.5;
(3)解:当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P与点A的距离AP的长度为2t;当点P由点B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点P与点A的距离为(20−2t);
(4)解:在点P由点A到点B的运动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4+2t;
在点P由点B到点A的返回过程中,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4+(20−2t)=16−2t.
6.如图.点A、C、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3,1、5.动点P、Q同时出发,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A运动.回到点A时停止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B向终点B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
(1)当点P到达点B时,点Q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
(2)当t=1时,求点P、Q之间的距离;
(3)当点P沿A→B运动时,用含t的式子表示点P、Q之间的距离;
(4)当点P沿B→A运动时,若点P、B之间的距离是2,直接写出点Q、B之间的距离.
【答案】(1)3
(2)1
(3)3t−4
(4)1.5
【详解】(1)解:点P的运动时间为:5−−3÷4=2秒,
故点Q的运动长度为1×2=2,表示的数为3.
(2)解:当t=1时,点P表示的数是−3+4×1=1,
点Q表示的数是1+1=2,所以点P、Q之间的距离是1.
(3)解:当点P沿A→B运动时,若点P、Q重合前,则点Q表示的数大于点P表示的数,所以1+t−−3+4t=4−3t,所以点P、Q之间的距离为4−3t;
当点P、Q重合时,点P、Q之间的距离是0;当点P超过点Q时,则点P表示的数大于点Q表示的数,所以−3+4t−1+t=3t−4,所以点P、Q之间的距离为3t−4.
(4)解:当点P沿B→A运动时,若点P、B之间的距离是2时,运动时间为:10÷4=2.5秒,则点Q的运动长度为:2.5×1=2.5秒,QB=4−2.5=1.5.
7.根据给出的数轴及已知条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已知点A、B、C在数轴位置如图所示,则到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2)数轴上,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3)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与B点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若此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2(M在N的左侧).且当A点与C点重合时,M点与N点也恰好重合,则点M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N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4)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5)若数轴上P,Q两点间的距离为a(P在Q左侧),表示数b的点M到P,Q两点的距离相等,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Q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这两个数).
【答案】(1)6或-2;
(2)6;
(3)1,-20232,20212;
(4)4
(5)b-a2,b+a2
【详解】(1)解:观察数轴可知: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2,-2,-3,
与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2+4=6或2-4=-2.
故答案为:6或-2;
(2)解:数轴上,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表示的数是:2-(-2)+2=6.
故答案为:6;
(3)解:∵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
∴对称点表示的数为:2-32=-12,
∴与点B重合的点表示的数是:-12+-12--2=1;
∴M表示的数是:-12-20222=-20232,
N表示的数是:-12+20222=20212.
故答案为:1,-20232,20212;
(4)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2)=4.
故答案为:4;
(5)解:根据题意得,
P表示的数为:b-a2,
Q表示的数为:b+a2.
故答案为:b-a2,b+a2.
8.已知:如图,点A、点B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a与b满足a+4+b−8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若在点B处放一挡板(挡板厚度忽略不计),点P在碰到挡板后立即返回,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在数轴上向左运动,到点A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1)直接写出a、b的值,a=______,b=______;
(2)点P碰到挡板时,t的值为______;
(3)当t=4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______;当t=7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______;
(4)试探究:点P到挡板的距离与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能,直接写出相等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4,8;
(2)6;
(3)4,5;
(4)4或 223.
【详解】(1)解:∵a+4+b−82=0
∴a+4=0,b−8=0,
∴a=−4,b=8,
故答案为:−4,8;
(2)解:∵点A表示的数为−4,点B表示的数为8,
∴ AB=8−(−4)=12,
∴点P碰到挡板时,t的值为12÷2=6,
故答案为:6;
(3)解:当t=4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4+4×2=4,
当t=7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8−3×(7−6)=5;
故答案为:4,5;
(4)解:点P到挡板的距离与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理由如下:
当0≤t≤6时,点P表示的数为−4+2t,
∴ −4+2t=0+82,
解得t=4,
当t>6时,点P表示的数是 8−3(t−6)=26−3t,
则有26−3t=0+82,
解得t=223,
综上所述,t的值为4或 223.
9.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以6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时,点P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与点B之间,求当点A与点B重合时,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答案】(1)1
(2)−2或4
(3)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24个单位长度
【详解】(1)∵1−(−1)=2,2的绝对值是2,
1−3=−2,−2的绝对值是2,
∴点P对应的数是1.
(2)当P在AB之间,PA+PB=4(不可能有)
当P在A的左侧,PA+PB=−1−x+3−x=6,得x=−2
当P在B的右侧,PA+PB=x−(−1)+x−3=6,得x=4
故点P对应的数为−2或4;
(3)设经过a分钟点A与点B重合,根据题意得:
2a=4+a,
解得a=4.
则6a=24.
答:点P所经过的总路程是24个单位长度.
10.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90.
(1)与A、B两点距离相等的M点对应的数是 ;
(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则C点对应的数是 ;
(3)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经过多长的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24个单位长度?
【答案】(1))40
(2)27.5
(3)9.5秒或15.5秒
【详解】(1)解:M点对应的数是−10+90÷2=40
(2)解:∵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90,
∴AB=90+10=100,
设t秒后P、Q相遇,
∴5t+3t=100,解得t=12.5;
∴此时C点表示的数为90−5×12.5=27.5.
(3)相遇前:100−24÷5+3=9.5(秒),
相遇后:100+24÷5+3=15.5(秒).
则经过9.5秒或15.5秒长的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24个单位长度.
11.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 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点 A 表示数 -3 , 点 B 表示的数是2,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2)如果点 A 表示数 3 , 将 A 点在数轴上移动4个单位长度后, 到达点 B ,则点 B表示的数是 .
(3)如果点 A 表示的数为 m, 将 A 点在数轴上移动 n 个单位长度, 那么点 B 表示的数是 .
(4)如果点 A 表示的数为 a,点 B 表示的数是 b, 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
【答案】(1)5
(2)-1或7
(3)m+n或m-n
(4)a−b
【详解】(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3)=5.
故答案为:5;
(2)点B表示的数是3-4=-1或3+4=7.
故答案为:-1或7;
(3)点B表示的数是m-n或m+n.
故答案为:m-n或m+n;
(4)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a−b.
故答案为:a−b.
12.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70.
(1)数轴上有一点M,M点距离A点10个单位长度,请计算M点与B点的距离;
(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B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请你求出C点对应的数;
(3)若当电子蚂蚁P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B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5个单位长度,并写出此时P点对应的数.
【答案】(1)M点与B点的距离为:90或70;(2)C点对应的数是38;(3)经过9秒或23秒,2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5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为17和 59.
【详解】(1)∵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70,M点距离A点10个单位长度,
∴M所对应的数为-20或0,
∴M点与B点的距离为:90或70;
(2)∵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10,B点对应的数为70,
∴AB=70+10=80,
设t秒后P、Q相遇,
∴3t+2t=80,解得:t=16,
∴此时点P走过的路程=3×16=48,
∴此时C点表示的数为:−10+48=38,
答:C点对应的数是38;
(3)相遇前:(80−35)÷(2+3)=9(秒),
点P对应的数为:-10+3×9=17,
相遇后:(35+80)÷(2+3)=23(秒).
点P对应的数为:-10+3×23=59,
答:经过9秒或23秒,2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35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为17和59.
专题06 巧用零点值妙杀绝对值类压轴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6 巧用零点值妙杀绝对值类压轴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6巧用零点值妙杀绝对值类压轴题原卷版docx、专题06巧用零点值妙杀绝对值类压轴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3)新定义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3)新定义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3数轴动点压轴精选3新定义类原卷版docx、专题03数轴动点压轴精选3新定义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2)中点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数轴动点压轴精选(2)中点类-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热点提升精讲与实战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2数轴动点压轴精选2中点类原卷版docx、专题02数轴动点压轴精选2中点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