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①太阳辐射量,②距海远近,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水平地域分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为什么冰川、草原、森林、荒漠能并存于天山之中?它们在天山中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雪山逶迤,冰川纵横,河流蜿蜒,湖泊星布,草原如茵,草甸烂漫,森林如带,荒漠苍茫。天山把寒冷与炎热,干旱与湿润,高山与深谷,平坦与陡峻,冰雪与绿色,丰富与单调等并置在同一时空中。
指出下列三幅景观图分别位于我国哪些地理区域?并说说影响它们分布的因素?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称为地域差异
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包括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
热带 和 寒带低纬地区与高纬地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湿润区 和 干旱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交换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景观
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
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大尺度)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中尺度)
阳坡与阴坡的地域差异(秦岭)
地方尺度的地域分异(小尺度)
山与谷的地域差异(伊犁河谷)
最直观的感受是哪个地理要素的不同呢?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生物(动物、植物)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命名: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请对照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寻找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国庆期间,一批防疫物资从江苏连云港装车西进,经新疆霍尔果斯出境,目的地是法国巴黎(线路1)。一批羽绒服从广州出发北上,经二连浩特出境,运往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线路2);
问题一:分小组探究两条线路沿线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同学们读图 ,讨论说出沿线主要城市的陆地自然带。
问题二:两线路沿线自然带的变化分别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1)线路1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1)线路2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1)小组一探究线路①:江苏连云港—甘肃兰州—新疆霍尔果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土耳其安卡拉—法国巴黎( ) ( ) ( ) ( ) ( ) ( )
(2)小组二探究线路②: 广东广州 — 湖北武汉— 河南郑州—内蒙古二连浩特—蒙古乌兰巴托—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 ( ) ( ) ( ) ( ) ( )
问题二:两线路沿线自然带的变化分别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1)线路1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是 。(1)线路2体现了 的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 。
形成原因:主导因素:分布特征:④ 典型地区: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形成原因: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③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④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形成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我国天山北坡垂直自然带普景观图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
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分异规律1:山麓自然带(基带)跟山地所处的陆地自然带一致
读图思考: 判断该山体可能位于我国哪个气候区?
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分异规律2:垂直带谱变化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读图思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有什么关联?
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5km4km3km2km1km0
读图思考:低纬和高纬的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区别?
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读图思考:不同海拔山体的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
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读图思考:不同山体相对高度的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
分异规律3: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植被带
请判断不同半球山体的阳坡和阴坡,并描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差异
分异规律4: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阳坡光热充足植被分布上限比阴坡高
若阳坡为北坡,该山在南半球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阴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1.读图,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
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阴坡 阳坡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高山草甸在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比南坡要广一些,其中在北坡位于海拔4 000-4 800米,在南坡位于海拔4 500-4 800米。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为什么?
不会。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会有差别。
雪线:高山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
1.雪线——阳坡高于阴坡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雪线高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雪线低
2.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降水丰沛,积雪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稀少,积雪少,雪线高
注:同为向阳坡和迎风坡时,优先考虑迎风坡(降水)。
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高度比北坡的低的原因是什么?
3.缓坡雪线低,陡坡雪线高坡度越陡,摩擦力小,雪被薄,雪线越高坡度越缓,摩擦力大,雪被厚,雪线越低
4. 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
日本富士山的夏季与冬季积雪
②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5、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
气候变化与雪线升降示意图
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自然带分布现象。相比于自然带地带性分布,某地本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某种自然带却出现的现象。
自 然 带地带性分布
尺 度 较 大的地域分异
自 然 带非地带性分布
尺 度 较 小的地域分异
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
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东西两岸分布纬度大致相当
东岸: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寒流大陆西岸:暖流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6页。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地域差异,学生活动1,1地域差异的成因,外部条件,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域自然地理过程差异,根本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