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1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学设计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解读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则文言文。《伯牙鼓琴》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课文通过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和“痛失知音”两部分内容,表达了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的人生主题,通过他们的心意相通进而让我们领略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这份高山流水的知己情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体味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并试着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句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并结合课后资料袋内容,感受“知音”深情,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句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并结合课后资料袋内容,感受“知音”情深,感受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观看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片段,引出话题——艺术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 ”,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
    (一)揭课激趣,学法导航
    1.揭示单元主题,引出课题。
    2.创设情境,发布任务。
    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并进行重组,创设单元情境,并发布单元学习任务。
    3.示题解题,梳理方法。
    (1)出示课题,指名读。
    (2)回顾学习文言文方法,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运用方法。理解课题“鼓琴”中“鼓”的意思就是借助注释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 ”,结合单元内容的安排,创设本单元开启艺术之旅 情境,体现单元统整理念。同时,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便于在本课学习中运用。
    (二)反复朗读,感受韵味
    1.同桌互读,互正字音。
    2.花样朗读,读好停顿。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指名朗读,读出停顿。
    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1)借注释理解“善哉乎”,勾连旧知《古人谈读书》,指导“乎”的朗读。
    (2)教师范读。
    (3)勾连旧知《铁杵成针》,理解“方”,读好“方鼓琴而志在太山”的停顿。
    (4)多形式朗读。
    课件出示: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判断“少”的读音,并读好句子。
    课件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引导学生通过注释判断两个“为”的读音,并读好停顿。
    3.男女生配合朗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读。”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熟读成诵。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三)聚焦句子,想象画面
    1.出示学习提示,人物介绍。
    2.梳理内容,自述故事。
    3.理解内容,初感“知音”。
    从哪里看出锺子期可以听懂伯牙的琴声?
    (1)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引导学生借助文字进行想象,感受太山巍巍
    (2)课件出示: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引导学生借助文字进行想象,感受流水汤汤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情。
    (3)想象补白,探究明“志”
    ①想象伯牙还会弹奏什么,锺子期又会说什么?
    ②句式练习:
    方鼓琴而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③思辨探究:是否赞同伯牙的做法?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反馈。
    ④借助资料袋,理解“知音”感受伯牙失去知音的悲痛与绝望,加深对知音的理解。
    ⑤完成课堂作业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在学生对“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依依杨柳等”这样的场景进行了句式练习,既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结构之美,又在说话训练中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世上那个最懂你的人。同时通过思辨质疑,以课堂作业本为抓手,佐以资料补充,深入理解伯牙的做法,感悟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配乐朗读,情感提深。
    2.回顾学法,课堂总结。
    3.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情境导入,又回扣情境,再次以单元学习任务驱动下一阶段的学习。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太山
    想象 流水 知音
    ……
    教学反思
    《伯牙鼓琴》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 ,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文言文二则》主要讲的是与中国古代艺术家有关的故事,叙事简洁,余味悠长。伯牙鼓琴》是《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则文言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课文通过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和“痛失知音”两部分内容,表达了知音难觅、知己难求的人生主题,通过他们的心意相通进而让我们领略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这份高山流水的知己情谊。基于此,我将本文设计为“艺术之旅”这一单元大情境下的第一站——天籁之声音乐馆。教完这节课后,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情境激趣,学法导航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结合时事热点——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行的契机,截取与本单元相关内容给学生观看,并由学生在观看中发现艺术的类型。如此,既可以为学生架设现实白话环境与文言世界的沟通桥梁,奠定教学的基友,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阅读产生期待。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本文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二、以读促教,以读悟情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刚开始时要求同桌互读,相互纠音,意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朗读,借助多种方式读出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读出韵味;在理解伯牙摔琴时,结合板书,以师生配合语用表达训练的句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并读出感情。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不断加深对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情怀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因此在朗读的指导过程中,我将朗读与想象及理解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三、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也很关键,本节课上,对于相关知识点我进行了拓展延伸:在学生对于“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等句子理解的基础上,提问“伯牙弹奏太山、弹奏流水,还会弹奏什么?锺子期又是如何赞美伯牙的?”先以填空式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再回归句型,通过场景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去感受文言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与你心灵相通的人。
    资料补充,深化主题
    资料一是对于伯牙与锺子期的介绍补充,伯牙是晋国上大夫,子期是一介樵夫,激发学生质疑两人身份地位何等悬殊,为何会成为知音?为下文理解知音作铺垫。
    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之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所以我对文本进行了适当内容的补充,资料二为《语文作业本》中伯牙凭吊锺子期的一曲短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悟,感受他内心的孤独与决绝,了解知音难求的悲痛。
    五、思辨质疑,升华主题
    面对子期的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做法,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微辩论,引导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你是否赞成伯牙的做法?说明理由。”在思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高山流水知音难求,理解“知音”与“朋友”的区别,深入感受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
    六、音乐渲染,营造氛围
    在补充介绍伯牙在墓前悼念子期时,以音乐加以气氛感染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当时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最后,让学生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背诵课文,学会欣赏音乐艺术的魅力,感受伯牙和钟子期那种动人的知己情谊。
    七、反思不足,继续前行
    课虽已经结束,但回顾过程,还是有一些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
    1.在这节课上,部分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停顿难点:“哉”“兮”是表示感叹的文言虚词,读这样的语气词,应拉长音,才更具文言文的音韵美。虽然课堂上一直给孩子们强调了,但学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时,个人觉得应该继续强化,让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来。
    2.教学时,课堂的节奏把握还不够稳,有点前松后紧之感。多种形式朗读占用的时间较长,以至于后半的情感感悟、升华有点局促,因此个别学生的共情不够,不能完成融入文本,不能更好地感悟到伯牙的悲痛,也因此造成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不够广。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乐导入,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二 ,学习活动三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伯牙鼓琴教学设计,共5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