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
作者
教科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文地理的开篇,是在前面探究世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世界的人文环境。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并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了解处理好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需要完成两个小标题的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关注的是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即增长的过程及地区差异,“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树立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影响巨大的观念。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较少,对人口问题了解也少。但人口问题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学生在第三章已经学习了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对用这两种图来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和柱状图相对较好理解。本节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地理图表反映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意识。通过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展示,相互补充,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
2.能够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
3.能够对照地图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世界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情景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码?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吧。(多媒体播放视频)是不是很动听?这首歌叫“我和你”,歌词中把地球亲切称为地球村,人类就是地球村的居民。他们生活在地球村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住在不同类型的聚落之中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这节课先了解地球上人口与人种的有关知识。
【新知讲解】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现在有多少人口吗?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80亿。
教师讲述:这个数据实在是太庞大了,有人说我们地球已经进入了人口大爆炸的时代。那么自人类有记载以来世界人口是怎样一步步增长到80亿的呢?
1.人口增长时间变化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先认识横纵坐标表示什么、曲线的倾斜程度说明什么、再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略
教师引导总结:纵坐标是人口数量,横坐标是不同的年份。曲线倾斜度程度越大,人口增长速度越快。18世纪以前,曲线平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1800年至1950年,曲线倾斜程度越来越大;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50年至今,曲线倾斜程度更大了,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了。虚线表示进入21世纪的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该曲线的倾斜程度较20世纪末稍缓一些,说明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过渡:人口增长曲线图比较直观的展现了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下面我通过计算,用更明了的数据来展现。
小组活动:
读图4.3,完成课本72页的表格,并讨论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
(2)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
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学生小组合作,读图讨论、回答展示:略。
教师小结: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越来越短。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变化不大。这些数据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由缓慢到快速再到平缓。
知识拓展:为什么近几十年世界人口增长这么快呢?
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回答:医疗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增加、婴幼儿死亡减少、生活水平提高等。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人口是一直在增长的,那么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表示呢?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讲述: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
引导提问:①什么是出生率?②什么是死亡率?③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①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通常用%来表示。
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口÷总人口×100%
②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通常用%来表示。
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提问:人口自然增长率>0,=0,<0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人口停止增长。
承转:刚刚讲述了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么不同地区的人口数和人口增长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3.世界人口的地区增长差异
课件展示:“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图”
小组读图,完成问题:找出人口最多和最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并思考原因;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但是人口为什么增长比欧洲快得多?
学生小组合作。读图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所以没有这些数据。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不仅受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人口迁移。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口迁入地,所以人口增长的比较快。
过渡: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80多亿了,这么多人是均匀的分布在世界各地吗?(不是)一个地方人口分布的疏密是由什么表示的呢?(人口密度)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教师介绍: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2.人口分布
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看看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分布不均衡。
分组活动:
第一组:找出人口稠密区,并结合书本解释原因
第二组:找出人口稀疏区,并结合书本解释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根据回答总结归纳:
人口分布
典型地区
分布原因
稠密区
(四密)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欧洲和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稀疏区
(四疏)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
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
高原、山区
地势高峻
教师讲述: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集。自然条件恶劣的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了解了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通过读图分析知道了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学会了分析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原因。
思维导图
拓展延伸
查找资料,每组选择一个任务完成:
1、一个国家人口多、增长快会出现什么问题?
2、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又会出现什么问题?
3、我国这几十年来,人口政策的内容有什么调整?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学习目标,新知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优秀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