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无答案),共7页。
第二单元检测卷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侍弄(shì)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高洁(jié)C.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D.锤打(chuí) 菡苗(hàn 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磄。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同学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相敬如宾。B.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C.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D.表哥以为自己完全考不上大学,哪知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真是喜出望外。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B.学生在考场外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6.默写填空。(5分)(1)“雪”是古今中外诗人常写的对象,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带“雪”字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咏雪》)(3) 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7.请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的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灵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是风,吹走忧虑,留下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综合性学习。(4分)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风雨中的清洁工递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2分)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9~11题。(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期日中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10.翻译句子。(4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心底藏着艺术家奚 淞父亲突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令我惊骇的是母亲:她身着未换洗的灰布丧服,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别着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黄的脸微颤,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深切的哀恸。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父亲去世后,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重要。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那郁结于心的哀伤。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我烹煮了一些肉类食物,笑闹着端到她面前,想引起她的食欲。母亲万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里。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牙齿早已缺损,并没有人催促她去装假牙。谁想到一直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可是,更多的时候,母亲像是无事可做,只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的踪影。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了起来。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她学画画呢?趁着一股孩子般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儿地堆置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却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我看到她在画架前徘徊、犹疑,终于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了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在镂花的窗边。稚拙的线条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笑起来。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亲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看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鼻端架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忘了,我才知道: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待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2分)痛失丈夫的郁结哀伤→乍见绘画工具的吃惊讶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临摹的酣畅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合上下文,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积欠的债”在文中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章开头处写母亲的头发“花白而蓬乱”,表现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处表述为“蓬着花白的头发”,表现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尾呼应,突显人物内心变化,突出文章主旨。(4分)15.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心底藏着艺术家》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完成,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材料一】菲尔普斯肩膀处的黑紫色印记——拔火罐之后留下的痕迹,伴随着“飞鱼”的奥运纪录一起走红。一夜之间,火罐真的“火”了。国外各大媒体也将目光聚焦到了这个伴随着菲尔普斯的中国元素上。其实,拔罐,并非中国独有。拔罐疗法在欧洲医学发展史上曾经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欧洲最早有关拔罐疗法的记载出自希腊。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在大约公元前400年时,放血和拔罐已被埃及人广泛使用,医生们在划破患者身体后,利用罐的吸拔来放血,或者单独采用拔罐的方式治病。那时,拔罐被用来缓解头痛,恢复食欲并促进消化。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十分① (推崇﹐推举)拔罐疗法,后来拔罐疗法又传到了意大利。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疗法最终传遍了整个欧洲。19世纪初,各种各样制作精巧的改良玻璃罐应运而生,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拔罐并亲身体验它的功效。拔罐疗法在现代西方医学中属于补充替代疗法的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医学专家和主流医学界的医师们发表文章关注罐疗。随着学科的交叉渗透,更有一些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从自己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和研究拔罐,这是十分可喜的,也是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材料二】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如牛角、羊角等)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痈疽后,以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我国现在最古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史料记载,汉代已应用火罐治病。公元281至361年间,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以制成罐状的兽角拔脓血治疗疮疡的记载。至唐代,又有用“竹罐”治疗疾病的记载。至宋代,《苏沈良方》记载了用火筒法治疗久咳的方法。明代《济急仙方》《外科正宗》等书均有角法的记载。到了清代,拔罐疗法已相当普及,治疗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且疗效显著。今天,拔罐疗法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光拔罐疗法的罐具种类就②_______(眼花缭乱 多种多样),磁疗罐、红外线罐、激光罐等现代装置应运而生;操作方式由单纯的拔罐,发展为走罐、闪罐、按摩拔罐;罐型、排气方法也从单一拔罐法发展到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在临床应用方面,更由单纯的吸脓排血,发展为治疗包括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医学学科的上百种疾病,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16【材料一】的①处和【材料二】的②处,应填写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4分)17.【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的内容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材料说明拔罐有哪些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请依据下面的链接材料,对【材料二】中与“链接材料”相关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4分)链接材料:今江右及闽中皆有火罐,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腹痛,则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患者但觉有一股暖气从毛孔透入,少顷,火力尽则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汽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选自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展示(50分)20.题目:让我____________的一刻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心动”“伤心”等;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诗歌除外,500字左右;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