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7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C.自发进行的反应与焓变和熵变有关D.活化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即反应物的活化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C.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Na2O2和Na2O中均含有离子键,且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3.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代表Cl、Br、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越小,越稳定D.若分别是、、,则依次减小4.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A.△H1+△H2+△H3+△H4=0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5.已知:①C(s)+2H2(g)=CH4(g) ΔH1  ②C(s)+H2(g)=C2H2(g) ΔH2  ③C(s)+H2(g)=C2H4(g) ΔH3;且ΔH2∆H513.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已知101kPa及25℃时,四种烷烃的燃烧热如表:则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四种烷烃中热值最高的是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14.乙烯()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作为一种可燃物,乙烯有着热值高、产物清洁的优势。在25℃、的条件下,乙烯的燃烧热为。已知:①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②3.6g水蒸气液化会放出8kJ热量,则x的值为A.809 B.1041 C.676 D.829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在、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的燃烧热是,则C.在稀溶液中:,若将含的浓硫酸与含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D.已知石墨,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二、填空题16.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 ΔH1_______ΔH2(填“>”“<”或“=”,下同)。(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的大小:ΔH1_______ΔH2。①P4(白磷,s)+5O2(g)=2P2O5(s) ΔH1②4P(红磷,s)+5O2(g)=2P2O5(s) ΔH2(3)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_57.3 kJ。(4)已知:0.5 mol CH4(g)与0.5 mol水蒸气在t ℃、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的混合气体,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17.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用途。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2)“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______ (填字母)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A.生石灰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钠和水(3)已知:2molH2与足量O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①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表示。②写出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4)表中是部分共价键的键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18.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 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g) H=-534kJ•mol-1;H2O(l)=H2O(g) H=+44.0kJ•mol-1;则N2H4(g)+O2(g)=N2(g)+2H2O(l) ΔH=___________。请写出N2H4和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9.按要求书写(1)氨气的电子式:_________,乙炔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2)工业上利用乙烯催化水化法制取乙醇,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3)苯与浓硝酸在50~60℃下发生硝化反应: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4)已知键能如下:写出N2和H2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0.(1)若5.2g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26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kJ·mol-1。(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已知:2Fe(s)+O2(g)=2FeO(s) ΔH=-544.0kJ·mol-1 ;4Al(s)+3O2(g)=2Al2O3(s) ΔH=-3351.4kJ·mol-1;则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1.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下图是1mol和1molCO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和1mol N-H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948kJ、391kJ,则、合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已知存在如下反应:ⅰ.ⅱ.ⅲ.……ⅲ为积炭反应,利用和计算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反应的△H。22.Ⅰ.有4种化合物W(通常状况下是气态)、X(通常状况下是液态)、Y、Z(通常状况下是固态),它们共由5种短周期元素A、B、C、D、E组成。已知:①原子序数A<B<C<D<E,且A与D同族;C与E同族;B与C同周期。②W由A和B组成,且W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4∶1;X由A和C组成,且X分子中A与C的原子个数比为1∶1;Y由C和D组成,属离子化合物,且测得Y固体中C与D的原子个数比为1∶1。③Z由D和E组成,属离子化合物,且其阳离子比阴离子少1个电子层,阳离子数与阴离子数之比为2∶1。试推断写出:(1)W的化学式是________,W属于________化合物。(2)X的电子式是________,X属于________化合物。(3)1 mol Y在干燥的空气中质量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变化量(Δm)为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Z的形成过程________。Ⅱ.已知Si-Cl键、H-H键、H-Cl键、Si-Si键的键能分别为a kJ·mol-1、b kJ·mol-1、c kJ·mol-1、d kJ·mol-1,1 mol硅晶体含2 mol Si-Si键。(5)工业上,提纯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g)+2H2(g)=Si(s)+4HCl(g) 则该反应的反应热是_______________。23.分别取40 mL的0.50 mol·L-1盐酸与40 mL的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A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两个小孔,分别插入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两个小孔不能开得过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假设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实验时还需测量的数据有(填字母) ______________A.反应前盐酸溶液的温度 B.反应前盐酸溶液的质量C.反应前NaOH溶液的温度 D.反应前NaOH溶液的质量E.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F.反应后混合溶液的质量 物质及共价键键能/(kJ/mol)x436[H2O(l)]H-O4851067化合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H/kJ•mol-1-890.3-1559.8-2219.9-2878.0化学键C=CC-HO=OC=OH-O键能612414498x464共价键键能(kJ/mol)436946391化学键H—HN—NN—HN≡N键能kJ/mol43224738994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但并不是反应物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正确;B.导电能力取决于带电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量,与强弱电解质无直接关系,故B正确;C.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既与反应的焓变有关,又与反应的熵变有关,故C正确;D.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即为活化能,故D错误;故选D。2.D解析: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故A错误;B.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则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故B错误;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共价化合物氯化氢溶于水得到的盐酸能导电,故C错误;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都是1:2,故D正确;故选D。3.D解析: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A正确;B.化学键断裂过程种吸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为放热,,B正确;C.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和的差,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l2、Br2、I2断键需要的能量减小,途径Ⅰ生成HX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小,说明HX越不稳定,即越小,HX越温度,C正确;D.途径Ⅲ为化学键的形成,释放能量,对应HX越不稳定,释放能量越小,X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大,D错误;故答案为:D。4.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无关,所以ΔH1=ΔH2+ΔH3+ΔH4,答案选B。5.D解析:已知:①C(s)+2H2(g)=CH4(g) ΔH1;②C(s)+H2(g)=C2H2(g) ΔH2;③C(s)+H2(g)=C2H4(g) ΔH3,且ΔH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