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二章 声现象 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声现象 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4页。
第二章 声现象 基础练习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 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3. 如图所示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5.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6. 如图所示,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7.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发声 。8.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够传声。9.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会被 回来的现象。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最小是 s。10. 声速的大小跟传播的 有关,还跟 有关。11. 声音的 叫做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 ,发声体频率越高,音调越 ;发声体频率越低,音调越 。12. 声音的 叫做响度,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 有关。13. 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 、 等因素有关。14. 声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声来传递 ,另一方面利用声来传递 。15. 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噪声指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6. 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7. 减弱噪声途径有防止噪声 ;阻断噪声 ;防止噪声 。18. 音调俗称声音的“ ”“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19. 响度俗称音量的“ ”“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20.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区别声音的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21.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立即停止,但声音还在 中传播一段时间。22. 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因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是要有传播声音的 、振动的 在人的听觉 范围之内、声音的响度不能太 、人的听觉器官灵敏等。2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和 都不会改变,但 会逐渐减小。24. 男歌手的声带振动 ,发出声音的频率 ,音调 ;引吭高歌是指声音 ,即是由于声带振动幅度 ,响度 。25.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 。26. 人们在挑选西瓜时,常常用手指去敲击听声音来辨别其成熟度,主要由于瓜皮的硬度和果肉成熟度不同,导致振动 不同,声音的 不同。敲击声较清脆的是生瓜,敲击声相对沉闷的是熟瓜,所以可通过辨别 高低来区分西瓜的成熟度。答案:1-6 DCABD B7. 振动 振动 停止 8. 介质 真空 9. 障碍物 反射 0.1 10. 介质 温度 11. 高低 频率 高 低 12. 强弱 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13. 材料 结构 14. 信息 能量 15. 无规则 工作 学习 休息 16. 分贝 17. 产生 传播 进入耳朵 18. 粗 细 男高音、女低音;辨别壶内的水是否加满等19. 大 小 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麦克风、扩音器、听诊器等20. 依据 分辨不同的乐器、辨别瓷器的好坏、机器的运转是否良好等 21. 介质22. 介质 频率 频率 小23. 音调 响度24. 慢 慢 低 大 大 大25. 响度26. 频率 音调 音调
第二章 声现象 基础练习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 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3. 如图所示展示的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5.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6. 如图所示,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7.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发声 。8.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够传声。9.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会被 回来的现象。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最小是 s。10. 声速的大小跟传播的 有关,还跟 有关。11. 声音的 叫做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 ,发声体频率越高,音调越 ;发声体频率越低,音调越 。12. 声音的 叫做响度,发声体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 有关。13. 指声音的特色,与发声体的 、 等因素有关。14. 声的利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声来传递 ,另一方面利用声来传递 。15. 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噪声指凡是妨碍人们正常 、 和 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6. 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不同分贝的声音对人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7. 减弱噪声途径有防止噪声 ;阻断噪声 ;防止噪声 。18. 音调俗称声音的“ ”“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19. 响度俗称音量的“ ”“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20.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区别声音的 。实例有 (写出两个即可)。21.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立即停止,但声音还在 中传播一段时间。22. 振动发出声音,但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因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是要有传播声音的 、振动的 在人的听觉 范围之内、声音的响度不能太 、人的听觉器官灵敏等。23.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和 都不会改变,但 会逐渐减小。24. 男歌手的声带振动 ,发出声音的频率 ,音调 ;引吭高歌是指声音 ,即是由于声带振动幅度 ,响度 。25.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 。26. 人们在挑选西瓜时,常常用手指去敲击听声音来辨别其成熟度,主要由于瓜皮的硬度和果肉成熟度不同,导致振动 不同,声音的 不同。敲击声较清脆的是生瓜,敲击声相对沉闷的是熟瓜,所以可通过辨别 高低来区分西瓜的成熟度。答案:1-6 DCABD B7. 振动 振动 停止 8. 介质 真空 9. 障碍物 反射 0.1 10. 介质 温度 11. 高低 频率 高 低 12. 强弱 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13. 材料 结构 14. 信息 能量 15. 无规则 工作 学习 休息 16. 分贝 17. 产生 传播 进入耳朵 18. 粗 细 男高音、女低音;辨别壶内的水是否加满等19. 大 小 低声细语、引吭高歌、麦克风、扩音器、听诊器等20. 依据 分辨不同的乐器、辨别瓷器的好坏、机器的运转是否良好等 21. 介质22. 介质 频率 频率 小23. 音调 响度24. 慢 慢 低 大 大 大25. 响度26. 频率 音调 音调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