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49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0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0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05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09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11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13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4993704/0-16999592051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课课件ppt
展开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 —— 发展 —— 繁荣丰富——
敦:盛黍,稷,稻,粱用
簋: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盛饭用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鉴:水器,形如现代的盆。
兽面纹斝 (jiǎ)商
兽面纹觯(zhì) 西周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gān guō)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80多个坩埚。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工艺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拓展: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
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1.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
祭祀、战争、农业、官制、刑法、医药、气象、天文历法等。
当年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商王朝的宿敌羌(qiang)国的一场战争。这是甲骨文中记载的商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1)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请试着辨认下图中的甲骨文
方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直,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即: 复杂到简单 形象到抽象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习题课件ppt,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图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特点一规模大,特点二工艺精美,特点三品种繁多,特点四造型独特,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课件pptx、视频甲骨文的发现《青铜器与甲骨文》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mp4mp4、课程引入青铜器与甲骨文情境导入mp4、司母戊鼎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