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典型真题)操作题(一)-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
展开一.操作题(共26小题)
1.(2021秋•如东县期中)校园里有柳树40棵,杨树棵数比柳树多14。杨树有多少棵?根据以上信息和问题,把图补充完整。
2.(2020秋•苏州期中)将右面的大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的三角形,使它们的面积比为3:1。(请留下分割的痕迹)
3.(2022秋•栖霞市期末)在大长方形中画网格线表示34×25的计算过程,并完成填空。
34×25=
4.(2022秋•丰县期中)在图中涂色表示38米。
5.(2022秋•锡山区期中)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1)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使它的长宽比是2:1。
(2)把右边的正方形按面积比2:3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把三角形部分涂色。
6.(2022秋•溧阳市期中)在图中用阴影表示12×34的计算结果,并填空。
12×34=
7.(2022秋•溧阳市期中)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部分),请把缺少的两个面补画完整。
8.(2022秋•惠山区期中)(每一格的边长是1厘米)画一个梯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9厘米,再把这个梯形分成三部分,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2:3.(可先计算,再操作)
9.(2021秋•江宁区期中)把如图分成3个小三角形,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2:3。
10.(2021秋•赣榆区期中)(1)画一画:在方格纸中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使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3(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
(2)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11.(2022秋•铜山区期中)画一个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再分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的面积比为1:2。
12.(2022秋•江都区期中)如果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请画出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且底与高的比是3:2的三角形。
13.(2021秋•铜山区期中)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
(2)把所画的长方形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面积比是1:3。
14.(2022秋•宝应县期中)操作。
(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已经标出了三个面,在图上标出另外三个面。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把上面右边正方形的面积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比是2:3,并把三角形部分涂上阴影。
15.(2022秋•江都区期中)画图表示34×15的计算结果。
16.(2022秋•溧阳市期中)3米长的彩带,每34米剪一段,可以剪几段?在图中画一画,并填空。
3÷34=
17.(2022秋•惠山区期中)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排球队有12人,排球队人数比篮球队多15
18.(2022秋•锡山区期中)在长方形中涂色表示35×23,最后完成下面的填空。35×23= (填分数)。
19.(2021秋•江宁区期中)先涂色,再计算.56×23=
20.(2020秋•通州区期中)如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先在图中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再画一个面积是27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
21.(2022秋•涟水县期末)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体表面展开图的另外三个面,并标上相应名称。
22.(2018秋•江都区期末)在下面的方格图中按要求画图.(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1,面积是12平方厘米.
(2)在画出的长方形中画阴影表示12×23的含义.
23.(2022秋•丰县期中)在下面的方格图上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①画一个周长20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2的长方形。
②将所画长方形的面积按2:1分成两部分,其中面积较小的一部分画上斜线。
24.(2021秋•太仓市期中)先把长方形分一分,再用阴影表示出14×23。
25.(2020秋•苏州期中)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使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1。(标出长和宽的数据)
26.(2021秋•鼓楼区期中)(1)在方格纸的左边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使它的底与高的比是3:2。
(2)方格纸右边的阴影是正方体的4个面,再补上2个面,使它能够围成一个正方体。
(每个小方格边长表示1厘米)
(期中典型真题)操作题(一)
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操作题(共26小题)
1.【答案】;50棵。
【分析】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把图补充完整。再把柳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则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14),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出杨树有多少棵。
【解答】解:
40×(1+14)
=40×54
=50(棵)
答:杨树有50棵。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哪个量,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计算。
2.【答案】(画法不唯一)。
【分析】根据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的性质,把这个三角形的顶点与底边的四等分点连接起来,即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比是3:1的小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了高一定时,三角形的面积与底成正比例的性质。
3.【答案】,310。
【分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34,再把这3份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就是34的25,即34×25,由此求解。
【解答】解:34×25=310
故答案为:310。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
4.【答案】。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可先求得38米是3米的几分之几,38÷3=18,即38米是3米的18,据此画图。
【解答】解:
38÷3=18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38米是3米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1)(2)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周长是12厘米,则长和宽的和是12÷2=6(厘米),再根据长和宽的比,计算长和宽的值,作图即可;
(2)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S=a2,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再根据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比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完成作图。
【解答】解:(1)长方形的周长是 12 厘米,长与宽比是 2:1,
因此长和宽的和为:12÷2=6(厘米)
因此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所画出的长方形如下。
(2)正方形的面积为:5×5=25(平方厘米)
正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比为 2:3,
25÷(2+3)×2
=5×2
=10(平方厘米)
25÷(2+3)×3
=25÷5×3
=15(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
梯形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因此这个三角形的底可以为4厘米,高为5厘米;梯形上底1厘米、下底5厘米、高5厘米。
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面积和周长的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
6.【答案】3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首先把整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涂浅色部分表示12,再把12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涂深色部分表示12的34。据此解答。
【解答】解:如图:
12×34=38
故答案为:38。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及算法。
7.【答案】(画法不唯一)
【分析】根据长方体展开图的特征:对面完全一样,作图即可。
【解答】解:如图:
(画法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展开图的画法。
8.【答案】
【分析】因为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所以1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9厘米的梯形,可以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的高,按要求画出即可,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把它分成三部分,它们的面积比是1:2:3,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直接解答就可以了。
【解答】解:梯形的高:24×2÷(3+9)
=48÷12
=4(厘米)
画图如下:
三角形①:三角形②:长方形③=1:2:3
【点评】对于这类题目,可以求出梯形的高,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直接计算即可。
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12ah”,三角形的面积主要是由它的底与高决定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画3个待等高的三角形,让它们的底分别为1:2:3,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也是1:2:3。以长方形的宽为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底是6格,三角形的底分别为2格、4格、6格,正好是1:2:3。
【解答】解:把如图分成3个小三角形,使他们的面积比是1:2:3。
【点评】三角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因此画法也不唯一。只要所画的三角形高相等,底为1:2:3,其面积也是1:2:3,或底相等,高为1:2:3,其面积也是1:2:3,在此方格图上画,只能按所画的三角形等高,底为1:2:3。
10.【答案】(1);(2)15平方厘米。
【分析】(1)画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那么长与宽的和就是8厘米,再把8按5:3进行比例分配求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根据长方形的特征画图即可;
(2)利用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16÷2=8(厘米)
长:8×55+3=5(厘米)
8﹣5=3(厘米)
如图:
(2)5×3=15(平方厘米)
答:面积是15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周长公式及面积公式的应用。
11.【答案】
【分析】要画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可画成底为6厘米,高为3厘米的三角形。先在方格图中沿方格的边画1条6厘米的线段,再在距离线段3格方格边的地方点点,然后分别把线段的两个端点与这个点连接。从三角形底边的任意一个顶点起在底边上截取2厘米的线段,连接与三角形底边相对的顶点与底边上的点,这条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了面积是1:2两个三角形。(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大三角形面积=6×3÷2=9(平方厘米),△ADC面积:△ABD面积=1:2
【点评】明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答案】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底乘高为24,又因为底和高的比是3:2,可得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画出图形即可。
【解答】解:(1)三角形面积=底×高÷2
因为面积是12平方厘米,所以底×高÷2=12
即底×高=24(平方厘米)
又因为底和高的比是3:2,可得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
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应用。进一步考查学生作图的能力。
13.【答案】
【分析】画图时首先要先进行计算:
(1)周长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因此要根据题意先求出一组长宽的和,再按3:2进行比例分配求出长和宽的是多少,最后进行画图。
(2)根据长宽的数据求出面积,再按1:3把面积进行比例分配求出两部分面积,再作图。
【解答】解:(1)20÷2=10(厘米)
10÷(3+2)=2(厘米)
长:3×2=6(厘米)
宽:2×2=4(厘米)
(2)6×4=24(平方厘米)
小部分面积:24÷(1+3)=6(平方厘米)
6×3=18(平方厘米)
画图如下:
【点评】根据题意,长与宽的和为20÷2=10(厘米),然后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解决问题。
14.【答案】(1);52;
(2)。
【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特点,相对的面的大小相等,据此即可在图上标出另外三个面;根据下面是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前面是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右面是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分别求出前面、下面、右面的面积,之后相加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据此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即正方形的面积:5×5=25(平方厘米),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占2份,梯形的面积占3份,即一共是5份,总数÷总份数=1份量,25÷5=5(平方厘米),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是2份,则三角形的面积:5×2=10(平方厘米),可以画一个高是5厘米,底是4厘米的三角形,剩下的就是梯形。(画法不唯一)。
【解答】解:(1)
表面积:4×3×2+4×2×2+3×2×2
=24+16+12
=52(平方厘米)
(2)5×5=25(平方厘米)
25÷(2+3)
=25÷5
=5(平方厘米)
5×2=10(平方厘米)
当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时候,符合题意,如图所示:
(画法不唯一)。
故答案为:5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以及比的应用,熟练掌握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5.【答案】
【分析】观察图可知: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给其中的3份涂色,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34,再把这3份平均分成了5份,给其中的1份涂色,也就是34的15,即34×15,由此求解。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意义的灵活运用。
16.【答案】4(段)。
【分析】34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求3米长的彩带,每34米剪一段,可以剪几段,就是求3米里面有几个34米,用3除以34求解。
【解答】解:画图如下:
3÷34=4(段)
答:可以剪4段。
故答案为:4(段)。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1段的长度,再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
17.【答案】
【分析】因为“排球队人数比篮球队多15”,所以把篮球队的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解答】解: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把篮球队的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18.【答案】
25。
【分析】先把大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再把这3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最后根据分数乘法法则计算出35×23的结果即可。
【解答】解:35×23=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突出了对算理的理解。
19.【答案】,59。
【分析】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5份表示56,再把这5份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56×23,据此画出即可。
【解答】解:
56×23=59
故答案为:5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掌握。
20.【答案】
【分析】(1)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和是:12÷2=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那么长是12×21+2=8(厘米),宽是12×11+2=4(厘米);然后再画图即可;
(2)面积是27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是:长27厘米、宽1厘米,长9厘米、宽3厘米,只有长9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9:3=3:1;然后再画图即可。
【解答】解:周长是1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1的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
面积是27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长是9厘米,宽是3厘米;
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是根据指定周长和面积画长方形,关键是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21.【答案】(画法不唯一)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的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上面对下面,前面对后面,左面对右面,对面相等。
【解答】解:
(画法不唯一)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特征。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长方形的长宽之积为12平方厘米,可以长12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符合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6:2=3:1.
(2)12×23表示12的13.把所画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12,其中1份画斜线表示12,再把这12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表示13,其中2份画斜线(与前面所的斜线方向不一致),画双斜线部分表示12的23.
【解答】解:(1)画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1,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图红色长方形).
(2)在画出的长方形中画阴影表示12×23的含义(如图).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比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等.
23.【答案】
【分析】①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则长+宽=周长÷2,再根据按比例分配,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画出长方形即可;
②根据①可知,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长方形的面积为6×4=24平方厘米;若将长方形面积按2:1分成两部分,则一部分为16平方厘米,一部分为8平方厘米;只要在图中割出一个长是2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即可。
【解答】解:①长:20÷2×32+3
=10×35
=6(厘米)
宽:20÷2﹣6
=10﹣6
=4(厘米)
见下图;
②将所画的长方形的面积按2:1分成两部分,则每一份面积是:
6×4×21+2
=24×23
=16(平方厘米)
6×4×11+2
=24×13
=8(平方厘米)
见下图:
【点评】利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
【分析】14×23: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据此解答。
【解答】解: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求解。
25.【答案】
【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S=ab,以及长与宽的比,求长和宽,作图即可。
【解答】解:12=1×12=2×6=3×4
因长与宽的比是3:1
所以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
如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画知道面积的图形,关键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
26.【答案】(1)(2)图如下:
(画法不唯一。)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是12×2=24(平方厘米),24=1×24=2×12=3×8=4×6,因为底与高的比是3:2,所以底6厘米、高4厘米符合题意,作图即可。
(2)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补充图形即可。
【解答】解:(1)12×2=24(平方厘米)
24=1×24=2×12=3×8=4×6
因为底与高的比是3:2
所以底6厘米、高4厘米
三角形如图。
(2)
(画法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展开图及画指定面积的三角形,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底和高、结合正方体展开图的几种形式作图。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3 22:38:56;用户:小学数学;邮箱:19955156610;学号:50309849
(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一)-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一)-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年级举行一分钟跳长绳比赛,面粉厂34小时可加工面粉58吨,,至少需要彩带多少厘米?,做一个长方形,用铁丝120厘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五)-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五)-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搭成兔笼,按要求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四)-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典型真题)应用题(四)-江苏省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押题必刷卷(苏教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只列式,不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