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3课时细胞分裂图像判定受精作用课时精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水平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
展开第2章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中错误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⑤⑧ D.⑦⑧
答案 C
解析 在有丝分裂中无等位基因分离现象,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⑤错误;受精作用过程中也不能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⑧错误。
2.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时的细胞分裂类型及时期是( )
A.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
C.无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
D.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答案 A
解析 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的数量之比为2∶1∶2,说明染色体已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尚未分开,出现该情况的时期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以及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A正确。
3.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基因B与B、b与b、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哪些过程中(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的分开,发生在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与b的分开,发生在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
4.人类有一种遗传病(A、a),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
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答案 C
解析 因父亲患病母亲正常,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故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儿子基因型为XaY,正常女子基因型为XaXa,则其后代全部正常,A、B错误;女儿基因型为XAXa,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aY,则其后代中男孩和女孩正常、患病各一半,即后代患病率为1/2,C正确,D错误。
5.小鼠中有一对控制灰砂色的基因(T)和正常灰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灰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雌鼠与灰砂色雄鼠交配,预期后代表型及比例为(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 )
A.灰砂♀∶正常灰色♂=2∶1
B.灰砂♀∶正常灰色♂=1∶2
C.灰砂♀∶正常灰色♂=1∶1
D.灰砂♀∶正常灰色♂=3∶1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亲本小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tO和XTY,由于胚胎的存活至少要有一条X染色体,故存活后代的基因型有XTXt、XtY和XTO,表型及比例为灰砂♀∶正常灰色♂=2∶1。
6.如图是果蝇细胞增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两个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
B.图甲细胞内有两条性染色体
C.图乙细胞分裂后能形成一个配子
D.图乙细胞可发生染色体互换
答案 D
解析 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图中两个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个体,A正确;图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内含有2条性染色体,B正确;图乙细胞分裂后可形成一个配子(卵细胞)和一个极体,C正确;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四分体时期,图乙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不能发生染色体互换,D错误。
7.一对夫妇,妻子患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丈夫色觉正常,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孩子,这个孩子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A.妻子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没分离
B.妻子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没分开
C.丈夫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没分离
D.丈夫减数分裂Ⅱ姐妹染色单体没分开
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可设该性状由B、b控制,色盲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色觉正常丈夫的基因型为XBY,因此,可以确定该色觉正常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由于母亲只提供Xb配子,所以男孩色觉正常基因XB一定是父亲提供的,父亲提供的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XBY,因此可推出这个孩子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最可能是丈夫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XB与Y未正常分离。
8.图甲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为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其中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内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核DNA分子,与图乙中的③相符合。
9.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XX表现为雌性,XY表现为雄性
B.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故其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果蝇相同
答案 A
解析 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状和大小有差异,B错误;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而言,雌性为XX型,雌配子中只含有X染色体,雄性为XY型,雄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A正确,C错误;人类、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鸡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D错误。
10.下图是甲、乙家族某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依亲代正常(3、4号),子代出现患病女性(8号),可得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则1号为aa,2号为Aa,3号、4号均为Aa,推出6号的基因型为Aa,9号的基因型为AA、Aa,则他们婚配后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患病概率=1-×=。
11.猫的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X上(基因用B和b表示),当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在一起时性状表现为玳瑁色。现有一只玳瑁色猫生了5只小猫:1只红色(红色小猫是雌性),2只玳瑁色,2只黑色。则亲代雄猫的基因型是( )
A.XBY B.XbY
C.XBY或XbY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 由“当黑毛基因和红毛基因在一起时表现为玳瑁色”可知,表型为玳瑁色的猫的基因型为XBXb,若红色为隐性性状,子代红色雌猫的基因型为XbXb,则亲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bY;若红色为显性性状,子代红色雌猫的基因型为XBXB,则亲代雄猫的基因型为XBY。
12.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答案 B
解析 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即雄性蝴蝶中,基因型为Y_个体表现为黄色性状,基因型为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性状,而雌性蝴蝶无论基因型是什么都表现为白色。若杂交后代出现yy,无论雌雄均为白色,不能通过子代表型判断出性别,因而选B。
13.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
①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
②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
若让②杂交的后代中的暗红眼果蝇交配,所得后代中朱红眼的比例应是( )
A.1/2 B.1/4
C.1/8 D.3/8
答案 C
解析 由第②组可判断出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第②组亲本的基因型(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为XBXb×XBY,其子代中暗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XBXb,暗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这些果蝇交配后代中朱红眼XbY的比例是1/4×1/2=1/8。
14.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
D.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二者的实质不同。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性别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 ③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父亲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生物的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另外也受环境影响,①错误;因为纯合子或杂合子是对基因型来说的,XY、XX型是性染色体组成类型,②错误;因为Y染色体短小,所以X染色体的很多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③正确;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女儿的色盲基因也有可能是从母方获得的,④错误;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再经女儿传给外孙,具有明显的不连续现象,⑤正确;因为男性只要携带色盲基因即为色盲患者,而女性必须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才表现为色盲,所以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⑥正确。
16.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随机被调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发病率相差不大
B.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C.该病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发病率存在种族差异
D.理论上患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 D
解析 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A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但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不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B错误;该病的遗传也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C错误;由于女性患者的两条X染色体中必定有一条是来自其父亲的,且会传递给其儿子,所以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D正确。
17.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了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3/4
C.1/8 D.3/8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直发无肾炎的儿子的基因型是aaXbY(设卷发、直发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可推知其父亲的基因型是aaXBY,母亲的基因型是AaXBXb。因此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AaXB_)的孩子的概率是1/2Aa×3/4XB_=3/8。
18.下列对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8
B.若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则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所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解析 甲图中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自交后代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乙图中黑色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于父母正常而子代患病,所以是隐性遗传病,又患者都是男性,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丙图所示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如果这对夫妇所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从母亲遗传来的X染色体是XA或Xa,为患者的概率是1/2,C正确;丁图细胞着丝粒分裂,但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是5条,为单数,因此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应该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而不是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19.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①和③
B.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
C.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
D.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中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③为有丝分裂,②④为减数分裂,A正确;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于②中,B正确;图③中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条)∶核DNA(8个)数量之比为1∶2∶2,C正确;由图②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测该生物为雄性,故在精巢中,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均可发生,D错误。
20.果蝇(2n=8)是生物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动物,它在遗传学研究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现有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雄蝇与基因型相同的一组雌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表型和数目(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雌蝇 | 90 | 0 | 27 | 0 |
雄蝇 | 36 | 40 | 13 | 11 |
A.两组亲代果蝇的表型分别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
B.子代表型为黑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的数目约为13只
C.该种群中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D.F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
答案 D
解析 雌蝇和雄蝇中灰身和黑身的性状分离比均约为3∶1,雌蝇全为直毛,雄蝇中直毛和分叉毛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1,因而可确定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两组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FXf、BbXFY或BbXFYf,其表型为灰身直毛、灰身直毛,A正确;子代表型为黑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约占1/2,数目约为13只,B正确;若F、f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在其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若F、f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则在雌果蝇中,F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但在雄果蝇中不存在,D错误。
21.有性生殖的生物能够维持遗传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数目的稳定
B.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
C.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D.卵细胞细胞质中含有遗传物质
答案 D
解析 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具有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具有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22.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
A.1种和2种
B.2种和4种
C.4种和2种
D.8种和4种
答案 C
解析 据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且这3对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生物产生配子的种类有四种,即ABD、AbD、aBD、abD;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C正确。
23.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C.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D.非等位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
答案 A
解析 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少量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非等位基因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上,也可以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D错误。
24.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卵原细胞先进行减数分裂,再通过变形形成成熟卵细胞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D.减数分裂结束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答案 A
解析 精子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需要经过变形,A符合题意。
25.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 C
解析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双亲均为长翅,F1中有残翅,则双亲基因型为Bb和Bb,F1中长翅∶残翅=3∶1,已知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因为残翅占1/4,可推知白眼占1/2,得出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A正确;亲本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含Xr的占1/2,亲本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含Xr的占1/2,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B正确;F1出现长翅的概率为3/4,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其初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bbbbXrXrXrXr,经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后,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XrXr,D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0分)如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核内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a~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分裂过程中的________数量变化。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细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内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 染色体 (2)e、b
(3)a、d、e ④⑤⑥ (4)a、d、e
(5)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两极
解析 (1)题图曲线可代表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在②阶段,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比增加了一倍,故①~③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④⑤⑥染色体数目减半,并有暂时加倍的现象,为减数分裂Ⅱ时期。
(2)曲线中②⑤时期染色体数目均加倍,说明此时细胞处于分裂的后期,从染色体的数目上看,②为4n、⑤为2n,则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⑤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别可以对应e、b细胞。
(3)a~e细胞分别表示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Ⅱ前期、有丝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a、d、e。
(4)与体细胞相比,核内DNA含量加倍为4n的细胞为a、d、e。
27. (12分)某种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腿上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现有这种果蝇的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果蝇个体发育时,翅部不能表现出其控制的性状的基因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该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时,在染色体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XdXd的雌果蝇交配,后代中表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该果蝇的群体中,选择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后代中雌性全部为截毛,雄性全部为刚毛,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遵循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D、d
(3)减数分裂Ⅰ后期 AbXD、abYd、AbYd、abXD
(4)1∶1∶1∶1 (5)XdXd和XdYD
解析 (2)该果蝇个体发育时,翅部不能表现隐性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控制腿上刚毛(D)与截毛(d)的基因不属于翅部细胞中表达的基因。
(3)该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时,在染色体不发生互换的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XD、abYd、AbYd、abXD。
(4)由于该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bXD、abYd、AbYd、abXD,故与aabbXdXd的雌果蝇交配,后代中表型的比例为1∶1∶1∶1。
(5)遗传图解如下:
截毛雌蝇 刚毛雄蝇
P XdXd × XdYD
↓
F XdYD XdXd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28.(14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如图所示)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和Ⅲ13婚配,则其孩子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1)乙 常 隐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AaXBXb aaXbXb (4)1/6 1/3 1/2 1/6
解析 (1)由Ⅱ5、Ⅱ6不患甲病,但他们所生的女儿Ⅲ10患甲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所以乙病是血友病。
(2)a、b两种致病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只考虑甲病,由Ⅲ10的基因型是aa,可得Ⅱ5、Ⅱ6的基因型都是Aa,因为Ⅱ6不患乙病,必有XB,再有其父患乙病(XbY),父亲的Xb必传给女儿,所以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Ⅲ13是两病均患的女性,可推出Ⅲ13的基因型是aaXbXb。
(4)Ⅲ11的基因型为AAXBY(1/3)或AaXBY(2/3),Ⅲ13的基因型为aaXbXb,若两人婚配,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Aa(2/3)×aa→aa(1/2×2/3=1/3),患乙病的概率为XBY×XbXb→XbY(1/2),所以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1/2=1/6,只患甲病的概率为1/3×(1-1/2)=1/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3)×1/2=1/3,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1/6+1/3=1/2。
29.(14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性染色体组成 | XY | XX | XXY | XO |
人的性别 | 男 | 女 | 男 | 女 |
果蝇的性别 | 雄 | 雌 | 雌 | 雄 |
(1)果蝇与人相似,均属于________型性别决定。上表列出了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由表可知,Y染色体只在________(填“人”或“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表型均为红眼灰身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了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白眼黑身四种表型,问:
①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果蝇________,雄果蝇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性关系,但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对杂交实验(提示:一对为正交,一对为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 (1)XY 人
(2)①BbXRXr BbXRY ②BXR、BY、bXR、bY
1∶1∶1∶1
(3)雄性黄翅×雌性灰翅 雄性灰翅×雌性黄翅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
解析 (1)从题表中可以看出,在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中只要有Y染色体,不管有几条X染色体,都为男性;而在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中XXY为雌性,而XO却为雄性,由此可知Y染色体只在人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
(2)B、b和R、r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在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判断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时,可采用正交和反交实验分析后代表型与性别的关系,若后代表型与性别相关,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表型与性别无关,则位于常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