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前综合能力检测 试卷2023-2024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展开
考前综合能力检测
(60分钟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绿水青山,早日实现碳中和”的是 ( )
A.多植树造林 B.采用无纸化办公
C.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 D.提倡使用太阳能
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
A.2H+ B.2H2 C.H2 D.2H
3.为保证全民健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B.一次性口罩使用后随意丢弃
C.勤洗手,常通风 D.不在明火旁喷洒酒精消毒液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5.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水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用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氯化钠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aO+H2O===Ca(OH)2 B.CaCO3CaO+CO2
C.Mg+O22MgO2 D.HCl+KNO3===KCl+HNO3
7.“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书籍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
8.2022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画中用到的矿物颜料有石绿。石绿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受热易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中有水 B.石绿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C.石绿可配成绿色溶液 D.《千里江山图》应低温、干燥保存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NH4Cl和K2SO4固体 |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B | 探究Cu、Ag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将铜线伸入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
C | 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
D | 检验NaOH溶液是否混有Na2CO3 | 滴入少量的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示意图是 ( )
A.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分别向等质量的Mg、Fe中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
C.向某NaCl不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D.常温下向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8分)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冬奥会彰显“绿色冬奥”“科技冬奥”。
(1)国家游泳中心使用“水冰转换”技术,使水立方变冰立方,适合冰壶运动。“水冰转换”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冰壶的成分有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火种灯灯体材料使用再生铝合金,铝合金属于 材料,其抗腐蚀性 (填“强”或“弱”)。
(3)“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燃烧系统包含高压储氢容器、大减压比供氢系统、氢燃烧装置。将氢气压缩到储氢容器中,氢分子间的间隔变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9分)晋代文献《华阳国志》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使用天然气的国家,使用竹管输送天然气。查阅资料得知:煤和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产生的热量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煤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燃烧的过程中是将 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竹管”的功能与化学实验室的 (玻璃仪器)相似。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综合上图分析,天然气和煤中,产热值较高的是 ,燃烧后更容易形成酸雨的是 。
13.(11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氧原子的质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氧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硫化氢(H2S)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共有 种单质。
②硫化氢是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测定该溶液酸碱度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测得其pH 7(填“>”“=”或“<”)。
14.(9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视听一体化液体导电实验装置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1时,信号灯亮,发出语音“我能导电”,电流表示数为0.09 A,该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含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 (填离子符号)和Cl-。当闭合开关 时,信号灯不亮,发出语音“我不能导电”,电流表示数为 A。分别闭合其余开关,发出“我能导电”的酸溶液是 ,电流表示数不为0 A。
(2)已知:20 ℃时,KCl的溶解度是34 g。相同条件下,KCl溶液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20 ℃时,分别往3个装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7 g、17 g、27 g KCl(如图2),充分溶解。
①A、B、C三个烧杯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有固体剩余的是 ,该溶液的质量为 g。
②用A、B烧杯中溶液进行上述导电实验,电流表示数较大的是 。该实验后的废液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 肥。
15.(7分)如图是铁元素循环的关系图,箭头表示能实现一步转化。
(1)反应①中可观察到 的现象。
(2)①~⑤五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 (填序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6.(9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D装置收集的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放在 ,观察细木条是否复燃。
(2)实验室用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不能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
(3)用E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先装60%体积的水,当集满气体后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17.(11分)为了探究活性炭和氧化铜反应的生成物,某教师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1)探究气体生成物:
金属罩的作用是 。A处溶液是 ,其目的是检验是否有 生成。在B处看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时,证明有CO生成,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固体生成物: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呈红色,且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
提出问题:试管中生成的红色固体是否含有氧化亚铜?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或数据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Ⅰ.称取试管中的红色固体2 g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 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① 色 | 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其质量为③ g |
Ⅱ.对步骤Ⅰ中烧杯内的剩余物进行② ,洗涤,干燥,称量 | 固体质量为1.5 g |
(3)实验反思:从实验安全的角度分析,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 。
18.(6分)硫酸锌可用作动物缺锌时的营养料、畜牧业饲料添加剂、农作物的锌肥(微量元素肥料)。利用ZnO+H2SO4===ZnSO4+H2O制取161 kg硫酸锌,至少需要氧化锌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