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共5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2.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 )
A.木瓜 B.菠萝 C.龙眼 D.椰子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只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
D.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5.35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A.5.36cm B.5.35cm C.5.3575cm D.5.358cm6.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7.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厘米数,李琳同学想请人给他买一双合适的足球鞋,他用手头一把受潮的木尺测得脚长为24.5厘米,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 )
A.24号 B.25号 C.24.5号 D.25.5号8.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卷尺 B. 螺旋测微器 C. 游标卡尺 D. 钟表9.下列的估计值更贴近真实值的是( )
A.一本物理书的厚度约为1.5mm 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mm
C.课桌的高度约为0.7m D.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4.5m10.在一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铁块就做成了一个摆,某同学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是0.95s,为了使摆的周期刚好是1s,该同学怎样做才行( )
A.将小铁块改为大一点的铁块 B.将小铁块改为更小一点的铁块
C.将绳的长度加长一些 D.将绳的长度缩短一些11.在国际单位制中,秒的符号是( )
A.h B.min C.s D.m1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毫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二、填空题13.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侧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分度值是 ______ ,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B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cm.用 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14.在测量的时候,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图所示是三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1mm、1mm和1cm.工人在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和宽,他应该选用图中的测量工具 ______ (填序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C 3.A 4.C 5.A 6.B 7.B 8.D 9.C 10.C 11.C 12.D
13.0.1cm;3.25;3.3;A
14.②
【解析】
1. 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1.00cm=2.15cm.故C正确.
故选C.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解:海南瓜果木瓜、菠萝、龙眼、椰子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2cm3的是龙眼,其余水果的体积都远远大于2cm3;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3. 解: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是: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电子、夸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太阳周围存在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质子更小的微粒.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物质尺度的了解,属于基础的考查,比较简单.
4. 解:(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B不正确,C正确;
(2)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5. 解:
木块的长度的平均值为L==5.36cm,故A正确.
故选A.
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题目中测量了木块的长度三次,求出平均值即可.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6. 解: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0刻度线磨损的可任选一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7. 解:
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4.5cm稍长,所以他应该买的足球鞋是25号的,故B正确.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潮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8. 解:
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B、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C、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
D、钟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符合题意.
故选D.
明确每个选项中测量仪器的用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9. 解:
A、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略大于1cm,在1.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身高约为1.6m,课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约为0.8m,0.7m相差不大,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身高约为1.6m,教室门框的高度略高约为2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0. 解:
单摆的摆动周期的大小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长越短,周期越小,与摆的质量无关;所以要使摆的摆动时间(周期)由0.95s变为1s,应该将摆绳的长度加长一些,故C正确.
故选C.
摆的摆动周期的大小只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周期越大;摆长越短,周期越小.
此题考查了对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的了解,属于易错题.
11. 解:
时间的单位有时(h)、分钟(min)和秒(s),在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故C正确.
故选C.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时间单位的了解,属于基础题,还要熟悉单位换算.
12. 解: 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μm,PM2.5的直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
所以PM2.5的直径为=2.5μm.
故选D.
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
以社会关注的PM2.5为素材设计题目,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13. 解:
①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测量是从0.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25cm,物体的长度为3.25cm-0.00cm=3.25cm;
②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5mm;测量时是从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刻度值为3.3cm,物体的长度为3.3cm-0.0cm=3.3cm;
③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A刻度值测量比较准确.
故答案为:0.1cm;3.25;3.3;A.
(1)刻度尺读数时注意分度值和物体与零刻线对齐的位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最近刻线间的长度;
(3)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属于基础知识.
14. 解:三角板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
钢卷尺分度值大小可以,量程可以,用来测玻璃合适;
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玻璃的长,
故答案为:②
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确到毫米,切割时过大或过小都安装不上.
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是初中阶段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使用刻度尺测量前一定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