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图文ppt课件
展开(1)了解作者,知人论世(2)理解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法
(3)体会作者的情感。(4)准确背诵并默写全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后被主和派排挤,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其词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南宋的统治集团偏安江南,对金一味求和妥协 ,无心收复失地。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他想借用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时年66岁。两年后去世),镇江古名京口,素来是军事重镇,处于抗金前线。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不仅不接受,反而对他产生疑忌,辛弃疾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登临北固亭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了这首词。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同病相怜(理性反思:借古讽今、启迪世人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一个对接点三条感情线索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用典,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口夕阳斜。
思考:2.词人登临北固亭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 和 两个历史人物,结合诗句分析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始置京口镇。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拓宇开疆,形成三国鼎峙的局面。
南朝宋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幼年沦落靠卖草鞋为生,生活在偏僻的小街巷。东晋将领桓玄起兵反晋,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第二年,打败了桓玄,拥护晋安帝司马德宗重新作了皇帝。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成为权顷天下的显赫人物。此后,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420年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晋称帝。
对英雄的仰慕,对英雄功绩的向往
思考:3.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是怎样的呢?思考其典故内涵。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提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饮酒作乐,夜夜笙歌,忘记了国仇家恨,不思复国还乡,置千百万中原百姓于不顾。
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屈辱求和、昏庸无能。
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渴望(抗金北伐、收复中原失地的渴望)
词的上阕主要是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用典是一种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的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前人的诗文名句等说明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作用:可以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使文辞典雅,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鉴赏诗歌典故步骤①找出诗中用典的地方。②查清、理解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③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意图,即他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或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题模式:①明确手法:用典。②用了……的典故或化用了……的诗句。③写出了……或表达了……感情。④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使文辞典雅,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齐背下阙,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得胜而还。
思考:下阕用到了哪些典故?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作者心情沉重,担心人们忘却历史,安于异族统治,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
一方面作者牢记民族的灾难,一方面看到金已安稳的统治着北方,那里的人们也安于现状;这样就突出地表明,人们已忘了国耻,苟且偷安,已无心收复中原,也强烈地抒发出作者对个人命运,特别是国家前途的深沉的悲哀、忧虑,对南宋王朝腐败无能的不满。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兵攻打赵国,赵王有意起用,遣使问讯。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战。使者受廉颇政敌郭开贿赂,回来谎报赵王说:“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罢。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古抒怀,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但也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本词用典贴切,恰到好处,言简意赅。词中的的五个典故前四个均和京口有关,廉颇的典故看似与京口无关,但和前四个典故一样,都体现了辛弃疾的爱国激情。 这首词就是一位暮年英雄的叹息:一叹世无英雄;二叹治者无能;三叹怀才不遇;四叹老大无成。使用典故,格调沉郁,悲壮苍凉,词风豪放。正如明代杨慎在《词品》中所评:“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
这首词的特点是多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掉:摆动,摇动。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作用: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典对语言的作用:减少语辞之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元嘉草草 仓皇北顾
金戈铁马 万里如虎
佛狸祠下 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诗人运用 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 的强烈愿望, 抒发对南宋 的愤懑之情, 表现自己 的悲愤之情。
用典、借古讽今、对比
空有爱国热情却壮志难酬
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主旨上:均为托古喻今,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
苏词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抒情多与典故结合,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苏 辛 词 比 较
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 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 , 。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稼轩知多少,写作背景,苍劲悲凉,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登临地点,属于咏史怀古诗词,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辛弃疾,永遇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南宋权相,因声求气,疏通词义,借用典故咏史怀古,借用典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抓标题,分析典故,刘义隆,拓跋焘,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