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5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5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1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3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6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890462/0-169699567768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说课ppt课件
展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1.儒学危机——自身局限
“《书》博士秦恭,单解释‘尧典’二字就用了十多万字,解释‘曰若稽古’四字用了三万字。” ——《新论》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儒林传》
“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 ——《资治通鉴》
自从汉武帝吸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用天人感应学说附会改造先秦儒家伦理观念,逐步形成粗俗不堪的“神学目的论”,儒家伦理学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谶纬”和“神学目的论”结合而成为官方经学后,不仅迷信盛行,而且繁琐迂腐。由于汉儒经学在内容方面以天人感应为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日益严重的神学化趋向。宗教语言式的“谶”和假托神意、解释经典的“纬”弥漫其中,显得荒诞离奇。先秦儒家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面貌已经荡然无存。 ——李晓风《宋明理学》
学术思想一旦官方化,就丧失了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沦为统治集团服务的工具。
儒家的窘境:对伦理的论证缺乏终极依据
佛教因果轮回自我麻醉
宗教的魅力:提供了终极关怀
南朝宋时有寺1913所,僧尼36000人,齐时有寺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时有寺2846所,僧尼82700人,陈时有寺1232所,僧尼32000人。 ——《法苑珠林》
2.波澜四起----社会问题
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 ——《魏书·释老志》
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神灭论》
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3.历经挫折——三教论衡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神灭论》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原道》
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 ——ト宪群《中国通史》
最终的结果:论衡到合一
有“元魏时人多以神将为名”一条,记云:“北朝时人多有以神将为名者。魏北地王世子名钟葵。元叉本名夜叉,其弟罗本名罗刹。孝文时又有阉人高菩萨;尔朱荣子,一名叉罗,一名文殊。梁萧渊藻小名迦叶。隋时汉王谅反,其将有乔仲葵。隋未有贼帅宋金刚。唐武后时,岭南讨击使上二阉儿,一日金刚,一日力士,即高力士也。” ——《廿二史札记》
《饭覆釜山僧》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问题:阅读教材48页,梳理哪些内容为修建唐代修建卢舍那大佛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道教的兴起与传播,知识链接,佛教的兴起与传播,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多元,三教融合,“颜筋柳骨”,东亚儒家文化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备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佛教道教发展的影响,①广修寺庙耗费钱财,反佛灭佛运动,2统治者灭佛,1民间反佛,3影响,多元共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